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麦广树专利>正文

锁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2325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锁具,包括锁盖、锁舌、外壳、锁套、锁芯、机械弹珠组和锁匙;其特征在于在锁套上开有锁定孔,锁定孔由内到外放有锁定弹簧、锁定珠;锁定珠的外端面对锁芯的旋转面,在该旋转面表面开有宽度大于锁定珠直径的锁定槽,锁套与锁芯处于锁定状态位置时锁定珠与锁定槽错位;锁芯上开有平行于锁定槽轴线且前部与锁芯内的锁匙孔相通的顶杆孔,顶杆孔的后部与锁定槽相通,顶杆孔内放有顶杆和使顶杆向锁匙孔方向运动的顶杆弹簧,顶杆上设有伸入锁定槽内的校对头,该校对头与锁定槽的横截面相配;锁匙的匙体与顶杆上的校对头产生级差,插入相配的锁匙时锁匙将顶杆上的校对头顶到正确位置,当锁芯旋转到锁定槽与锁定珠相交处时,锁定珠以校对头作桥越过锁定槽而顺利开锁。(*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锁具,特别是一种防盗锁具。
技术介绍
在2000年10月4日公告的中国专利公告CN2399488Y中公开了专利号为98234206的专利申请,该申请中公开了一种用万能锁匙开锁的方法,为了防止外人用这种万能锁匙开锁,该专利申请中提出了一种机械弹子与磁性弹子组合锁,它包括锁体和锁匙,锁体包括锁套和锁芯;锁套上按一定角度设有各至少一组锁套上通道和下通道,锁芯设有相对应的锁芯上通道和下通道;在锁套上通道、锁芯上通道中装有机械齿想合组件;在锁套下通道和锁芯下通道中装有磁性齿合组件;锁匙上有与各组件配合使用的锁匙齿和磁力编码体。这种锁具,在外人知道了它的内部结构后,只需用一头部带磁粒的小棒伸入锁匙孔内就可试探出锁芯下通道内各磁粒的极性从而将磁性组合组件破解,从而也可用所述的万能锁匙开锁方法来将锁具打开。在2001年1月17日公告的中国专利公告CN2415098Y中公开了专利号为00227358的专利申请,该申请中公开了一种陷井式机械弹子结构防盗锁头,它是在锁套上设有与锁芯第一个珠孔成一定角度的位置上的二个相应孔,孔中装有锁定弹子,在该孔的垂直方位上有一与之相通的相对应的孔,孔中装有锁销,锁销弹簧和螺钉;当外人用其它方法开启锁具时,尽管弹子的作用被破解且使锁芯得到了旋转,当锁芯上的某一顶珠孔转动到锁定弹子处时,锁定弹子被推入顶珠孔内,锁定弹子后侧被锁销锁定不能后退,锁便第二次锁定而无法开启,只有将锁具破坏才能开锁;同样,这种陷井式机械弹子结构防盗锁具,当外人知道其内部结构时,只需在破解了普通弹珠组后,将锁芯转过一小角度,把所有位于锁芯内的顶珠顶向锁套内圆柱面,各顶珠的级差也就被破解了,这时如用强力胶水将各顶珠固定死,再转动锁芯使顶珠孔正对锁定弹子位置时,锁定弹子就不能落入顶珠孔内,从而将锁打开。所以,现有的锁具其结构一旦被公开,就容易被人用试探方式来破解,而且开锁后可以不留下任何痕迹,使掌握了开锁方法的小偷胆大妄为,而受害者莫明其妙,长此以往必然令到社会上人心不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锁具的结构被公开后容易被人破解、而且开锁后不留下任何痕迹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即使公开其结构也不易被破解的锁具。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如下二种第一技术方案,一种锁具,包括锁盖、锁舌、外壳、锁套、锁芯、机械弹珠组和锁匙;其特征在于在锁套上开有锁定孔,锁定孔由内到外放有锁定弹簧、锁定珠;锁定珠的外端面对锁芯的旋转面,在该旋转面表面开有宽度大于锁定珠直径的锁定槽,锁套与锁芯处于锁定状态位置时锁定珠与锁定槽错位;锁芯上开有平行于锁定槽轴线且前部与锁芯内的锁匙孔相通的顶杆孔,顶杆孔的后部与锁定槽相通,顶杆孔内放有顶杆和使顶杆向锁匙孔方向运动的顶杆弹簧,顶杆上设有伸入锁定槽内的校对头,该校对头与锁定槽的横截面相配;锁匙的匙体与顶杆上的校对头产生级差,插入相配的锁匙时锁匙将顶杆上的校对头顶到正确位置,当锁芯旋转到锁定槽与锁定珠相交处时,锁定珠以校对头作桥越过锁定槽而顺利开锁;如果使用不相配的锁匙,即使机械弹珠组被破解了,只要校对头不在正确位置,锁芯上的锁定槽被旋转到与锁定珠相交处时,锁定珠落入锁定槽内将锁芯和锁套锁定而不能开锁。上述锁套与锁芯的锁定状态是指机械弹珠组对锁具的锁定,与普通机械弹珠锁上的机械弹珠组的作用是一样的。第一技术方案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校对头在正确开锁时,校对头与锁定珠的接触面分为防拔面和回升面,防拔面和回升面顺序经过锁定珠外端面的正前方,防拔面矮于锁定珠外端面正对的锁芯旋转面,防拔面的前后长度不小于锁定珠直径,回升面的尾部与锁定珠外端面正对的锁芯旋转面持平。其作用是防止外人破解了机械弹珠组后,每次将锁芯转动一个小角度,在锁定珠落入锁定槽前,推动顶杆,利用这时校对头与锁定珠的碰撞或摩擦,靠手感或听声音来确定校对头的正确位置;但采用了上述防拔面和回升面结构的方案后,因防拔面的前后距离大于锁定珠的直径,防拔面比锁定珠正对的锁芯旋转面矮,所以,在锁定珠落入锁定槽之前,校对头无法与锁定珠接触,外人不能靠手感或听声音来确定校对头的正确位置。第一技术方案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盖内设有保险板,保险板与锁定珠相联。当锁定珠落入锁套的锁定槽时,锁定珠驱动保险板落入锁舌后侧使锁舌不能后退,从而起到保险作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保险块可以与现有防盗锁中的保险机构联用,如1997年8月6日的中国专利公告中公告的CN2258904Y所公开的“防盗门锁”中就公开了一种保险机构,包括保险板、扭簧、拨片、旋钮,转动位于门内侧的旋钮可推动保险板,使其卡住或松开锁舌组件,卡住锁舌组件时,锁舌组件不能运动,起到防盗作用;只是这种保险机构是在门内操作,如果将这种保险机构中的保险板作为本专利技术中的保险板,而锁定珠驱动保险机构的旋钮(即间接驱动保险板),则当门内有人时,即使锁具被人在门外试开失败后,门内的人也可以在门内将保险机构解除。第二技术方案,一种锁具,包括锁盖、锁舌、外壳、锁套、锁芯和锁匙,其特征在于锁匙匙体尾部设有高于匙颈的定向翼,外壳的锁匙孔上开有与该定向翼相配的缺口,当锁匙完全插入锁芯内时定向翼刚好越过外壳,此时锁匙转过一角度后被外壳卡住而不能从锁芯上抽出,只有将锁匙回转到其定位翼正对外壳上的缺口时才能抽出锁匙,锁套与锁芯处于锁匙能通过外壳顺利插入锁芯内时为锁定状态;在锁套上开有锁定孔,锁定孔由内到外放有锁定弹簧、锁定珠;锁定珠的外端面对锁芯的旋转面,在该旋转面表面开有宽度大于锁定珠直径的锁定槽,锁套与锁芯处于锁定状态位置时锁定珠与锁定槽错位;锁芯上开有平行于锁定槽轴线且前部与锁芯内的锁匙孔相通的顶杆孔,顶杆孔的后部与锁定槽相通,顶杆孔内放有顶杆和使顶杆向锁匙孔方向运动的顶杆弹簧,顶杆上设有伸入锁定槽内的校对头,该校对头与锁定槽的横截面相配;锁匙的匙体与顶杆上的校对头产生级差,插入相配的锁匙时锁匙将顶杆上的校对头顶到正确位置使锁芯旋转到锁定槽与锁定珠相交处时,锁定珠以校对头作桥越过锁定槽而顺利开锁;如果使用不相配的锁匙,校对头不在正确位置,锁芯上的锁定槽被旋转到与锁定珠相交处时,锁定珠落入锁定槽内将锁芯锁定在锁套内不能开锁。第二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在锁套上开有沿锁套径向的定位弹珠孔,定位弹珠孔内放置定位弹簧和定位珠,定位珠外端面为球面;锁套与锁芯处于锁定状态位置时,正对定位珠外端面的锁芯柱面上开有与定位珠球面相配的沉孔。其作用主要是防止抽出锁匙后锁芯受振或在外力作用下转动而造成误动作使锁定珠落入锁定槽内。第二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在锁套、锁芯和锁匙间设有磁弹珠组,当磁弹珠组的锁合状态与锁套和锁芯的锁定状态一致。其作用主要是防止抽出锁匙后锁芯受振或在外力作用下转动而造成误动作使锁定珠落入锁定槽内,当然,如果其磁弹珠组的组数够大时也可增加密匙量;其原理与普通的磁弹珠组锁具一样。第二技术方案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校对头在正确开锁时,校对头与锁定珠的接触面分为防拔面和回升面,防拔面和回升面顺序经过锁定珠外端面的正前方,防拔面矮于锁定珠外端面正对的锁芯旋转面,防拔面的前后长度不小于锁定珠直径,回升面的尾部与锁定珠外端面正对的锁芯旋转面持平。其作用是防止外人每次将锁芯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麦广树
申请(专利权)人:麦广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