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能报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2142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1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能报警装置,包括:无线通信模块,其被配置为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连接到互联网;以及控制器,其被配置为执行下列动作:从报警主机接收报警信号;以及通过互联网与用户设备通信以将报警信号发送到用户设备。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能报警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置和系统可以容易地且低成本地与已有报警器结合使用以便给已有报警器提供远程报警功能。

An Intelligent Alarm Device Based on Interne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intelligent alarm device based on the Internet, including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odule configured to connect to the Internet through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d a controller configured to perform the following actions: receiving alarm signals from the alarm host; and communicating with user equipment via the Internet to send alarm signals to user equipment. In addition, the invention also relates to an intelligent alarm system based on the Internet. The device and system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can be easily and cheaply combined with the existing alarm to provide the remote alarm function for the existing ala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能报警装置
本专利技术总体上涉及安防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能报警装置。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能报警系统。
技术介绍
诸如保险箱、门禁、红外报警器、煤气报警器、玻璃破损报警器之类的传统报警器一般采用声音信号来提醒用户。这些报警器都有一个共性:在探测到异常情况时,发出持续的(强烈)报警声音,提醒主人或者安保人员或者左邻右舍对嫌疑现场采取措施。比如进一步查看确认,或者启动进一步的安保措施,或者通知安保人员和警方实施抓捕等。此类解决方案仅仅在被监视设备附近有人、或者存在进一步监测和反盗窃措施的场景中才有效,因为可以通过报警音及时引起周围人们的注意。但是如果被监视设备附近没有人员活动、或者被监视设备本身所发出的报警声音不能引起人们的足够警觉(如背景噪音大、有多次伪警报导致附近人群忽略该警报、或者盗贼采用了消声设施等如用棉被包裹报警器),则所述报警器将失去它应有的价值,给用户造成人身或财产损失。针对此问题,一些已知的解决方案包括给报警器配备远程网络报警功能。如例如名为“远程保险箱”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201510562365.8就公开了具有这样的远程报警功能的保险箱。远程报警功能使得被监视设备除了在本地报警以外同时还能向远程的用户或者保安人员报警,以便让远程人员采取进一步措施,如启动进一步的安保措施,或者通知安保人员和警方实施抓捕等。然而,采用多种多样的报警机制(例如家庭防盗报警器通常采用红外线无线探测来实现家用门窗红外防盗功能,家用燃气报警器采用气体传感器来实现燃气泄露报警功能,等等)的传统报警器出于各种原因而未在产品设计时就考虑远程报警功能,例如因为这样可能影响产品的上市时间或者造成产品不容易生产安装,或者必须对原有产品进行重新设计改版。而通过后续小修小改变更部分设计或者通过变更控制器的部件的生产厂商来提供远程报警功能是更加困难的(往往需要推倒重新设计)。因此,这就造成对于大量已有的报警器,无法容易地实现远程报警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从现有技术出发,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能报警装置和系统,该装置和系统只需要替换原报警器中的一个或少数几个部件(用本装置替换)而不用重新设计报警器、如替换发声的报警喇叭或者替换发光的报警灯,因此可以容易地且低成本地与已有报警器结合使用以便给已有报警器提供远程报警功能。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该任务由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能报警装置来解决,该装置包括:无线通信模块,其被配置为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连接到互联网;以及控制器,其被配置为执行下列动作:从报警主机的声音报警信号输出中接收报警信号;以及通过互联网与用户设备通信以将报警信号发送到用户设备。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扩展方案中规定,该装置还包括输出设备,所述输出设备被配置为输出警报。所述输出设备例如可以包括扬声器、显示器、闪烁的灯光、打印机等等,并且在本专利技术的教导下,其它输出设备也是可设想的。通过该扩展方案,可以实现无需外接输出设备即可报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中规定,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根据所接收的警报信号生成相应的警报。例如,报警信号可能是来自常规报警器的复杂音频信号或者不同频率的信号,而控制器可以通过相应分析电路、如频率识别电路或者通过采样报警信号和频谱分析来识别并分析所述的报警信号,然后输出相应的警报、如与不同报警情况相对应的警报,然后例如通过输出设备进行输出或者通过互联网通知到用户。通过该优选方案,可以较好地兼容现有警报器以提供与不同报警情况相对应的警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扩展方案中规定,所述无线通信方式包括下列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WiFi连接、蓝牙连接、红外连接、以及蜂窝连接。通过该扩展方案,可以实现灵活的联网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教导下,其它联网方式也是可设想的,例如ZigBee无线连接、微波通信、射频通信等等。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前述任务通过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能报警系统来解决,该系统包括:无线通信模块,其被配置为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连接到互联网;控制器,其被配置为执行下列动作:从报警主机接收报警信号;以及通过互联网与用户设备通信以将报警信号发送到移动设备;以及移动设备上的报警应用,所述报警应用被配置为接收并显示所述报警信号。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扩展方案中规定,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在初次与用户设备通信时与所述用户设备配对以便与所述用户设备绑定。通过该扩展方案,可以实现高安全性以及用户便利。在绑定成功后,用户设备无需认证即可接收控制器的报警信号。与用户设备绑定例如可以包括:与用户移动设备上的移动应用绑定,比如通过短信验证、口令输入或者通过移动设备本身的安全设置、如指纹密钥(如ID等)。尤其是在移动设备的情况下,这种绑定是安全的,因为诸如用户口令、指纹密钥之类的用户密钥是加密存储在用户移动设备上的,使得难以通过破解密钥来非法绑定。在绑定后,无需附加认证、或者仅需通过移动设备本身上的不涉及智能报警装置的认证(如口令、指纹),即可与智能报警装置通信。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中规定,该装置还包括配对按钮,其中当用户按下所述配对按钮时,控制器能够与无线通信模块的无线信号的作用范围内的用户设备进行配对以便与所述用户设备绑定。通过该优选方案,可以实现方便的绑定操作。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选方案中规定,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执行下列动作:识别报警主机发出的特定持续时长的报警信号;其中智能报警装置还被配置为执行下列动作:检测一个或多个输入的报警信号的持续时长;以及当一个或多个报警信号的持续时长超过落入所定义的持续时长区间时触发控制器与用户设备之间的配对操作或者触发控制器与无线路由器之间的网络配置操作。通过该优选方案,可以通过控制报警信号的持续时长来实现控制器与用户设备之间的配对操作(下面简称“配对”)或者触发控制器与无线路由器之间的网络配置操作(下面简称“配网”)。配网操作例如包括无线信号/路由器选择、SSID和密钥输入、配置网络参数、设置加密通信方案等等。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优选方案中规定,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执行下列动作:识别输入的报警信号中的一个或多个具有特定频率的报警信号分量的持续时长;以及当一个或多个具有特定频率的报警信号分量的持续时长落入所定义的持续时长区间时触发控制器与用户设备之间的配对操作或者触发控制器与无线路由器之间的网络配置操作。通过该优选方案,可以通过控制报警信号的持续时长和频率来实现配对操作或配网操作。由此可提高配对和配网的方便性。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选方案中规定,所述控制器或移动设备上的报警应用还被配置为执行下列动作:识别报警信号中的语音;利用深度学习识别报警信号中的语音或音调;以及当所识别的语音或音调满足所定义的模式时触发控制器与用户设备之间的配对操作或者触发控制器与无线路由器之间的网络配置操作。通过该优选方案,可以通过设置语音或音调来实现配对操作或配网操作。由此可提高配对和配网的方便性。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优选方案中规定,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执行下列动作:检测在先的一个或多个输入的报警信号的持续时间;以及当所述报警持续时间落入所定义的时间区间时,本次报警触发控制器与用户设备之间的配对操作或者触发控制器与无线路由器之间的网络配置操作。通过该优选方案,可以通过控制上次报警信号的时长来实现控制器与用户设备之间的配对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能报警装置,包括:无线通信模块,其被配置为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连接到互联网;以及控制器,其被配置为执行下列动作:从报警主机接收报警信号;以及通过互联网与用户设备通信以将报警信号发送到用户设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能报警装置,包括:无线通信模块,其被配置为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连接到互联网;以及控制器,其被配置为执行下列动作:从报警主机接收报警信号;以及通过互联网与用户设备通信以将报警信号发送到用户设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输出设备,所述输出设备被配置为输出警报声音或者特定的光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根据所接收的警报信号生成相应的警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所述无线通信方式包括下列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WiFi连接、蓝牙连接、红外连接、NBIOT、LORA、Zigbee、433M和315M民用无线连接、以及蜂窝连接。5.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能报警系统,包括:无线通信模块,其被配置为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连接到互联网;控制器,其被配置为执行下列动作:从报警主机接收报警信号;以及通过互联网与用户设备通信以将报警信号发送到移动设备;以及移动设备上的报警应用,所述报警应用被配置为接收并显示所述报警信号。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中用户在首次使用以前将移动设备上的报警应用与智能报警装置或其控制器绑定以实现绑定授权,所述绑定包括如下步骤:用户按下智能报警装置上的绑定按钮,或者用户通过移动APP或者第三方设备发出一个特定无线信号来启动绑定或配网操作,或者用户操作报警主机使它发出特定持续时长的报警信号;以及由智能报警装置生成动态绑定密钥并自动传输给报警应用以作为绑定授权密钥,或者由智能报警装置预置静态密钥并自动传输给报警应用以作为绑定授权密钥。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还包括配对按钮,其中当用户按下所述配对按钮时,控制器能够与无线通信模块的无线信号的作用范围内的用户设备进行配对以便与所述用户设备绑定。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执行下列动作:识别报警主机发出的特定持续时长的报警信号;其中智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巍桦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耀龙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