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翁锡光专利>正文

一种锁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2364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锁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本体,所述本体内部上方具有一第一容置空间,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下方开设有一开口,并在所述开口下方横向开设有一沟槽,所述沟槽与所述开口及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三者彼此相互贯通,在所述构槽下方则设有一第二容置空间,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与所述沟槽相通;    一电磁棒,设置在所述本体的第一容置空间中,且所述电磁棒一端可通过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下方的开口,所述电磁棒可受电力所产生的磁力影响,进行一上、下滑移的动作;    一锁扣单元,主要由一齿轮及一锁轴所构成,其中:所述齿轮设置在所述本体的第二容置空间中,所述锁轴则穿置在所述本体的沟槽中,在所述锁轴的两端分别具有一用于顶撑所述电磁棒的下端达到锁扣功效的缺口,在所述锁轴下方设有若干排齿,所述排齿与所述齿轮的外缘相互啮合,使所述齿轮可带动所述锁轴动作,在所述锁轴侧面上还另开设有一穿孔。(*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门锁警报装置,特别是指一种锁扣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因社会治安恶化,遛门撬锁的事情时有所闻,因此一般住户除了门板上的喇叭锁外,都会再自行加装一锁具,以提供多一层的保障。然而,习用的锁具结构,如图1所示,其显示有一门扇1与一墙壁2,其中门扇1以一般旋转方式开启,并在门扇1上装设有一传统的门闩组件3,在墙壁2上则对应设有一卡合槽4,当门闩组件3的锁扣轴5插入卡合槽4内时,即可使门扇1与墙壁2达到彼此锁扣的功效。如图2所示,其中的门闩组件6以一齿轮7带动门闩组件6下侧排齿8运动的方式,使门闩组件6插入卡合槽4之中,达到锁扣门组的效果。习用的锁具结构通过一卡扣臂来达到门锁的卡扣效果,然而不论是利用何种门闩锁扣方式或利用卡扣臂等传统式锁具结构,都只能在门扇内部进行锁设动作,即使用者必须处在屋内才可上锁,而当使用者外出时,便无法从屋外上锁。另外上述传统的锁具结构均不具有警报的功能,因此在现今治安不好的环境下仍嫌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锁扣装置,其具有可在门外进行上锁的动作的特点。本专利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锁扣装置,其具有第二段的警报功效,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锡光
申请(专利权)人:翁锡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