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表面静电消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21215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1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玻璃表面静电消除装置,包括支板、主体、伺服电机腔和连接杆,所述伺服电机腔内部通过螺栓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腔一侧外壁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开关,所述开关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开关与伺服电机电性连接,所述伺服电机腔顶部中心处焊接有液压缸,本发明专利技术引电铜片会与玻璃表面直接接触,引电铜棒顶端焊接有引电线,引电线直接与地面接触,通过引电铜片与玻璃的接触,将静电通过引电铜棒,再由引电铜棒通过引电线引入地下,将静电释放至地下,将静电释放至地下;碳纤维本身可以电晕放电和接触放电,能起到消除一部分静电的作用;两者结合使得除静电效果大大增强,且不会造成其他不良效果。

An Electrostatic Elimination Device for Glass Surfa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glass surface electrostatic eliminat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 plate, a main body, a servo motor cavity and a connecting rod. A servo motor is installed inside the servo motor cavity through bolts. A switch is installed on the top of the outer wall of one side of the servo motor cavity through bolts. The switch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external power supply. The switch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servo motor cavity, and the servo motor cavity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A hydraulic cylinder is welded at the center of the top. The lead copper sheet of the invention will directly contact the glass surface. The lead wire of the lead copper rod is welded at the top. The lead wire is directly contacted with the ground. Through the contact between the lead copper sheet and glass, the static electricity will pass through the lead copper rod, and then the lead copper rod will lead into the underground through the lead wire. The static electricity will be released to the underground, and the static electricity will be released to the underground carbon fiber itself. The combination of corona discharge and contact discharge can eliminate part of static electricity, which can greatly enhance the effect of static electricity removal without causing other adverse effe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表面静电消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制造
,具体为一种玻璃表面静电消除装置。
技术介绍
玻璃是非晶无机非金属材料,一般是用多种无机矿物为主要原料,另外加入少量辅助原料制成的。它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和其他氧化物。普通玻璃的化学组成是Na2SiO3、CaSiO3、SiO2或Na2O·CaO·6SiO2等,是一种无规则结构的非晶态固体。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用来隔风透光,属于混合物。另有混入了某些金属的氧化物或者盐类而显现出颜色的有色玻璃,和通过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制得的钢化玻璃等。所谓静电,就是一种处于静止状态的电荷或者说不流动的电荷。当电荷聚集在某个物体上或表面时就形成了静电,而电荷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也就是说静电现象也分为两种即正静电和负静电。当正电荷聚集在某个物体上时就形成了正静电,当负电荷聚集在某个物体上时就形成了负静电,但无论是正静电还是负静电,当带静电物体接触零电位物体(接地物体)或与其有电位差的物体时都会发生电荷转移,就是我们日常见到火花放电现象。但是,传统的玻璃表面静电消除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弊端,比如:1、传统的玻璃表面静电消除装置只是简单的进行静电消除,没有完全的消除静电,使其还有残留,仍然会有不良的效果产生。2、传统的玻璃表面静电消除装置不能自由的伸缩和旋转,从而对静电消除的工作没有帮助,有可能会影响消静电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表面静电消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玻璃表面静电消除装置,包括支板、主体、伺服电机腔和连接杆,所述伺服电机腔内部通过螺栓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腔一侧外壁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开关,所述开关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开关与伺服电机电性连接,所述伺服电机腔顶部中心处焊接有液压缸,所述安装板下表面焊接有液压缸另一端,所述伺服电机动力输出端焊接有卡块,所述伺服电机通过卡块卡接在主体上表面中心处,所述主体下表面中心处焊接有连接杆,所述主体上表面开设有两个开口,所述开口内部插接有引电铜棒,所述引电铜棒底端焊接有引电铜片,所述引电铜棒顶端焊接有引电线,所述主体两侧面均焊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远离主体一侧焊接有支板,所述支板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除静电毛刷,所述连接杆下表面中心处通过螺栓安装有除静电毛刷。进一步的,所述支板与伸缩杆相配合。进一步的,所述引电铜片、除静电毛刷位于同一水平面。进一步的,所述液压缸与主体相配合。进一步的,所述除静电毛刷设置有三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主体上表面开设有两个开口,开口内部套接有引电铜棒,引电铜棒底端焊接有引电铜片,引电铜片会与玻璃表面直接接触,引电铜棒顶端焊接有引电线,引电线直接与地面接触,通过引电铜片与玻璃的接触,将静电通过引电铜棒,再由引电铜棒通过引电线引入地下,将静电释放至地下;支板和连接杆底部均安装有除静电毛刷,除静电毛刷由碳纤维静电毛制成,碳纤维静电毛是消除静电的首选产品,因为碳纤维静电毛刷易安装、成本低和有消除静电的作用而获得广泛的应用。碳纤维本身可以电晕放电和接触放电,能起到消除一部分静电的作用;两者结合使得除静电效果大大增强,且不会造成其他不良效果。2、本专利技术主体两侧安装有伸缩杆,伸缩杆远离主体一侧焊接有支板,主体上表面通过卡块活动卡接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有开关控制,可以通过伺服电机对主体进行可以控制的慢速旋转,伸缩和旋转对除静电工作具有良好的辅助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A处结构示意图。图1-图2中:1-支板;2-伸缩杆;3-主体;4-开口;5-引电铜棒;6-安装板;7-液压缸;8-开关;9-伺服电机腔;10-引电线;11-除静电毛刷;12-引电铜片;13-连接杆;14-卡块;15-伺服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玻璃表面静电消除装置,包括支板1、主体3、伺服电机腔9和连接杆13,所述伺服电机腔9内部通过螺栓安装有伺服电机15,所述伺服电机腔9一侧外壁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开关8,所述开关8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开关8与伺服电机15电性连接,所述伺服电机腔9顶部中心处焊接有液压缸7,所述安装板6下表面焊接有液压缸7另一端,所述伺服电机15动力输出端焊接有卡块14,所述伺服电机15通过卡块14卡接在主体3上表面中心处,所述主体3下表面中心处焊接有连接杆13,所述主体3上表面开设有两个开口4,所述开口4内部插接有引电铜棒5,所述引电铜棒5底端焊接有引电铜片12,所述引电铜棒5顶端焊接有引电线10,所述主体3两侧面均焊接有伸缩杆2,所述伸缩杆2远离主体3一侧焊接有支板1,所述支板1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除静电毛刷11,所述连接杆13下表面中心处通过螺栓安装有除静电毛刷11。所述支板1与伸缩杆2相配合,达到了自由扩大主板3的面积;所述引电铜片12、除静电毛刷11位于同一水平面,不会妨碍两者的工作;所述液压缸7与主体3相配合,可以自由的升高和降低主体3;所述除静电毛刷11设置有三个,增加装置的除静电能力。工作原理:该装置主要适用于传送带上使用的除静电装置,在使用时,主体3上表面开设有两个开口4,开口4内部套接有引电铜棒5,引电铜棒5底端焊接有引电铜片12,引电铜片12会与玻璃表面直接接触,引电铜棒5顶端焊接有引电线10,引电线10直接与地面连接,通过引电铜片12与玻璃的接触,将静电通过引电铜棒5,再由引电铜5棒通过引电线10引入地下,将静电释放至地下;支板1和连接杆13底部均安装有除静电毛刷11,除静电毛刷11由碳纤维静电毛制成,碳纤维静电毛是消除静电的首选产品,因为碳纤维静电毛刷易安装、成本低和有消除静电的作用而获得广泛的应用。碳纤维本身可以电晕放电和接触放电,能起到消除部分静电的作用;两者结合使得除静电效果大大增强,且不会造成其他不良效果;主体3两侧安装有伸缩杆2,伸缩杆2远离主体一侧焊接有支板1,主体3上表面通过卡块14卡接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15有开关8控制,可以通过伺服电机15对主体3进行可以控制的慢速旋转,伸缩和旋转对除静电工作具有良好的辅助功能,使得该装置操作简单,易于安装,方便推广使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璃表面静电消除装置,包括支板(1)、主体(3)、伺服电机腔(9)和连接杆(13),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腔(9)内部通过螺栓安装有伺服电机(15),所述伺服电机腔(9)一侧外壁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开关(8),所述开关(8)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开关(8)与伺服电机(15)电性连接,所述伺服电机腔(9)顶部中心处焊接有液压缸(7),所述安装板(6)下表面焊接有液压缸(7)另一端,所述伺服电机(15)动力输出端焊接有卡块(14),所述伺服电机(15)通过卡块(14)卡接在主体(3)上表面中心处,所述主体(3)下表面中心处焊接有连接杆(13),所述主体(3)上表面开设有两个开口(4),所述开口(4)内部插接有引电铜棒(5),所述引电铜棒(5)底端焊接有引电铜片(12),所述引电铜棒(5)顶端焊接有引电线(10),所述主体(3)两侧面均焊接有伸缩杆(2),所述伸缩杆(2)远离主体(3)一侧焊接有支板(1),所述支板(1)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除静电毛刷(11),所述连接杆(13)下表面中心处通过螺栓安装有除静电毛刷(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表面静电消除装置,包括支板(1)、主体(3)、伺服电机腔(9)和连接杆(13),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腔(9)内部通过螺栓安装有伺服电机(15),所述伺服电机腔(9)一侧外壁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开关(8),所述开关(8)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开关(8)与伺服电机(15)电性连接,所述伺服电机腔(9)顶部中心处焊接有液压缸(7),所述安装板(6)下表面焊接有液压缸(7)另一端,所述伺服电机(15)动力输出端焊接有卡块(14),所述伺服电机(15)通过卡块(14)卡接在主体(3)上表面中心处,所述主体(3)下表面中心处焊接有连接杆(13),所述主体(3)上表面开设有两个开口(4),所述开口(4)内部插接有引电铜棒(5),所述引电铜棒(5)底端焊接有引电铜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华
申请(专利权)人:响水县泽州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