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路基坡体滑塌的治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128073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14:17
本申请涉及边坡或斜坡的稳定治理领域,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路基坡体滑塌的治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台阶式卸载;S2、钢花管注浆;S3、增设加固抗滑桩;S4、地表地下截排水;S5、坡面治理。本方案适用于对已经发生滑移变形的路基坡体和倾斜的抗滑桩进行后期补救式的加固治理,能够有效防止高陡路基坡体的进一步变形滑塌,治理效果显著,且不需要额外再进行征地,占地少,减少了征地费用和相关拆迁费用,治理成本低。

Treatment Method Suitable for Subgrade Slope Collapse

This applica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slope or slope stability control, and discloses a treatment method suitable for subgrade slope collapse,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steps: S1, step unloading; S2, steel pipe grouting; S3, adding reinforced anti-slide piles; S4, surface and underground interception and drainage; S5, slope treatment. This scheme is suitable for the post-remedial reinforcement of the subgrade slope and inclined anti-slide piles that have slipped. It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further deformation and collapse of the high and steep subgrade slope. The treatment effect is remarkable, and no additional land requisition is needed. It occupies less land, reduces the cost of land requisition and related demolition, and the cost of treatment is l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路基坡体滑塌的治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边坡或斜坡的稳定治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路基坡体滑塌的治理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山区铁路、公路和水利等工程的大规模建设,形成了大量的人工边坡。边坡是公路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边坡防护的总体效果直接影响到公路路基的整体稳定。部分公路在建设时不可避免地需要经过山区、沟谷等陡峻地形,这时就需要在高陡坡体上修建路基。高陡路基坡体由于其坡度大、倾斜度高,本身就容易出现滑塌现象,再加上常年受到雨水渗透浸泡,土体抗剪强度显著降低,路堤下滑力相对增加;同时,由于路基压实度不足、存在软弱基础、地质变化等原因,导致路基容易出现沉降现象,进一步加剧了高陡路基坡体的滑塌,对坡脚的原有抗滑桩产生较大的滑坡推力,使得原有抗滑桩因承载力不足而发生明显的倾斜和变形,若不及时治理可能会导致原有抗滑桩进一步变形破坏,甚至会出现高陡路基坡体整体垮塌的现象。现有技术中,均是通过在路基修建时设置抗滑桩来对路基起到支护、防滑塌作用,属于前期预防式的加固设置,无法满足路基变形破坏后的抢险治理需求。如何对高陡路基边坡的滑塌进行治理以防止边坡的进一步变形滑塌,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适用于路基坡体滑塌的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台阶式卸载:对发生滑塌变形的高陡路基坡体进行台阶式卸载;S2、钢花管注浆:在已倾斜的原有抗滑桩内侧的卸荷平台上设置若干排钢花管,钢花管嵌入基岩,然后往钢花管内压力注浆;S3、增设加固抗滑桩:在已发生倾斜变形的原有抗滑桩外侧增设一排加固抗滑桩,加固抗滑桩与原有抗滑桩交错设置并呈相互平行的线性排列,加固抗滑桩位于相邻两个原有抗滑桩之间;原有抗滑桩与加固抗滑桩之间设有横支撑,横支撑的内、外两侧分别与原有抗滑桩和加固抗滑桩相接触;S4、地表地下截排水:在地表设置截水沟,并在原有抗滑桩间隙处往钢花管内侧布设仰斜式排水管;S5、坡面治理。

【技术特征摘要】
1.适用于路基坡体滑塌的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台阶式卸载:对发生滑塌变形的高陡路基坡体进行台阶式卸载;S2、钢花管注浆:在已倾斜的原有抗滑桩内侧的卸荷平台上设置若干排钢花管,钢花管嵌入基岩,然后往钢花管内压力注浆;S3、增设加固抗滑桩:在已发生倾斜变形的原有抗滑桩外侧增设一排加固抗滑桩,加固抗滑桩与原有抗滑桩交错设置并呈相互平行的线性排列,加固抗滑桩位于相邻两个原有抗滑桩之间;原有抗滑桩与加固抗滑桩之间设有横支撑,横支撑的内、外两侧分别与原有抗滑桩和加固抗滑桩相接触;S4、地表地下截排水:在地表设置截水沟,并在原有抗滑桩间隙处往钢花管内侧布设仰斜式排水管;S5、坡面治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路基坡体滑塌的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的钢花管的横向间距为3-6m,排距为1-3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路基坡体滑塌的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的钢花管嵌入基岩的深度至少为4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玉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