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辊道输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2993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14: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辊道输送机,包括底座板,所述底座板的中部上端固定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定位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辊道支架,所述转槽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承,所述转动轴承的前后两端贯穿定位框并延伸至定位框的外侧,所述辊道支架的内部且位于驱动辊筒之间转动连接有输送辊筒,所述底座板的上端且位于固定杆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角度调节装置和支撑固定装置,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调节箱体,所述调节箱体位于底座板的内部上端,所述调节箱体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直齿板,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输送设备领域。该一种辊道输送机,可通过辊道支架的角度进行调节,方便满足不同情况下的物品传输需求,保证辊道机传输过程中的平稳性,结构设计简单实用。

A Roller Conveyo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oller conveyor, which comprises a base plate, a fixed rod is fixed at the upper part of the middle part of the base plate, a roller support is fixed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positioning frame, a rotating bearing is rotated and connected in the rotating groove, the front and rear ends of the rotating bearing run through the positioning frame and extend to the outer side of the positioning frame, and the inner part of the roller support is located in the driving roller drum. The upper end of the base plate and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fixing rod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n angle adjusting device and a supporting fixing device. The angle adjusting device includes an adjusting box body, which is located at the inner upper end of the base plate, and one side of the adjusting box body is sliding connected with a straight tooth plat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conveying equipment. This kind of roller conveyor can be adjusted by the angle of roller support to meet the needs of goods transmission under different circumstances, ensure the stability of the roller conveyor in the transmission process, and the structure design is simple and practic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辊道输送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输送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辊道输送机。
技术介绍
自动化输送在生产生活中广泛运用,通常在中转零件或者最终输出产品时使用出料机出料,出料机是输出零件货物的一类设备的俗称,在机械加工中常见的有辊道输送机,它主要包括一个辊道,所谓辊道是轧钢车间运送轧件的主要设备,其重量占整个轧钢车间设备总重量的40%左右,是轧钢车间中使用最多的设备。辊道输送装置广泛应用于物品传送,在一些需要将物品从高处运送到低处的场合下,例如大重量物品的搬送工作,需要用到辊道装置提供过渡斜坡,以利于将物品直接推送至目的位置。输送机能够输送单件重量很大的物料,或承受较大的冲击载荷,滚筒线之间易于衔接过滤,可用多条滚筒线及其它输送机或专机组成复杂的物流输送系统。但是,现有的辊道输送机很难通过调节其倾斜角度,满足不同情况下的物品传输需求,同时现有的辊道输送机由于缺乏驱动源,在传输过程中易造成传输缓慢、卡滞等情况,给使用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辊道输送机,解决了现有的辊道输送机很难通过调节其倾斜角度,满足不同情况下物品传输需求的问题,同时现有的辊道输送机由于缺乏驱动源,在传输过程中易造成传输缓慢、卡滞等情况,给使用带来不便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辊道输送机,包括底座板,所述底座板的中部上端固定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顶部固定开设有转槽,所述转槽的外侧设置有定位框,所述定位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辊道支架,所述转槽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承,所述转动轴承的前后两端贯穿定位框并延伸至定位框的外侧,所述辊道支架的左右两端内部均转动连接有驱动辊筒,所述辊道支架的内部且位于驱动辊筒之间转动连接有输送辊筒,所述底座板的上端且位于固定杆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角度调节装置和支撑固定装置;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调节箱体,所述调节箱体位于底座板的内部上端,所述调节箱体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直齿板,所述底座板的上端且位于直齿板一侧固定设置有齿轮支撑板,所述齿轮支撑板的上端固定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与直齿板的一侧啮合连接,所述直齿板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与辊道支架底部铰接。优选的,所述底座板的上端且位于齿轮支撑板一侧固定设置有调节电机,所述调节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第一皮带与齿轮内部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调节箱体的底端内部固定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且位于直齿板正下方固定设置有限位板。优选的,所述支撑固定装置包括电动伸缩底座,所述电动伸缩底座的下端与底座板固定连接,所述电动伸缩底座的上端设置有电动伸缩杆。优选的,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上端且位于辊道支架正下方固定设置有支撑垫。优选的,所述定位框和固定杆固定设置有3组且均匀分布在辊道支架的中部下端。优选的,所述驱动辊筒和输送辊筒的表面均设置有耐磨层。优选的,所述辊道支架的左右两端下方均通过支板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优选的,所述驱动辊筒的一端外侧固定设置有驱动转盘,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第二皮带与驱动转盘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底座板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下端两侧固定设置有移动轮。(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辊道输送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一种辊道输送机,通过在底座板的上端且位于固定杆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角度调节装置和支撑固定装置,可通过调节电机带动齿轮转动,由于齿轮与直齿板的一侧啮合连接,在直齿板的上端通过支撑板与辊道支架底部铰接,可通过直齿板的上下移动带动辊道支架的一端进行高度调节,从而可调节辊道输送机的输送角度,方便满足不同情况下的物品传输需求,同时通过底座板的中部上端固定设置有固定杆,在固定杆的顶部固定开设有转槽,在转槽的外侧设置有定位框,定位框的上端与辊道支架固定连接,通过在转槽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承,转动轴承的前后两端贯穿定位框并延伸至定位框的外侧,可使辊道支架和定位框通过转动轴承在转槽内转动,同时定位框和固定杆均固定设置有3组且均匀分布在辊道支架的中部下端,可对辊道支架在角度调节过程中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调节好过后通过电动伸缩杆的伸缩使支撑垫与辊道支架的底部接触,对辊道支架进行稳定支撑,保证辊道机传输过程中的平稳性,结构设计简单实用。(2)、该一种辊道输送机,通过在辊道支架的左右两端内部均转动连接有驱动辊筒,在辊道支架的内部且位于驱动辊筒之间转动连接有输送辊筒,在辊道支架的左右两端下方均通过支板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可通过驱动电机带动驱动辊筒转动,可避免在辊道输送机在传输过程中易造成传输缓慢、卡滞等情况,同时在驱动辊筒和输送辊筒的表面均设置有耐磨层,可方便物料进行传输。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辊道支架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A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B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C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板、2-固定杆、3-转槽、4-定位框、5-转动轴承、6-辊道支架、7-驱动辊筒、8-输送辊筒、9-角度调节装置、91-调节箱体、92-直齿板、93-齿轮支撑板、94-齿轮、95-调节电机、96-第一皮带、97-弹簧、98-限位板、99-支撑板、10-支撑固定装置、101-电动伸缩底座、102-电动伸缩杆、103-支撑垫、11-驱动电机、12-第二皮带、13-驱动转盘、14-支撑座、15-移动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辊道输送机,包括底座板1,底座板1的中部上端固定设置有固定杆2,固定杆2的顶部固定开设有转槽3,转槽3的外侧设置有定位框4,定位框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辊道支架6,转槽3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承5,转动轴承5的前后两端贯穿定位框4并延伸至定位框4的外侧,可使辊道支架6和定位框4通过转动轴承5在转槽3内转动,辊道支架6的左右两端内部均转动连接有驱动辊筒7,辊道支架6的内部且位于驱动辊筒7之间转动连接有输送辊筒8,底座板1的上端且位于固定杆2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角度调节装置9和支撑固定装置10;角度调节装置9包括调节箱体91,调节箱体91位于底座板1的内部上端,调节箱体91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直齿板92,底座板1的上端且位于直齿板92一侧固定设置有齿轮支撑板93,齿轮支撑板93的上端固定设置有齿轮94,齿轮94与直齿板92的一侧啮合连接,直齿板92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支撑板99,支撑板99的上端与辊道支架6底部铰接。底座板1的上端且位于齿轮支撑板93一侧固定设置有调节电机95,调节电机95的输出端通过第一皮带96与齿轮94内部转动连接,通过调节电机95带动齿轮94转动,由于齿轮94与直齿板92的一侧啮合连接,可通过直齿板92的上下移动带动辊道支架6的一端进行高度调节,从而可调节辊道输送机的输送角度,方便满足不同情况下的物品传输需求。调节箱体91的底端内部固定设置有弹簧97,弹簧97的上端且位于直齿板92正下方固定设置有限位板98,可对直齿板92向下移动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辊道输送机,包括底座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板(1)的中部上端固定设置有固定杆(2),所述固定杆(2)的顶部固定开设有转槽(3),所述转槽(3)的外侧设置有定位框(4),所述定位框(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辊道支架(6),所述转槽(3)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承(5),所述转动轴承(5)的前后两端贯穿定位框(4)并延伸至定位框(4)的外侧,所述辊道支架(6)的左右两端内部均转动连接有驱动辊筒(7),所述辊道支架(6)的内部且位于驱动辊筒(7)之间转动连接有输送辊筒(8),所述底座板(1)的上端且位于固定杆(2)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角度调节装置(9)和支撑固定装置(10);所述角度调节装置(9)包括调节箱体(91),所述调节箱体(91)位于底座板(1)的内部上端,所述调节箱体(91)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直齿板(92),所述底座板(1)的上端且位于直齿板(92)一侧固定设置有齿轮支撑板(93),所述齿轮支撑板(93)的上端固定设置有齿轮(94),所述齿轮(94)与直齿板(92)的一侧啮合连接,所述直齿板(92)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支撑板(99),所述支撑板(99)的上端与辊道支架(6)底部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辊道输送机,包括底座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板(1)的中部上端固定设置有固定杆(2),所述固定杆(2)的顶部固定开设有转槽(3),所述转槽(3)的外侧设置有定位框(4),所述定位框(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辊道支架(6),所述转槽(3)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承(5),所述转动轴承(5)的前后两端贯穿定位框(4)并延伸至定位框(4)的外侧,所述辊道支架(6)的左右两端内部均转动连接有驱动辊筒(7),所述辊道支架(6)的内部且位于驱动辊筒(7)之间转动连接有输送辊筒(8),所述底座板(1)的上端且位于固定杆(2)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角度调节装置(9)和支撑固定装置(10);所述角度调节装置(9)包括调节箱体(91),所述调节箱体(91)位于底座板(1)的内部上端,所述调节箱体(91)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直齿板(92),所述底座板(1)的上端且位于直齿板(92)一侧固定设置有齿轮支撑板(93),所述齿轮支撑板(93)的上端固定设置有齿轮(94),所述齿轮(94)与直齿板(92)的一侧啮合连接,所述直齿板(92)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支撑板(99),所述支撑板(99)的上端与辊道支架(6)底部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道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板(1)的上端且位于齿轮支撑板(93)一侧固定设置有调节电机(95),所述调节电机(95)的输出端通过第一皮带(96)与齿轮(94)内部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谈娟如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南浔精弘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