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防震锂离子电池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0851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1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薄防震锂离子电池组,包括锂离子电池主体,所述锂离子电池主体顶端分别固定有正极耳和负极耳,且正极耳位于负极耳的一侧,所述锂离子电池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底板芯材,所述锂离子电池主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封边条和第二封边条,所述锂离子电池主体的外侧包裹有铝塑包装膜,所述锂离子电池主体表面设置有电池正极,且电池正极通过第一隔膜与电池负极粘黏,所述电池负极的表面包裹有第二隔膜,所述底板芯材底部设置有垫片,且垫片下方分别通过第一减震气柱和第二减震气柱与弹性块连接,所述弹性块底部固定有按压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双重减震机构,可以对锂离子电池主体进行安装固定,提高电池运作时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薄防震锂离子电池组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设备
,具体为一种超薄防震锂离子电池组。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Li+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充电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锂系电池分为锂电池和锂离子电池。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使用的都是锂离子电池,通常人们俗称其为锂电池。电池一般采用含有锂元素的材料作为电极,是现代高性能电池的代表。而真正的锂电池由于危险性大,很少应用于日常电子产品。纵观电池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当前世界电池工业发展的三个特点,一是绿色环保电池迅猛发展,包括锂离子蓄电池、氢镍电池等;二是一次电池向蓄电池转化,这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三是电池进一步向小、轻、薄方向发展。在商品化的可充电池中,锂离子电池的比能量最高,特别是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可以实现可充电池的薄形化。正因为锂离子电池的体积比能量和质量比能量高,可充且无污染,具备当前电池工业发展的三大特点,因此在发达国家中有较快的增长。目前的锂离子电池组未设置有减震机构,导致锂离子电池组在运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薄防震锂离子电池组,包括锂离子电池主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主体(4)顶端分别固定有正极耳(1)和负极耳(2),且正极耳(1)位于负极耳(2)的一侧,所述锂离子电池主体(4)的底部设置有底板芯材(5),所述锂离子电池主体(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封边条(6)和第二封边条(8),且第一封边条(6)和第二封边条(8)之间填充有有机电解液(7),所述锂离子电池主体(4)的外侧包裹有铝塑包装膜(9),所述锂离子电池主体(4)表面设置有电池正极(3),且电池正极(3)通过第一隔膜(10)与电池负极(11)粘黏,所述电池负极(11)的表面包裹有第二隔膜(12),所述底板芯材(5)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薄防震锂离子电池组,包括锂离子电池主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主体(4)顶端分别固定有正极耳(1)和负极耳(2),且正极耳(1)位于负极耳(2)的一侧,所述锂离子电池主体(4)的底部设置有底板芯材(5),所述锂离子电池主体(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封边条(6)和第二封边条(8),且第一封边条(6)和第二封边条(8)之间填充有有机电解液(7),所述锂离子电池主体(4)的外侧包裹有铝塑包装膜(9),所述锂离子电池主体(4)表面设置有电池正极(3),且电池正极(3)通过第一隔膜(10)与电池负极(11)粘黏,所述电池负极(11)的表面包裹有第二隔膜(12),所述底板芯材(5)底部设置有垫片(15),且垫片(15)下方分别通过第一减震气柱(13)和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峥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喆锠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