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可控式炒药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3192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8 2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流量可控式炒药机,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机体,机体包括机壳、炒筒以及固定于炒筒内的多个搅拌叶片,还包括用于驱动炒筒转动的驱动组件以及配合于炒筒开口上用于遮挡该开口的门板,还包括用于驱使门板上下运动的竖直开启组件以及固定于机壳外壁上且位于门板下方的引导槽,引导槽倾斜向下设置其背离门板的一侧较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炒药机在出料过程中,由于炒筒转速较快,炒制好的药材可能会被四处甩溅到用于接料的器具之外的地面上,不方便收集整理,也会造成一定浪费的问题。

Flow Controllable Stir-fry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low-controllable stir-frying machine. The main technical points of the device include an airframe, an airframe including a casing, a stir-frying barrel and a plurality of stirring blades fixed in the stir-frying barrel, a driving component used to drive the rotation of the stir-frying barrel, a door plate matched with the opening of the stir-frying barrel to block the opening, and a vertical opening component used to drive the movement of the door plate up and down The guide groove fixed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casing and located below the door plate is inclined downward to set the lower side of the guide groove which deviates from the door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in the discharging process of the existing stir-frying machine, the stir-frying barrel rotates faster, and the stir-frying medicinal materials may be splashed on the ground outside the appliances used for feeding, which is inconvenient to collect and arrange, and also causes a certain was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流量可控式炒药机
本技术涉及炒药机,特别涉及一种流量可控式炒药机。
技术介绍
在药材加工过程中,需要对药材进行炒制。中药炒制的目的是增强疗效,缓和和改变药材药性,降低毒性,减少刺激性并矫臭矫味,以便于制剂和储存。操作时要注意火候,掌握加热时间,药材炒制过程中搅拌和翻动也是关键。目前,炒药的方法主要由人工操作和机械操作两种。人工操作费时费力,只能用于小规模生产;现有的机械操作常用平锅炒药机和滚筒式炒药机,利用机械转动翻炒药材。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20805679.1;授权公告号:CN205108443U】,公开了一种炒药机,该炒药机包括支架、滚筒、罩壳以及电机组成。滚筒为圆筒状结构,在滚筒的外部安装有罩壳,滚筒内壁安装有螺旋状隔板,在滚筒进料口相对的一侧设有减速器和滚筒连接,减速器再与电机相连接,所述滚筒底部设有加热装置,进料口的下部设置有出料口。该炒药机是通过改变滚筒旋转方向来调整螺旋状隔板的旋向,从而决定是滚筒是处于炒制过程还是出料过程。上述炒药机存在的缺陷为:用于盛药的滚筒开口是敞开在空气中的,在出料过程中,炒筒转速较快,炒制好的药材会被快速推送出来,这样炒制好的药材可能会被四处甩溅到用于接料的器具之外的地面上,不方便收集整理,也会造成一定量的浪费。考虑到这些情况发生的可能性,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此类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量可控式炒药机,它能根据承接器具的大小适应性的控制出料的流量,进而缓解药物四处甩溅的情况发生。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流量可控式炒药机,包括机体,机体包括机壳、炒筒以及固定于炒筒内的多个搅拌叶片,还包括用于驱动炒筒转动的驱动组件以及配合于炒筒开口上用于遮挡该开口的门板,还包括用于驱使门板上下运动的竖直开启组件以及固定于机壳外壁上且位于门板下方的引导槽,引导槽倾斜向下设置其背离门板的一侧较低。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组件工作时,带动炒筒正转,搅拌叶片对翻转中的药物原料进行分割、搅拌,使得药物原料均匀受热;或者带动炒筒反转,使得搅拌叶片推送药物原料从炒筒的开口排出,结构类似蛟龙送料器。要排出药物原料时,使用竖直开启组件升降门板来控制开启炒筒开口的大小,控制药物原料流出的流量,同时流出的药物原料沿引导槽进入承接器具中。相比现有技术,出料的量和速度不在受到炒筒转速的限制,通过竖直开启组件就能适应性调节,使得药物原料的流速和流量能保持在一个可控范围内,同时药物原料从门板下方和炒筒开口之间的间隙中流出,流出的位置较低,而且会通过引导槽的引导进入承接器皿,因此药物原料不容易发生甩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竖直开启组件包括间接支撑于机壳上的转轴支座、水平设置且一端转动支撑于转轴支座上的转轴、固定于转轴上至少一个的驱动齿轮、与驱动齿轮啮合且竖直固定于门板上的齿板、固定于转轴上的定位齿轮、间接连接于机壳上用于限制定位齿轮转动的定位件以及用于驱动转轴转动的手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竖直开启组件使用时,操作定位件放开对定位齿轮的限制,然后通过手轮旋转转轴,转轴带动驱动齿轮旋转,驱动齿轮带动齿板在竖直方向上运动,进而使的门板选择漏出炒筒开口的大小,当药物原料流出的流量合适,这时操作定位件对定位齿轮进行限制,进而使得门板保持在当前位置处,药物原料以合适的恒定速率流出,甩溅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件包括间接水平固定于机壳上的底板、固定于底板上且开口向下的扣盖、穿设于扣盖中且下端穿出底板的顶杆、套设于顶杆上且位于扣盖内部的弹簧以及固定于顶杆上且支撑于顶杆下方的挡环,所述弹簧存在向下挤压挡环的势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件使用时,弹簧将挡环挤压在底板上,这时顶杆端部位于定位齿轮的两齿之间,定位齿轮的旋转被限制,进而门板的高度受到限制;当要调节门板的高度时,向上提拉顶杆,使顶杆端部远离定位齿轮,然后转动手轮带动驱动齿轮转动,进而驱动门板上下运动,当门板位于合适位置时,松开顶杆,使得弹簧推动顶杆重新插入定位齿轮,对门板的当前位置进行限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杆的下端呈尖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杆的下端呈尖端,能够较为方便的插入定位齿轮的两齿之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流量可控式炒药机还包括用于驱使门板沿左右任意一边翻转打开的翻转开启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既可以通过翻转开启组件翻转门板来完全打开或关闭炒筒开口,便于填入药物原料,也可以通过竖直开启组件升降门板来控制开启炒筒开口的大小,控制出料流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翻转开启组件包括水平设置且两端长于门板宽度的横撑、固定于横撑两端且向机壳方向延伸的连接部、固定于连接部上带有开孔的承插板、固定于机壳上与当前承插板能上下重叠配合的另一个承插板以及配合两个承插板的插销,所述连接部中背离插销一侧的连接部与机壳铰接,所述转轴支座与横撑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与连接部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翻转开启组件使用时,抽出插销,然后转动横撑,使横撑带动门板打开;或者反向转动横撑,使门板闭合,将插销插入重叠后两个承插板的开孔中,使其对横撑进行固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竖直开启组件还包括固定于横撑上至少一个的滑块以及竖直开设于门板上配合所述滑块的滑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门板的上下滑移更为顺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于机壳顶部的电机、固定于电机输出轴上的主动带轮、配合主动带轮的皮带、配合皮带的从动带轮一端固定连接从动带轮且另一端固定连接炒筒背离开口一端的驱动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组件工作时,电机正转带动炒筒正转,搅拌叶片对翻转中的药物原料进行分割、搅拌,使得药物原料均匀受热;或者电机反转带动炒筒反转,搅拌叶片推送药物原料从炒筒的开口排出,结构类似蛟龙送料器。驱动组件的结构简单,运动平稳,能够平缓的将药物原料送出。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竖直开启组件能适应性调节药物原料的流速和流量,同时药物原料从门板下方和炒筒开口之间的间隙中流出,流出的位置较低,不容易发生甩溅。2、药物原料流出时会通过引导槽的引导进入承接器皿,因此药物原料甩溅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3、通过设置翻转开启组件使得门板的翻转打开更为方便,进而便于填料。附图说明图1是流量可控式炒药机的轴测图;图2是流量可控式炒药机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3是为了展示翻转开启组件、竖直开启组件与门板的配合结构所做的示意图;图4是定位件的轴测图;图5是定位件的剖视图。图中,1、机体;11、机壳;12、炒筒;13、搅拌叶片;2、驱动组件;21、电机;22、主动带轮;23、皮带;24、从动带轮;25、驱动轴;3、门板;4、翻转开启组件;41、横撑;411、连接部;42、承插板;43、插销;5、竖直开启组件;51、转轴支座;52、转轴;53、驱动齿轮;54、齿板;55、滑块;56、滑槽;57、手轮;58、定位齿轮;59、定位件;591、底板;592、扣盖;593、顶杆;5931、尖端;594、弹簧;595、挡环;6、引导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一种流量可控式炒药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量可控式炒药机,包括机体(1),机体(1)包括机壳(11)、炒筒(12)以及固定于炒筒(12)内的多个搅拌叶片(13),还包括用于驱动炒筒(12)转动的驱动组件(2)以及配合于炒筒(12)开口上用于遮挡该开口的门板(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驱使门板(3)上下运动的竖直开启组件(5)以及固定于机壳(11)外壁上且位于门板(3)下方的引导槽(6),引导槽(6)倾斜向下设置其背离门板(3)的一侧较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量可控式炒药机,包括机体(1),机体(1)包括机壳(11)、炒筒(12)以及固定于炒筒(12)内的多个搅拌叶片(13),还包括用于驱动炒筒(12)转动的驱动组件(2)以及配合于炒筒(12)开口上用于遮挡该开口的门板(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驱使门板(3)上下运动的竖直开启组件(5)以及固定于机壳(11)外壁上且位于门板(3)下方的引导槽(6),引导槽(6)倾斜向下设置其背离门板(3)的一侧较低。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可控式炒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开启组件(5)包括间接支撑于机壳(11)上的转轴支座(51)、水平设置且一端转动支撑于转轴支座(51)上的转轴(52)、固定于转轴(52)上至少一个的驱动齿轮(53)、与驱动齿轮(53)啮合且竖直固定于门板(3)上的齿板(54)、固定于转轴(52)上的定位齿轮(58)、间接连接于机壳(11)上用于限制定位齿轮(58)转动的定位件(59)以及用于驱动转轴(52)转动的手轮(5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量可控式炒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59)包括间接水平固定于机壳(11)上的底板(591)、固定于底板(591)上且开口向下的扣盖(592)、穿设于扣盖(592)中且下端穿出底板(591)的顶杆(593)、套设于顶杆(593)上且位于扣盖(592)内部的弹簧(594)以及固定于顶杆(593)上且支撑于顶杆(593)下方的挡环(595),所述弹簧(594)存在向下挤压挡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景晖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能济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