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可变形致动器的制动助力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2802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14:17
一种示例性制动助力器装置,其除其他之外还包括安装在车辆部件上的制动助力器、以及响应于通过变速器壳体施加到致动器的力而枢转以向上移动该制动助力器的致动器。致动器包括彼此间隔开的至少两个枢转元件以及以在该至少两个枢转元件之间以接合方式安装的移位器。

Brake booster with deformable actuator

An example brake booster device includes, among other things, a brake booster mounted on a vehicle component and an actuator pivoting to move the brake booster upward in response to the force applied to the actuator through the transmission housing. The actuator includes at least two pivoting elements spaced apart from each other and a shifter mounted in a joint manner between at least two pivoting elem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可变形致动器的制动助力器装置
本公开大体上涉及经由至少一个紧固点安装在车辆部件上的制动助力器。
技术介绍
机动车辆可以配备有用于增强踏板力的制动助力器。可以使用低压制动助力器。但是,机动车辆也可以配备有电动制动助力器。电动制动助力器对于在电动车辆和混合动力车辆中的使用可以是特别有利的。在电动制动助力器中,制动踏板的脉冲可用于通过线圈和铁芯的组合诱发线圈的交流电压以释放动能。动能支持踏板的制动力。德国专利第202010017605号描述了示例性电动制动助力器。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变速器因为它们包含仅具有内燃发动机的车辆的变速器所不需要的部件和功能而通常具有相对大的尺寸。例如,混合动力车辆的变速器可以具有使得可以在不同的驱动类型(例如电动和内燃发动机)之间切换的部件和功能。电动马达和必要的附加变速器单元也可以容纳在变速器壳体内。如果在混合动力车辆中使用具有相关联的壳体和电动制动助力器的大型变速器,则由于变速器壳体和电动制动助力器系统在X方向上的包装而可能在正面碰撞期间在变速器壳体与制动助力器系统之间产生直接的力连接。然而,这可能导致舱壁不期望的变形、制动踏板的移位以及仪表板支架的变形。转向柱也可能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公开示例性方面的制动助力器装置包括经由至少一个紧固点安装在车辆部件上的制动助力器和由至少两个枢转元件和移位元件形成的可变形致动器。两个枢转元件彼此间隔地安装在车辆部件上,使得它们能够围绕在Y方向上延伸的相应旋转轴线枢转。移位元件以接合的方式安装在两个枢转元件之间。致动器被构造成在由变速器壳体产生的X方向上的力作用下围绕两个枢转元件的旋转轴线枢转。致动器枢转以在Z方向上向制动助力器施加力,由此制动助力器的位置是可改变的。致动器安装在制动助力器的下方,并在枢转过程期间沿Z方向对制动助力器施加向上的力。在上述装置的另一个示例中,制动助力器由于致动器的力而围绕Y方向上的倾斜轴线旋转。在任何前述装置的另一示例中,倾斜轴线位于车辆部件上的制动助力器的紧固点处。在任何前述装置的另一个示例中,制动助力器由于致动器的力而在Z方向上移位。在任何前述装置的另一示例中,制动助力器沿着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紧固点的车辆部件的表面移位。在任何前述装置的另一示例中,致动器的枢转元件具有提供接触面以与制动助力器接触的倾斜设计。任何前述装置的另一示例,包括在移位元件和枢转元件之间的多个旋转接头、在枢转元件和车辆部件之间的多个旋转轴线、或两者,旋转接头和/或旋转轴线由具有低于该枢转元件、该移位元件或该两者的刚度的刚度的材料部分形成。任何前述装置的另一示例,包括由具有两个侧向变窄部分的纵长孔形成的至少一个紧固点,该纵长孔通过该两个侧向变窄部分被分成两个彼此相邻的孔区域。纵长孔的纵向范围沿Z方向延伸,并且在Z方向对制动助力器施加力时,通过变窄部分的宽展使螺纹连接从第一孔区域移动至第二孔区域中。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示例性方面的方法,包括枢转由至少两个枢转元件和移位元件形成的可变形致动器。两个枢转元件彼此间隔地安装在车辆部件上,使得它们可围绕旋转轴线枢转。移位元件以接合的方式安装在两个枢转元件之间。响应于变速器壳体在X方向施加的力而围绕两个枢转元件的旋转轴线枢转。该方法还包括,在枢转期间,使用致动器沿Z方向对安装在舱壁上的模块施加力,以改变安装在舱壁上的模块的位置。在上述方法的另一个示例中,X方向是水平的而Z方向是垂直的。在任何前述方法的另一示例中,通过致动器沿Z方向对模块施加的力使模块沿Z方向移位。在任何前述方法的另一示例中,模块是制动助力器。在任何前述方法的另一示例中,当通过致动器沿Z方向对模块施加力来改变模块的位置时,模块保持附接到舱壁。根据本公开的又一示例性方面的制动助力器装置,除其他之外还包括安装在车辆部件上的制动助力器和致动器。响应于由变速器壳体施加到致动器的力,致动器枢转以向上移动制动助力器。致动器包括彼此间隔开的至少两个枢转元件以及以接合方式安装在至少两个枢转元件之间的移位器。在前述装置的另一示例中,至少两个枢转元件可枢转地连接到车辆部件,使得该至少两个枢转元件能够相对于车辆部件围绕在Y方向上延伸的相应的旋转轴线枢转。在任何前述装置的另一示例中,施加到致动器的力是在X方向上的水平力。在任何前述装置的另一示例中,车辆部件是舱壁。在任何前述装置的另一示例中,制动助力器响应于致动器的向上移动而围绕Y方向上的旋转轴线旋转。在任何前述装置的另一示例中,响应于致动器的向上移动,制动助力器相对于车辆部件向上滑动。在任何前述装置的另一示例中,制动助力器由于致动器的力而在Z方向上移位。前述段落、权利要求或以下说明和附图的实施例、示例和替代方案(包括它们的各个方面或各个单独特征中的任一个),可以独立地或以任何组合方式呈现。结合一个实施例描述的特征可适用于所有实施例,除非这些特征不兼容。附图说明根据详细描述,所公开示例的各种特征和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变得显而易见。伴随详细描述的附图可简要描述如下:图1示出正常运行中的变速器壳体和具有致动器的制动助力器的示意性侧视图;图2示出了具有防止正常运行中的扭转的旋转接头的放大视图;图3示出了在与根据图1的具有致动器的制动助力器首次接触时的变速器壳体;图4示出了在由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致动器导致制动助力器的偏转之后根据图1的制动助力器;图5示出了在由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致动器导致制动助力器的偏转之后的根据图1的制动助力器;图6A示出正常运行中的紧固点的实施例;图6B示出了制动助力器的偏转之后的紧固点的实施例。具体实施方式本公开大体上涉及提供一种响应于对车辆的正面碰撞的制动助力器装置。该制动助力器装置可特别适用于与大型变速器组合使用的电动制动助力器。在本公开的示例性非限制性实施例中,制动助力器经由至少一个紧固点安装在车辆部件上。制动助力器可以是电动或机电制动助力器。制动助力器可以安装在机动车辆的舱壁上。这经由至少一个例如可以设计为螺纹连接的紧固点进行。可以提供多个紧固点。然而,紧固于舱壁上的其他模块(例如电子稳定程序(electronicstabilityprogram,ESP)模块)也可以从它们的位置移动。制动助力器装置包括可以由至少两个枢转元件和移位元件形成的可变形致动器。此处两个枢转元件彼此间隔地安装在车辆部件上,使得它们能够围绕沿Y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枢转,而移位元件以接合的方式安装在两个枢转元件之间。此处致动器同样可以安装在舱壁上。但是,它也可以组装在其他车辆部件上。致动器是可变形的,这是因为其元件可以在一定大小的力作用下相对于彼此改变它们的位置。但是,这些元件本身不会实质性变形。相反,这些元件是刚性的且足够坚硬,能够承受产生的力并将力传递给制动助力器。致动器特别设计成在由变速器壳体产生的X方向上的力作用下围绕两个枢转元件的旋转轴线枢转,由此致动器在Z方向上对制动助力器施加力。因此制动助力器的位置可以改变。这里的X方向代表机动车辆在车辆坐标系中的纵向方向,而Z方向代表垂直方向。Y方向对应于车辆的横向方向。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制动助力器装置的致动器被布置和设计成使得其在X方向上受到变速器壳体产生的力时在Z方向上在制动助力器上施加力。由于该力在Z方向上的作用,制动助力器沿Z方向移出X负载路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动助力器装置,包括:制动助力器,所述制动助力器经由至少一个紧固点安装在车辆部件上;和可变形致动器,所述可变形致动器由至少两个枢转元件和移位元件形成,所述两个枢转元件彼此间隔地安装在车辆部件上,使得它们能够围绕在Y方向上延伸的相应的旋转轴线枢转,所述移位元件以接合方式安装在所述两个枢转元件之间,其中,所述致动器被构造成在由变速器壳体产生的沿X方向上的力作用下围绕所述两个枢转元件的旋转轴线枢转,由此所述致动器沿Z方向向所述制动助力器施加力,由此可改变所述制动助力器的位置,其中,所述致动器安装在所述制动助力器下方,并且在所述枢转期间沿Z方向对所述制动助力器施加向上的力。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7.04 DE 102017211339.11.一种制动助力器装置,包括:制动助力器,所述制动助力器经由至少一个紧固点安装在车辆部件上;和可变形致动器,所述可变形致动器由至少两个枢转元件和移位元件形成,所述两个枢转元件彼此间隔地安装在车辆部件上,使得它们能够围绕在Y方向上延伸的相应的旋转轴线枢转,所述移位元件以接合方式安装在所述两个枢转元件之间,其中,所述致动器被构造成在由变速器壳体产生的沿X方向上的力作用下围绕所述两个枢转元件的旋转轴线枢转,由此所述致动器沿Z方向向所述制动助力器施加力,由此可改变所述制动助力器的位置,其中,所述致动器安装在所述制动助力器下方,并且在所述枢转期间沿Z方向对所述制动助力器施加向上的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助力器装置,其中所述制动助力器由于所述致动器的力而围绕所述Y方向上的倾斜轴线旋转。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动助力器装置,其中,所述倾斜轴线位于所述车辆部件上的所述制动助力器的紧固点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助力器装置,其中,所述制动助力器由于所述致动器的力而在所述Z方向上移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助力器装置,其中,所述制动助力器沿着设置有所述至少一个紧固点的所述车辆部件的表面移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助力器装置,其中,所述致动器的枢转元件具有提供与所述制动助力器接触的接触面的倾斜设计。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助力器装置,其中,还包括所述移位元件与所述枢转元件之间的多个旋转接头、所述枢转元件与所述车辆部件之间的多个旋转轴线、或者该两者,所述旋转接头和/或旋转轴线由具有低于所述枢转元件、所述移位元件或该两者的刚度的刚度的材料部分形成。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助力器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紧固点由具有两个侧向变窄部分的纵长孔形成,所述纵长孔穿过所述两个侧向变窄部分被分成两个彼此相邻的孔区域,其中所述纵长孔的纵向范围在Z方向上延伸,并且在沿着Z方向向所述制动助力器施加力时,通过所述变窄部分的宽展,使螺纹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丹尼尔·梅肯施托克马吕斯·萨瓦茨基伊斯特万·绍莫吉瓦里迈克尔·斯柏林
申请(专利权)人: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