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防护系统及实现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12107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安全防护系统及实现方法,该安全防护系统,用于通过锁控制单元控制锁的开启和闭合,包括连接所述锁控制单元的信号收发装置和感应装置,其中,信号收发装置,用于通过射频与所述感应装置建立通信连接,以接收感应装置发送的数据来控制锁操作或当锁状态发生改变且无法与感应装置建立通信连接时,直接发出数据控制锁操作;感应装置,用于从信号收发装置接收数据或向其发送数据,以控制锁操作。当用户忘记闭合锁时,信号收发装置通过感应装置提醒用户或直接闭合锁,实现安全防护的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安全防护领域,尤其涉及实现安全防护的方法及安全防护系统。
技术介绍
为了达到安全防护的功效,人们在如门、柜等场合上安装了锁。随着对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锁也从最初的机械锁逐步走向和电子技术相结合的电子锁。以汽车为例,汽车电子锁有多种形式,如电子钥匙式电子锁、按键式电子锁、触摸式电子锁。但是,目前最常见的汽车电子锁是电子钥匙式电子锁。这种电子锁的钥匙内设有密码的电子电路,通过光、电、磁等形式将密码发送至锁控制单元,以开启车门。虽然这种电子锁可以通过遥控或其他手段锁定车门来保护车内物品及车本身的安全,但是,它需要用户发出指令,才能达到锁门或开门的效果。因此,当用户忘记锁定车门时,就无法保证用户的财产安全。目前在现有技术中采用的一种实现安全防护的方法是通过声音告警来提醒用户。即,将锁控制单元与扬声器等发声装置相连,当锁控制单元在给定时间内检测到车门未锁,则通过发声装置发出声音以提示用户。这种方法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但是,首先,这种声音通常是噪声,给环境造成声音污染,而且,用户能听到告警信息的范围是有限的,当用户走出该范围时,由于用户没能听到告警信号,而不能达到安全防护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性高的实现安全防护的方法及装置。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防护系统,用于通过锁控制单元控制锁的开启和闭合,包括感应装置和连接所述锁控制单元的信号收发装置,其中,信号收发装置,用于与所述感应装置建立通信连接,以接收感应装置数据和、或发出数据给感应装置,或控制锁操作;感应装置,用于从信号收发装置接收数据或向其传送数据。其中,所述感应装置包括电子标签和与所述电子标签连接的用户接口单元,所述用户接口单元向用户输出安全防护系统信息或接收用户指令,并通过射频信号传送至所述信号收发装置。其中,所述信号收发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的时钟管理单元,用于对射频发射时间间隔进行管理。其中,所述信号收发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的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安全防护过程中的操作日志或与安全防护系统有关的参数信息。其中,所述信号收发装置接收感应装置数据包括检测感应装置是否在有效信号范围内、验证感应装置信号是否合法、检测感应装置运动情况、或接收感应装置传送的操作指令。其中,所述信号收发装置发出数据给感应装置包括发出安全警告、操作提示或操作完成情况射频信息。其中,所述信号收发装置控制锁操作包括根据操作指令对锁发出控制信息;控制锁进行预定的闭合、开锁操作;读取或存储锁的相关数据。一种安全防护的实现方法,用于安全防护系统对锁的操作控制,所述安全防护系统包括信号收发装置和感应装置,当检测到锁的状态发生改变时,信号收发装置发出射频信号;信号收发装置判断在设定时间内是否收到感应装置发送的控制数据,若是,根据所述控制数据进行锁的操作,否则,直接发出控制指令控制锁操作。其中,步骤(1)之前还包括,设置安全标志位,所述安全标志位的状态能够在感应装置的控制下改变;当检测到安全标志位为关时,退出安全防护的实现过程。其中,当检测到锁的状态从闭合改变到开启时,所述信号收发装置直接发出的控制指令为闭合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利用无线射频技术在携带感应装置的用户和设置信号收发装置的锁控制单元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当发生用户粗心而忘记关闭锁时,信号收发装置通过发出射频信号,感应装置接收该包括锁状态信息的射频信号,提醒用户,增加安全系统,并且,当信号收发装置没有接到用户的操作指令时,它自动地关闭锁,达到更安全的产果。同样,当锁的状态发生异常改变时,比如锁被试图打开等情况发生时,信号收发装置及时发出信号通知用户,而用户未及时对该信息发生反馈时,信号收发装置自动发出控制信号进行安全保护。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安全防护系统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安全防护系统的实施例的感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安全防护系统的实施例的信号收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安全防护的实现方法的原理流程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安全防护实现方法的第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随着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发展,由于它能利用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式双向通信交换数据,因此现在它被广泛应用在众多行业中。本专利技术就是采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来完成对锁的防护保护。锁不仅局限于安装在各种门、柜等场所的常规意义是的锁,而且可以是门禁等用于实现安全防护功能的设备。请参阅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安全防护系统的结构原理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的安全防护系统,用于通过锁控制单元3控制锁的开启和闭合,包括连接所述锁控制单元3的信号收发装置1和感应装置2,其中信号收发装置1,用于通过射频与所述感应装置2建立通信连接,以接收感应装置2发送的数据来控制锁操作或当锁状态发生改变且无法与感应装置2建立通信连接时,直接发出数据至锁控制单元3控制锁操作;感应装置2,用于从信号收发装置1接收数据或向其发送数据,以控制锁操作。请参阅图2,图2为本专利技术安全防护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感应装置2包括电子标签21和与该电子标签21相连的用户接口单元22。电子标签21,保存包含该电子标签ID号的电子数据,根据自身是否带电源将电子标签21分为有源标签和无源标签。本实施例可采用有源电子标签。用户接口单元22包括输入单元和输出单元,其中,输入单元可选自按键、滑块或旋钮,它能够供用户发出简单的操作指令,如锁开启、锁关闭、取消安全标识等。输出单元可选自显示单元、发声、发光单元的其中一种或多种,它能够将接收到的锁信息或其他信息通过该输出单元输出,以达到提示用户的目的。再请参阅图2,信号收发装置1包括控制单元13、收发单元11、显示单元15、接口单元16、电源管理单元12、时钟管理单元14、存储单元17。收发单元11和天线连接,用于发射或接收一预设频段的射频信号,即建立电子标签21与信号收发装置1的数据通信通道。收发单元主要包括接收子单元和发送子单元。其中,接收子单元分别连接天线和控制单元,用于接收从天线传送的射频信号解调成数据信号后传递至控制单元,发送子单元分别连接天线和控制单元,用于将接收到数据信号调制成预先设定的某一特定频段上的射频信号,以供天线发送。目前,收发单元可采用现有的接收子单元和发送子单元集成在一块的收发器。电源管理单元12,用于给信号收发装置1的各个单元提供电源,并管理电源使其按优方案(节省电源)分配能源给各个单元。时钟管理单元14,连接控制单元13,用于对收发单元11的射频发射时间间隔进行管理,通过对发射的射频信号和检测到的射频信号进行比较,确定功率和信号能量的损失,并且对比上一次比较的结果,判断携带感应装置2的用户是远离收发单元11还是接近收发单元11,从而确定是否加快发射间隔时间,以达到根据用户的状态进行调整发射时间的效果。显示单元15,连接控制单元13,用于显示锁目前的状态、安全标志位等信息,方便用户获得信息。接口单元16,连接控制单元13,它选自与用户进行交互的用户接口单元、与主机进行数据传输的主机接口单元、与锁控制单元进行数据传输的控制接口单元的一种或多种。其中,用户接口单元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全防护系统,用于通过锁控制单元控制锁的开启和闭合,其特征在于,包括感应装置和连接所述锁控制单元的信号收发装置,其中,信号收发装置,用于与所述感应装置建立通信连接,以接收感应装置数据和、或发出数据给感应装置,或控制锁操作;感应装置,用于从信号收发装置接收数据或向其传送数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朗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