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手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2525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平面手柄装置,将手柄(2)的前端部(7)正面侧部分延长,形成将前端部(7)的端面(7a)与正面凹部(3)的内侧面(3a)之间的间隙遮住的前缘(8),并形成有在将手柄(2)没入旋转时将前缘(8)收容的前缘接纳部(9)。在前缘(8)的背面侧沿手柄(2)的长度方向形成有第1凹凸部(10),在前缘接纳部(9)的正面侧形成有与第1凹凸部(10)啮合的第2凹凸部(11)。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得到可靠地防止用螺丝刀等的撬入进行的暴力性的不正当开锁的平面手柄装置。(*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不使用手柄时手柄的整体或主要部分被没入壳体正面凹部内的平面手柄装置
技术介绍
我们已知一种平面手柄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即平成8年实用新案公告第8212号公报),其在使用手柄时手柄以基端部的横向枢轴为中心进行旋转而从壳体的正面凹部突出,而在不使用手柄时手柄没入壳体的正面凹部内,利用安装在壳体侧的锁定机构将手柄锁定在没入位置。最近,对于该平面手柄装置,报告有将锁定机构无力化地使手柄突出到使用位置的不正当开锁的事件。这种犯罪手法是,将螺丝刀头部插入手柄前端部与壳体正面凹部的内侧面之间的间隙,将螺丝刀相对于壳体正面稍放倒,将螺丝刀的前端撬入手柄前端部的背面侧,按杠杆原理将螺丝刀压下,从而强制推出手柄,暴力性地破坏与锁定机构的止动销体卡合的手柄的卡止部。要防止这种犯罪,只要消除所述间隙或将所述间隙减小到极限,以使螺丝刀的前端无法插入即可,但在该场合,零件的制作和装配必须进行严格的尺寸控制。该尺寸控制失败时,手柄就不能没入壳体的正面凹部,即使能没入,也不能顺利地进行没入动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平面手柄装置,其能可靠地防止所述螺丝刀等撬入进行暴力性的不正当开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1的平面手柄装置是,在使用手柄2时,手柄2以基端部4的横向枢轴5为中心进行旋转而从壳体1的正面凹部3突出,在不使用手柄2时,手柄2没入正面凹部3内,手柄2利用锁定机构6而被锁定在壳体1上,其特点是,手柄2的前端部7的正面侧部分延长,形成将前端部7的端面7a与正面凹部3的内侧面3a之间的间隙予以隐蔽的前缘8,并形成有在使手柄2没入旋转时收容前缘8的前缘接纳部9。在该平面手柄装置中,由于手柄2的前端部7端面7a与壳体1的正面凹部3的内侧面3a之间的间隙被隐蔽在前缘8的背后,因此,不能将螺丝刀从该间隙撬入手柄2的背面侧。因此,能可靠地防止与锁定机构6卡合的手柄2的卡止部遭受暴力性的破坏。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2是,除了技术方案1的专利技术的所述结构外,在前缘8的背面侧沿手柄2的长度方向形成有第1凹凸部10,并在前缘接纳部9的正面侧形成有与第1凹凸部10啮合的第2凹凸部11。在该平面手柄装置中,由于即使前缘8的前端面8a与前缘接纳部9的内侧面9a之间的间隙插入有螺丝刀的前端、并沿前缘接纳部的正面使螺丝刀前端滑动,从前缘接纳部9的正面立起的第2凹凸部11的凸部相对螺丝刀前端的移动成为障碍物,因此,即使将螺丝刀放倒成任意角度来试,也不能使螺丝刀前端插入前缘8的背面侧,无法破坏前缘8。所以,可维持由前缘8进行的所述防护功能。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3的专利技术是,除了技术方案2的专利技术的所述结构外,将第1凹凸部10及第2凹凸部11的间距尺寸设定得比螺丝刀的前端宽度尺寸小。在该平面手柄装置中,在将螺丝刀的前端插入前缘8的前端面8a与前缘接纳部9的内侧面9a之间的间隙后,由于即使欲从第1凹凸部10与第2凹凸部11的啮合间隙插入,来代替沿前缘接纳部9的正面使螺丝刀的前端滑动,因第1凹凸部10与第2凹凸部11的间距尺寸变为比螺丝刀的前端宽度尺寸狭小,因此,可阻止螺丝刀前端的插入移动。假如将比螺丝刀前端宽度细小的金属带板材从第1凹凸部10与第2凹凸部11的啮合间隙插入,在按杠杆原理将手柄2往上推时,该金属带板材被折断或弯曲,也不能进行非正当的开锁。附图的简单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平面手柄装置的手柄没入时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平面手柄装置的右视图。图3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图4是沿图1中B-B线的剖视图。图5是一体地装入图1平面手柄装置内的锁定机构的壳体的主视图。图6是图1的锁定壳体的右视图。图7是图1的锁定壳体的俯视图。图8是沿图5中C-C线的剖视图。图9是装入图1平面手柄装置内的手柄的后视图。图10是图9的手柄的仰视图。图11是图10的手柄的局部纵剖右视图。图12是图1的平面手柄装置的手柄突出时的主视图。专利技术的实施形态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平面手柄装置是拉出旋转操作型的平面手柄装置,其包括固定在门12上的壳体1;配置在壳体1的前后方向并被收容在壳体1内、将与固定框体侧的承载部系脱的止动金属板13固定在后端部的上锁轴(日文施锭轴)14;手柄2,其可出没地被收容在壳体1的正面凹部3内,其基端部4利用横向枢轴5而被枢装在上锁轴14的前端部上;锁定机构6,其被一体地埋入固定在壳体1上,并具有与手柄2的前端部背面侧的卡止部15系脱的止动销体16;安装在手柄2与壳体1之间、对手柄2赋予朝向突出方向的旋转施力的手柄弹簧(未图示)。锁定机构6由通常的筒形锁构成,转动体17后端部的偏向凸轮突起18插入止动销体16的凸轮槽孔19内。当将规定的键20插入转动体17的键孔21并将转动体17转动时,止动销16被牵引到锁定机构6的壳体22侧,止动销体16的钩子部23脱离手柄2的卡止部15。由此,手柄2因所述弹簧的弹力而从壳体1的正面凹部3突出旋转。在手柄2突出旋转后,止动销体16因回复用弹簧24的弹力而从锁定壳体22的导向槽25突出,所述钩子部23位于正面凹部3内。当握住手柄2向规定方向将上锁轴14转动时,止动金属板13脱离固定框体侧的承载部(未图示),相对于固定框体的门12的锁定被解除。门12通过将手柄2拉向跟前而被打开。在将门12关闭、使手柄2和壳体1的正面凹部3定位后,使手柄2没入正面凹部3并旋转时,止动部15的背面部15a碰到钩子部23的凸轮斜面部23a,止动销体16暂且后退到锁定壳体22侧。然后,当手柄2没入到规定深度时,止动销体16再次突出,卡止部15与钩子部23卡合。由此,手柄2在不使用时被锁定在壳体1上。在一体地固定于壳体1上的锁定壳体22的正面部形成有前缘接纳部9。当锁定机构6从正面凹部3留有间隔地埋入固定在壳体1内时,前缘接纳部9被形成在正面凹部3与锁定壳体22之间的壳体隔壁部的正面部上。作为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平面手柄装置,除了前述实施例所示的以外,还有如下一种利用横向方向的枢轴将手柄的基端部枢装在壳体上,利用前后方向的枢轴螺钉将止动金属板枢装在壳体的背面,将突设在手柄基端部背面的作动突子插入止动金属板中央部的被动孔中,由该作动突子推压被动孔的孔缘部。技术方案1的专利技术的平面手柄装置,由于将手柄2的前端部7正面侧部分延长而形成的前缘8将手柄2的前端部7的端面7a与正面凹部3的内侧面3a之间的间隙遮住,故能可靠地防止螺丝刀撬入进行的暴力性的不正当开锁。技术方案2的专利技术的平面手柄装置,由于在所述前缘8的背面侧沿手柄2的长度方向形成第1凹凸部10,在所述前缘接纳部9的正面侧形成有与第1凹凸部10啮合的第2凹凸部11,故能更可靠地防止螺丝刀撬入进行的暴力性的不正当开锁。技术方案3的专利技术的平面手柄装置,由于所述的第1凹凸部10及第2凹凸部11的间距尺寸设定得比螺丝刀的前端宽度尺寸小,因此,即使插入比螺丝刀前端宽度细小的金属带板材也不能将手柄2上推,能可靠地防止不正当开锁。权利要求1.一种平面手柄装置,在使用手柄(2)时手柄(2)以基端部(4)的横向枢轴(5)为中心旋转并从壳体(1)的正面凹部(3)突出,在不使用手柄(2)时手柄(2)没入正面凹部(3)内,手柄(2)通过锁定机构(6)而被锁定在壳体(1)上,其特征在于,将手柄(2)的前端部(7)正面侧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面手柄装置,在使用手柄(2)时手柄(2)以基端部(4)的横向枢轴(5)为中心旋转并从壳体(1)的正面凹部(3)突出,在不使用手柄(2)时手柄(2)没入正面凹部(3)内,手柄(2)通过锁定机构(6)而被锁定在壳体(1)上,其特征在于,  将手柄(2)的前端部(7)正面侧部分延长,形成将前端部(7)的端面(7a)与正面凹部(3)的内侧面(3a)之间的间隙遮住的前缘(8),并形成有在将手柄(2)没入旋转时将前缘(8)收容的前缘接纳部(9)。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杉村笃朗
申请(专利权)人:泷源制造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