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车身大梁冲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3413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8 2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车身大梁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上模座上设置有上模镶块组,下模座上设置有下模镶块组,上模镶块组包括有第一成型块组、第二成型块组以及第三成型块组,上模座上设置有第一冲压成型组件、第二冲压成型组件;下模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废料轨道、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废料轨道;下模镶块组形成有第一贯穿孔组、第二贯穿孔组;下模座上还设置第三废料轨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第一废料轨道实现对第一成型块组的冲压废料进行收集;第二废料轨道实现对第二成型块组和第三成型块组的冲压废料进行收集;第三废料轨道实现对第一冲压成型组件、第二冲压成型组件的冲压废料进行收集。

A Stamping Die for Automobile Body Gird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automobile parts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discloses a stamping die for automobile body girder, which comprises an upper die seat and a lower die seat. An upper die insert block group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die seat, and a lower die insert block group is arranged on the lower die seat. The upper die insert block group comprises a first forming block group, a second forming block group and a third forming block group. The upper die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stamping forming component. The second stamping forming component, the first scrap track on one side of the lower die base and the second scrap track on the other side, the first through hole group and the second through hole group are formed in the lower die insert group, and the third scrap track is also set on the lower die bas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following advantages and effects: the first scrap track realizes the collection of stamping wastes of the first forming block group; the second scrap track realizes the collection of stamping wastes of the second forming block group and the third forming block group; and the third scrap track realizes the collection of stamping wastes of the first stamping forming component and the second stamping forming compon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车身大梁冲压模具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汽车车身大梁冲压模具。
技术介绍
汽车车身大梁是汽车主要的承载部件,几乎承载着汽车全部的重量,车身大梁的质量影响整车的使用寿命与行车安全,制造车身大梁一般采用冲压成型工艺,其变形方式以弯曲为主,因此车身大梁对成型性要求较高,即车身大梁必须有良好的综合性能,要有足够的强韧性,良好的耐疲劳性、冷成型性。车身大梁的结构如图1所示,车身大梁包括壳体7,在壳体7的一端顶部开设有多个大小不一的第一通孔71,在壳体7的另一端顶部开设有多个大小不一的第二通孔72,在壳体7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第三通孔73和第四通孔74,在壳体7的另一侧形成有多个缺口75。从而当车身大梁通过冲压成型的过程中,会在位于第一通孔71、第二通孔72、第三通孔73、第四通孔74和缺口75处形成废料,此时需要设计适配该车身大梁的冲压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车身大梁冲压模具,具有适配车身大梁的结构且实现排出废料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汽车车身大梁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上模座上设置有上模镶块组,所述下模座上设置有与上模镶块组配合后用于成型车身大梁的壳体的下模镶块组,所述上模镶块组包括有用于分别成型壳体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缺口的第一成型块组、第二成型块组以及第三成型块组,所述上模座上还分别设置有用于成型壳体的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的第一冲压成型组件、第二冲压成型组件;所述下模座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承接来自第一成型块组的冲压废料且延伸到下模座外的第一废料轨道、另一侧设置有用于承接来自第二成型块组和第三成型块组的冲压废料且延伸到下模座外的第二废料轨道;所述下模镶块组对应第一成型块组、第二成型块组的正下方分别形成有与第一废料轨道、第二废料轨道相通的第一贯穿孔组、第二贯穿孔组;所述下模座上还设置有用于承接来自第一冲压成型组件、第二冲压成型组件的冲压废料且延伸到下模座外的第三废料轨道。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废料轨道、所述第二废料轨道、所述第三废料轨道均朝向远离下模座中部的方向倾斜向下延伸。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冲压成型组件包括滑移设置在上模座上且沿着靠近上模镶块组的方向倾斜向上滑移的第一滑移块、设置在第一滑移块上且用于冲压成型第三通孔的第一冲压柱;且当所述上模座和下模座相互靠近时,所述下模座挤压第一滑移块实现移动且使得第一冲压柱实现冲压。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冲压成型组件包括滑移设置在上模座上且沿着靠近上模镶块组的方向倾斜向上滑移的第二滑移块、设置在第二滑移块上且用于冲压成型第三通孔的第二冲压柱;且当所述上模座和下模座相互靠近时,所述下模座挤压第二滑移块实现移动且使得第二冲压柱实现冲压。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模座的边缘处设置有多个定位块,所述下模座的边缘处设置有多个供定位块嵌入的定位槽。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在下模座上设置的第一废料轨道实现对第一成型块组的冲压废料进行收集;在下模座上设置的第二废料轨道实现对第二成型块组和第三成型块组的冲压废料进行收集;在下模座上设置的第三废料轨道实现对第一冲压成型组件、第二冲压成型组件的冲压废料进行收集;2、第一废料轨道、第二废料轨道、第三废料轨道均朝向远离下模座中部的方向倾斜向下延伸,使得冲压废料方便沿着第一废料轨道、第二废料轨道和第三废料轨道滑出下模座;3、在上模座下降的过程中,下模座通过挤压第一滑移块、第二滑移块实现带动第一滑移块、第二滑移块朝向靠近上模镶块组的方向倾斜向上移动,使得第一冲压柱和第二冲压柱实现冲压成型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4、在上模座上的定位块可嵌入到下模座的定位槽内,当定位块完全嵌入到定位槽内时,实现对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间的间距进行控制,使得上模座和下模座在冲压时可保持合适的距离。附图说明图1是车身大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爆炸图;图4是本技术位于上模座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位于下模座处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位于下模座的另一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上模座;11、定位块;2、下模座;21、定位槽;22、第一废料轨道;23、第二废料轨道;24、第三废料轨道;3、上模镶块组;311、第一成型块组;312、第二成型块组;313、第三成型块组;4、下模镶块组;41、第一贯穿孔组;42、第二贯穿孔组;5、第一冲压成型组件;51、第一滑移块;52、第一冲压柱;6、第二冲压成型组件;61、第二滑移块;62、第二冲压柱;7、壳体;71、第一通孔;72、第二通孔;73、第三通孔;74、第四通孔;75、缺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汽车车身大梁冲压模具,如图1到图3所示,包括上模座1和下模座2,在上模座1上安装有上模镶块组3,在下模座2上安装有与上模镶块组3配合后用于成型车身大梁的壳体7的下模镶块组4。在上模座1的边缘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四个定位块11,在下模座2的边缘处开设有供定位块11嵌入的定位槽21。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同时上模镶块组3包括有用于分别成型壳体7的第一通孔71、第二通孔72和缺口75的第一成型块组311、第二成型块组312以及第三成型块组313。在上模座1上还分别安装有用于成型壳体7的第三通孔73、第四通孔74的第一冲压成型组件5、第二冲压成型组件6。第一冲压成型组件5包括滑移设置在上模座1上且沿着靠近上模镶块组3的方向倾斜向上滑移的第一滑移块51、固定安装在第一滑移块51上且用于冲压成型第三通孔73的第一冲压柱52;且当上模座1和下模座2相互靠近时,下模座2挤压第一滑移块51实现移动且使得第一冲压柱52实现冲压。第二冲压成型组件6包括滑移设置在上模座1上且沿着靠近上模镶块组3的方向倾斜向上滑移的第二滑移块61、固定安装在第二滑移块61上且用于冲压成型第三通孔73的第二冲压柱62;且当上模座1和下模座2相互靠近时,下模座2挤压第二滑移块61实现移动且使得第二冲压柱62实现冲压。同时因在图5中的上模座1处于翻转的状态,使得第一滑移块61和第二滑移块62显示为沿着靠近上模镶块组3的方向倾斜向下滑移的状态。如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同时在下模座2的一侧安装有用于承接来自第一成型块组311的冲压废料且延伸到下模座2外的第一废料轨道22,在下模镶块组4对应第一成型块组311的正下方开设有与第一废料轨道22相通的第一贯穿孔组41。在下模座2的另一侧安装有用于承接来自第二成型块组312、第三成型块组313的冲压废料且延伸到下模座2外的第二废料轨道23,下模镶块组4对应第二成型块组312的正下方形成有与第二废料轨道23相通的第二贯穿孔组42。且在下模座2上还安装有用于承接来自第一冲压成型组件5、第二冲压成型组件6的冲压废料且延伸到下模座2外的第三废料轨道24。第一废料轨道22、第二废料轨道23、第三废料轨道24均朝向远下模座2中部的方向倾斜向下延伸实施原理:在冲压成型的过程中,上模座1和下模座2相互靠近的时候,上模座1上的上模镶块组3和下模座2上的下模镶块组4配合后冲压形成车身大梁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车身大梁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座(1)和下模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1)上设置有上模镶块组(3),所述下模座(2)上设置有与上模镶块组(3)配合后用于成型车身大梁的壳体(7)的下模镶块组(4),所述上模镶块组(3)包括有用于分别成型壳体(7)的第一通孔(71)、第二通孔(72)和缺口(75)的第一成型块组(311)、第二成型块组(312)以及第三成型块组(313),所述下模座(2)上还分别设置有用于成型壳体(7)的第三通孔(73)、第四通孔(74)的第一冲压成型组件(5)、第二冲压成型组件(6);所述下模座(2)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承接来自第一成型块组(311)的冲压废料且延伸到下模座(2)外的第一废料轨道(22)、另一侧设置有用于承接来自第二成型块组(312)和第三成型块组(313)的冲压废料且延伸到下模座(2)外的第二废料轨道(23);所述下模镶块组(4)对应第一成型块组(311)、第二成型块组(312)的正下方分别形成有与第一废料轨道(22)、第二废料轨道(23)相通的第一贯穿孔组(41)、第二贯穿孔组(42);所述上模座(1)上还设置有用于承接来自第一冲压成型组件(5)、第二冲压成型组件(6)的冲压废料且延伸到下模座(2)外的第三废料轨道(2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车身大梁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座(1)和下模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1)上设置有上模镶块组(3),所述下模座(2)上设置有与上模镶块组(3)配合后用于成型车身大梁的壳体(7)的下模镶块组(4),所述上模镶块组(3)包括有用于分别成型壳体(7)的第一通孔(71)、第二通孔(72)和缺口(75)的第一成型块组(311)、第二成型块组(312)以及第三成型块组(313),所述下模座(2)上还分别设置有用于成型壳体(7)的第三通孔(73)、第四通孔(74)的第一冲压成型组件(5)、第二冲压成型组件(6);所述下模座(2)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承接来自第一成型块组(311)的冲压废料且延伸到下模座(2)外的第一废料轨道(22)、另一侧设置有用于承接来自第二成型块组(312)和第三成型块组(313)的冲压废料且延伸到下模座(2)外的第二废料轨道(23);所述下模镶块组(4)对应第一成型块组(311)、第二成型块组(312)的正下方分别形成有与第一废料轨道(22)、第二废料轨道(23)相通的第一贯穿孔组(41)、第二贯穿孔组(42);所述上模座(1)上还设置有用于承接来自第一冲压成型组件(5)、第二冲压成型组件(6)的冲压废料且延伸到下模座(2)外的第三废料轨道(2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林坤张旺施丰虎丁燕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正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