一种自动切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3480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8 23:55
一种自动切管机,它涉及管材加工技术领域。它包含机架、备料下料机构、送料机构、接管旋转机构、切刀机构、控制箱,机架上设有备料下料机构,备料下料机构前侧设有送料机构,送料机构沿输送方向前端设有接管旋转机构,接管旋转机构与送料机构出口端之间设有切刀机构,切刀机构与接管旋转机构的上方设有控制箱,切刀机构包含切刀、刀座、切刀电机、切刀气缸,切刀设在刀座上,切刀电机输出端与切刀连接,切刀气缸输出端与刀座连接,接管旋转机构包含接管轴、接管轴座、旋转电机、接管气缸,接管轴设在接管轴座上,旋转电机输出端与接管轴连接,接管气缸输出端与接管轴座连接。它能够实现管材切管的自动化,不需要人工辅助完成,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切管机
本技术涉及管材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切管机。
技术介绍
管件的加工过程中,往往需要将管件先进行裁切才能便于后续的焊接、抛光、打磨等工序,目前管件裁切过程往往是依靠切管机进行裁切,其工作过程简单来说是手动将管件的端部伸入机床内,机床上的控制器通过驱动器驱使卡盘夹紧管件,然后机床的驱动电机带动管件旋转,最终通过径向进给的切刀切断管件,完成管件的裁切。目前管件的裁切作业时,均需要人工辅助完成,生产效率低,人力成本高,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自动切管机,它能解决目前管件的裁切作业时,均需要人工辅助完成,生产效率低,人力成本高,劳动强度大的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机架1、备料下料机构2、送料机构3、接管旋转机构4、切刀机构5、控制箱6,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备料下料机构2,所述备料下料机构2的前侧设置有送料机构3,所述送料机构3沿输送方向的前端设置有接管旋转机构4,所述接管旋转机构4与送料机构3出口端之间设置有切刀机构5,所述切刀机构5与接管旋转机构4的上方设置有控制箱6,所述切刀机构5包含切刀51、刀座52、切刀电机53、切刀气缸54,所述切刀51设置在刀座52上,所述切刀电机53的输出端与切刀51连接,所述切刀气缸54的输出端与刀座52连接,所述接管旋转机构4包含接管轴41、接管轴座42、旋转电机43、接管气缸44,所述接管轴41设置在接管轴座42上,所述旋转电机43的输出端与接管轴41连接,所述接管气缸44的输出端与接管轴座42连接。所述备料下料机构2包含备料架21、下料气缸22,所述备料架21的一侧设置有下料电机22。胶管在备料架21分三排有序排列,下料气缸22对管进行分离,实现管单根落入送料机构3。所述送料机构3包含支架31、传送皮带32、伺服电机33、尾部送料装置34,所述支架31上设置有传送皮带32,所述传送皮带32与伺服电机33连接,所述尾部送料装置34设置在传送皮带32输送方向的前端。胶管单根落入支架31上,尾部送料装置34向前,由伺服电机33驱动传送皮带32实现送管进入切管位置。所述机架1为铝型材组合机架。采用铝型材组合作为机架1,稳定牢固的同时质量更加轻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它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实现管材切管的自动化,不需要人工辅助完成,降低了劳动强度,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切刀机构5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接管旋转机构4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备料下料机构2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送料机构3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机架1、备料下料机构2、送料机构3、接管旋转机构4、切刀机构5、控制箱6、备料架21、下料气缸22、支架31、传送皮带32、伺服电机33、尾部送料装置34、接管轴41、接管轴座42、旋转电机43、接管气缸44、切刀51、刀座52、切刀电机53、切刀气缸54。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1-图5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机架1、备料下料机构2、送料机构3、接管旋转机构4、切刀机构5、控制箱6,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备料下料机构2,所述备料下料机构2的前侧设置有送料机构3,所述送料机构3沿输送方向的前端设置有接管旋转机构4,所述接管旋转机构4与送料机构3出口端之间设置有切刀机构5,所述切刀机构5与接管旋转机构4的上方设置有控制箱6,所述切刀机构5包含切刀51、刀座52、切刀电机53、切刀气缸54,所述切刀51设置在刀座52上,所述切刀电机53的输出端与切刀51连接,所述切刀气缸54的输出端与刀座52连接,所述接管旋转机构4包含接管轴41、接管轴座42、旋转电机43、接管气缸44,所述接管轴41设置在接管轴座42上,所述旋转电机43的输出端与接管轴41连接,所述接管气缸44的输出端与接管轴座42连接。所述备料下料机构2包含备料架21、下料气缸22,所述备料架21的一侧设置有下料电机22。胶管在备料架21分三排有序排列,下料气缸22对管进行分离,实现管单根落入送料机构3。所述送料机构3包含支架31、传送皮带32、伺服电机33、尾部送料装置34,所述支架31上设置有传送皮带32,所述传送皮带32与伺服电机33连接,所述尾部送料装置34设置在传送皮带32输送方向的前端。胶管单根落入支架31上,尾部送料装置34向前,由伺服电机33驱动传送皮带32实现送管进入切管位置。所述机架1为铝型材组合机架。采用铝型材组合作为机架1,稳定牢固的同时质量更加轻盈。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工作时,胶管在备料架分三排有序排列,下料气缸对管进行分离,实现管单根落入送料机构;胶管单根落入送料机构的支架上,尾部送料装置向前,由伺服电机驱动传送皮带实现送管进入切管位置;当送料开始时,接管轴由接管气缸前推到达指定位置,将胶管送入主轴上,旋转电机带动主轴旋转使胶管旋转,切刀电机由传动链带动切刀旋转,切刀气缸下压切断旋转的胶管,完成切管后,接管气缸复位。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切管机,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机架(1)、备料下料机构(2)、送料机构(3)、接管旋转机构(4)、切刀机构(5)、控制箱(6),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备料下料机构(2),所述备料下料机构(2)的前侧设置有送料机构(3),所述送料机构(3)沿输送方向的前端设置有接管旋转机构(4),所述接管旋转机构(4)与送料机构(3)出口端之间设置有切刀机构(5),所述切刀机构(5)与接管旋转机构(4)的上方设置有控制箱(6),所述切刀机构(5)包含切刀(51)、刀座(52)、切刀电机(53)、切刀气缸(54),所述切刀(51)设置在刀座(52)上,所述切刀电机(53)的输出端与切刀(51)连接,所述切刀气缸(54)的输出端与刀座(52)连接,所述接管旋转机构(4)包含接管轴(41)、接管轴座(42)、旋转电机(43)、接管气缸(44),所述接管轴(41)设置在接管轴座(42)上,所述旋转电机(43)的输出端与接管轴(41)连接,所述接管气缸(44)的输出端与接管轴座(4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切管机,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机架(1)、备料下料机构(2)、送料机构(3)、接管旋转机构(4)、切刀机构(5)、控制箱(6),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备料下料机构(2),所述备料下料机构(2)的前侧设置有送料机构(3),所述送料机构(3)沿输送方向的前端设置有接管旋转机构(4),所述接管旋转机构(4)与送料机构(3)出口端之间设置有切刀机构(5),所述切刀机构(5)与接管旋转机构(4)的上方设置有控制箱(6),所述切刀机构(5)包含切刀(51)、刀座(52)、切刀电机(53)、切刀气缸(54),所述切刀(51)设置在刀座(52)上,所述切刀电机(53)的输出端与切刀(51)连接,所述切刀气缸(54)的输出端与刀座(52)连接,所述接管旋转机构(4)包含接管轴(41)、接管轴座(42)、旋转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万蝉李忠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柏特五金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