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流磨粉罐对接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19132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1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流磨粉罐对接保护装置,包括:筒体,其顶端具有与气流磨的出粉管密封对接的加料管,底端具有出料口,出料口的底端连通设有出料管,出料管的底端与粉罐的进料管可拆卸连通,出料管上设有关断阀;震荡组件,其包括进液通道、及多个弹片;传动组件,其包括设于支撑柱内且位于所述进料通道和进液通道之间的空腔、设于空腔底端的伸缩电机、与伸缩电机输出轴固接的旋转电机、一端与旋转电机输出轴固接且竖直设置的调节杆,调节杆包括横向截面为三角形的带动部、及横向截面半径小于所述带动部横向截面内接圆半径的缩小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隔绝空气条件下均匀添加液体添加剂,有效避免团聚,缩短混粉时间的有益效果。

Butt protection device for air mill tank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utt protection device for an air mill powder tank, which comprises a cylinder body with a feeding tube sealed to the air mill powder outlet tube, an outlet port at the bottom, an outlet pipe connected at the bottom of the discharge port, a detachabl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bottom of the discharge pipe and the feed pipe of the powder tank, a shutoff valve on the discharge pipe, and a concussion assembly, including a liquid inlet channel and multiple bullets. The transmission component includes a cavity arranged in the support column and between the feed channel and the feed channel, a telescopic motor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cavity, a rotary motor fixed with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telescopic motor, a regulating rod fixed at one end with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rotary motor and set vertically, and a driving part with a triangular transverse section and a transverse section radius less than the belt. The reduction part of the radius of the inner circle in the transverse section of the moving part. The invention has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evenly adding liquid additive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isolating air, effectively avoiding agglomeration and shortening the mixing ti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流磨粉罐对接保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钕铁硼粉末制备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流磨粉罐对接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稀土永磁材料的发展十分迅速,已经在许多领域里得到广泛的应用,稀土永磁材料分为稀土-钴合金系和钕铁硼合金两大类,由于烧结钕铁硼具有很高的剩磁感应强度、磁能积和矫顽力,烧结钕铁硼永磁体的市场需求量急剧增加,现有的钕铁硼磁体制造通常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包括:配料-熔炼-制锭-制粉-压型-烧结回火-磁性检测-磨加工-销切加工-电镀-成品,其中,烧结钕铁硼的制粉工艺一般是通过气流磨来实现的,磨好的细粉落入粉罐内,粉罐内的粉末继续进入混粉机内搅拌均匀,根据材料的特殊性,制粉的全程要隔绝氧气,且由于对钕铁硼产品的配方改良,在制粉过程中需要加注液体添加剂,其实现方式目前有如下两种:第一,在粉罐侧壁直接安装添加剂喷头实现喷射的目的,但在粉罐移动时,需要将添加剂管路拔除,不仅操作繁琐,而且在拔除的瞬间会使粉罐与大气连通,存在着火的风险;第二,将粉罐内的粉末倒入混粉机后,一次性加注相对应的液体添加剂,由于加注相对不均匀,导致粉料颗粒由于添加剂的作用会吸附在一起形成团聚,延长混粉时间同时影响磁体取向度;综上,实现液体添加剂均匀添加,隔绝空气,避免团聚缩短混粉时间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气流磨粉罐对接保护装置,其隔绝空气条件下均匀添加液体添加剂,有效避免团聚,缩短混粉时间。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气流磨粉罐对接保护装置,包括:筒体,其为密封设置的圆柱形,所述筒体顶端具有与气流磨的出粉管密封对接的加料管,底端向下倾斜并贯穿所述筒体底端形成圆柱状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底端连通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底端与粉罐的进料管可拆卸连通,所述出料管上设有关断阀,其中,所述筒体内顶面下方同轴固设有圆柱状支撑柱,沿所述支撑柱侧壁上部向上倾斜贯穿并均与所述加料管底端连通设置有多个进料通道;震荡组件,其包括进液通道、及多个弹片,所述进液通道包括水平贯穿所述支撑柱侧壁下部的总进液部、与所述总进液部连通倾斜向上延伸贯穿的多个倾斜部、及每个倾斜部端部延伸贯穿所述支撑柱侧壁形成的狭缝部,所述狭缝部的纵向截面为竖直设置的长条状,其宽度为1-2mm,每个弹片包括厚度与所述狭缝部宽度相等的矩形部、及设于所述矩形部沿长度方向一端的水平截面为三角形的尖端部,多个弹片沿所述筒体周向径向设置,且尖端部与多个狭缝部一一对应设置,其中,贯穿所述筒体侧壁设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位于筒体内的一端与所述总进液部连通;传动组件,其包括设于所述支撑柱内且位于所述进料通道和进液通道之间的空腔、设于所述空腔底端的伸缩电机、与所述伸缩电机输出轴固接的旋转电机、一端与所述旋转电机输出轴固接且竖直设置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包括横向截面为三角形的带动部、及横向截面半径小于所述带动部横向截面内接圆半径的缩小部,其中,所述空腔侧壁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可转动连接的上固定部、上旋转部、下旋转部、等间隔设置的四个旋转件、及下固定部,所述上固定部与所述空腔顶盖底端固接,所述下固定部与所述空腔底盖顶端固接,每个旋转件可绕下固定部旋转45度,所述下旋转部与所述下固定部位于所述旋转件的非旋转空间的部位固接设置;调均组件,其包括上下套设于所述调节杆上的两个带动环、沿每个带动环周向等间隔辐射的四个带动杆、所述上旋转部周向等间隔固设的至少4个清扫组件、所述下旋转部周向套设固接的圆环状集料部、及套设于所述空腔外且与所述旋转件固接的圆环状封料部,其中,所述带动环的内侧壁的横截面设置为与所述带动部适配的三角形,且该三角形内接圆的半径大于所述缩小部半径,每个清扫组件包括与所述上旋转部固定的竖直设置的矩形板,所述矩形板沿所述筒体径向设置,贯穿所述水平板设有多个通孔,所述矩形板底端沿其长度方向设置刷毛,所述集料部顶面分隔为多个扇形区域,每个扇形区域沿所述集料部径向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扇形孔,任意相邻两个扇形区域的扇形孔沿所述集料部周向不相邻,任意相邻两个扇形区域未设置扇形孔区域沿所述集料部周向不相邻,每个扇形孔底端向下缩合形成底面水平的四棱台状出料槽,所述封料部上间隔开设多个与所述出料槽底端一一对应的穿孔;封口组件,其包括固设于所述旋转电机侧壁的水平杆,所述水平杆的自由端与所述筒体侧壁上下滑动连接,所述水平杆下侧固设有竖杆,所述竖杆穿过所述空腔位于所述筒体内设置与所述出料口适配的密封塞;其中,当所述缩小部位于位于下方的带动环的上方时,所述密封塞位于所述出料口上方,当所述缩小部与位于下方的带动环位于同一水平面时,所述密封塞塞设于所述出料口上。优选的是,多个进料通道为4个,沿周向任意相邻两个进料通道平行且距离相等。优选的是,所述倾斜部纵向截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狭缝部纵向截面面积,且任意相邻两个狭缝部的距离相等。优选的是,所述进液管的纵向截面为三角形,且该三角形的底边水平设置。优选的是,所述出料管包括顶端与所述出料口周向底面固接的倒置圆台状的喇叭部、与所述喇叭部一体成型设置的出料部,所述出料管上的关断阀设置于出料部上;所述粉罐的进料管上设置关断阀。优选的是,所述筒体侧壁设有冲入氮气的接口,所述筒体内设有氧气浓度传感器。优选的是,所述通孔孔径沿远离其所在矩形板侧壁先变小在变大,每个矩形板上的多个通孔呈矩阵排列,位于最下排的通孔的距离所述矩形板低端的距离为0.5-1cm。优选的是,所述密封塞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圆锥部、与所述出料口适配的圆柱部、及倒置下圆锥部。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第一、设置密封筒体,将添加剂和粉料的混合操作在密闭空间筒体内完成,有效避免加注液体添加剂时外界空气中氧气对粉体材料品质的影响,且调匀状态和加料状态的操作可以利用气流磨出粉间隙,不占用整个操作流程以外的时间,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第二、震荡组件的设置,液体添加剂在外界动力作用下自下而上经由狭缝部形成高速射流,并与与其相对的弹片碰撞,产生一定频率的振动,调控速率及狭缝部大小使液体添加剂的振动频率与弹片的固有频率一致,产生共振并与同步进入筒体的固体物料碰撞,提高混合均匀度,避免粉料颗粒由于添加剂的作用吸附在一起团聚,减少混粉时间同时减少甚至避免对磁体取向度的影响,其中,调匀组件的设置可使使物料均一落入以与所述液体添加剂混合;第三,通过一个电机带动实现调匀、落料、以及出料口的开启和关闭,实现有限空间的充分利用。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气流磨粉罐对接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封料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所述集料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气流磨1;出粉管10;粉罐11;进料管12;筒体2;加料管20;出料口21;出料管22;喇叭部23;出料部24;支撑柱25;进料通道26;进液通道3;总进液部30;倾斜部31;狭缝部32;进液管33;弹片4;传动组件5;伸缩电机50;旋转电机51;调节杆52;带动部5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气流磨粉罐对接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其为密封设置的圆柱形,所述筒体顶端具有与气流磨的出粉管密封对接的加料管,底端向下倾斜并贯穿所述筒体底端形成圆柱状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底端连通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底端与粉罐的进料管可拆卸连通,所述出料管上设有关断阀,其中,所述筒体内顶面下方同轴固设有圆柱状支撑柱,沿所述支撑柱侧壁上部向上倾斜贯穿并均与所述加料管底端连通设置有多个进料通道;震荡组件,其包括进液通道、及多个弹片,所述进液通道包括水平贯穿所述支撑柱侧壁下部的总进液部、与所述总进液部连通倾斜向上延伸贯穿的多个倾斜部、及每个倾斜部端部延伸贯穿所述支撑柱侧壁形成的狭缝部,所述狭缝部的纵向截面为竖直设置的长条状,其宽度为1‑2mm,每个弹片包括厚度与所述狭缝部宽度相等的矩形部、及设于所述矩形部沿长度方向一端的水平截面为三角形的尖端部,多个弹片沿所述筒体周向径向设置,且尖端部与多个狭缝部一一对应设置,其中,贯穿所述筒体侧壁设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位于筒体内的一端与所述总进液部连通;传动组件,其包括设于所述支撑柱内且位于所述进料通道和进液通道之间的空腔、设于所述空腔底端的伸缩电机、与所述伸缩电机输出轴固接的旋转电机、一端与所述旋转电机输出轴固接且竖直设置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包括横向截面为三角形的带动部、及横向截面半径小于所述带动部横向截面内接圆半径的缩小部,其中,所述空腔侧壁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可转动连接的上固定部、上旋转部、下旋转部、等间隔设置的四个旋转件、及下固定部,所述上固定部与所述空腔顶盖底端固接,所述下固定部与所述空腔底盖顶端固接,每个旋转件可绕下固定部旋转45度,所述下旋转部与所述下固定部位于所述旋转件的非旋转空间的部位固接设置;调均组件,其包括上下套设于所述调节杆上的两个带动环、沿每个带动环周向等间隔辐射的四个带动杆、所述上旋转部周向等间隔固设的至少4个清扫组件、所述下旋转部周向套设固接的圆环状集料部、及套设于所述空腔外且与所述旋转件固接的圆环状封料部,其中,所述带动环的内侧壁的横截面设置为与所述带动部适配的三角形,且该三角形内接圆的半径大于所述缩小部半径,每个清扫组件包括与所述上旋转部固定的竖直设置的矩形板,所述矩形板沿所述筒体径向设置,贯穿所述水平板设有多个通孔,所述矩形板底端沿其长度方向设置刷毛,所述集料部顶面分隔为多个扇形区域,每个扇形区域沿所述集料部径向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扇形孔,任意相邻两个扇形区域的扇形孔沿所述集料部周向不相邻,任意相邻两个扇形区域未设置扇形孔区域沿所述集料部周向不相邻,每个扇形孔底端向下缩合形成底面水平的四棱台状出料槽,所述封料部上间隔开设多个与所述出料槽底端一一对应的穿孔;封口组件,其包括固设于所述旋转电机侧壁的水平杆,所述水平杆的自由端与所述筒体侧壁上下滑动连接,所述水平杆下侧固设有竖杆,所述竖杆穿过所述空腔位于所述筒体内设置与所述出料口适配的密封塞;其中,当所述缩小部位于位于下方的带动环的上方时,所述密封塞位于所述出料口上方,当所述缩小部与位于下方的带动环位于同一水平面时,所述密封塞塞设于所述出料口上。...

【技术特征摘要】
1.气流磨粉罐对接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其为密封设置的圆柱形,所述筒体顶端具有与气流磨的出粉管密封对接的加料管,底端向下倾斜并贯穿所述筒体底端形成圆柱状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底端连通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底端与粉罐的进料管可拆卸连通,所述出料管上设有关断阀,其中,所述筒体内顶面下方同轴固设有圆柱状支撑柱,沿所述支撑柱侧壁上部向上倾斜贯穿并均与所述加料管底端连通设置有多个进料通道;震荡组件,其包括进液通道、及多个弹片,所述进液通道包括水平贯穿所述支撑柱侧壁下部的总进液部、与所述总进液部连通倾斜向上延伸贯穿的多个倾斜部、及每个倾斜部端部延伸贯穿所述支撑柱侧壁形成的狭缝部,所述狭缝部的纵向截面为竖直设置的长条状,其宽度为1-2mm,每个弹片包括厚度与所述狭缝部宽度相等的矩形部、及设于所述矩形部沿长度方向一端的水平截面为三角形的尖端部,多个弹片沿所述筒体周向径向设置,且尖端部与多个狭缝部一一对应设置,其中,贯穿所述筒体侧壁设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位于筒体内的一端与所述总进液部连通;传动组件,其包括设于所述支撑柱内且位于所述进料通道和进液通道之间的空腔、设于所述空腔底端的伸缩电机、与所述伸缩电机输出轴固接的旋转电机、一端与所述旋转电机输出轴固接且竖直设置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包括横向截面为三角形的带动部、及横向截面半径小于所述带动部横向截面内接圆半径的缩小部,其中,所述空腔侧壁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可转动连接的上固定部、上旋转部、下旋转部、等间隔设置的四个旋转件、及下固定部,所述上固定部与所述空腔顶盖底端固接,所述下固定部与所述空腔底盖顶端固接,每个旋转件可绕下固定部旋转45度,所述下旋转部与所述下固定部位于所述旋转件的非旋转空间的部位固接设置;调均组件,其包括上下套设于所述调节杆上的两个带动环、沿每个带动环周向等间隔辐射的四个带动杆、所述上旋转部周向等间隔固设的至少4个清扫组件、所述下旋转部周向套设固接的圆环状集料部、及套设于所述空腔外且与所述旋转件固接的圆环状封料部,其中,所述带动环的内侧壁的横截面设置为与所述带动部适配的三角形,且该三角形内接圆的半径大于所述缩小部半径,每个清扫组件包括与所述上旋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京磁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