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本申请涉及通讯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手机中的显示屏都会设置背光模组。然而,背光模组随着显示屏尺寸增大,会存在亮度差增大,导致亮度不均衡,降低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其中,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光源和吸光胶,所述导光板具有第一表面和相对所述第一表面设置的第二表面,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入光侧面,所述光源邻接于所述侧面,所述光源发射的光线从所述入光侧面入射至所述导光板内,并在所述导光板内传导至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所述吸光胶粘接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或所述第二表面靠近所述光源处,并吸收所述光源的部分光线。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背光模组,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层叠于所述导光板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具有显示部和与所述显示部连接的非显示部,所述非显示部遮盖所述光源和所述吸光胶。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上的显示装置,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与所述显示面板相盖合的背盖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光源和吸光胶,所述导光板具有第一表面和相对所述第一表面设置的第二表面,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入光侧面,所述光源邻接于所述侧面,所述光源发射的光线从所述入光侧面入射至所述导光板内,并在所述导光板内传导至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所述吸光胶粘接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或所述第二表面靠近所述光源处,并吸收所述光源的部分光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光源和吸光胶,所述导光板具有第一表面和相对所述第一表面设置的第二表面,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入光侧面,所述光源邻接于所述侧面,所述光源发射的光线从所述入光侧面入射至所述导光板内,并在所述导光板内传导至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所述吸光胶粘接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或所述第二表面靠近所述光源处,并吸收所述光源的部分光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反光片,所述反光片贴合于所述第一表面,并将传导至所述第一表面的至少部分光线反射至所述第二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片靠近光源处经所述吸光胶粘接于所述第一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片完全覆盖所述第一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片部分覆盖所述第一表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具有所述反光片未覆盖的漏光区,所述吸光胶至少部分粘接于所述漏光区。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光胶的外缘与所述反光片的外缘对齐。8.根据权利要求1 ̄7任意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扩散膜,所述扩散膜贴合于所述第二表面,并将传导至所述第二表面的至少部分光线扩散。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膜靠近所述光源处经所述吸光胶粘接于所述第二表面。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电连接所述光源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扩散膜至少部分层叠。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包括印刷电路板和发光芯片,所述印刷电路板具有朝向所述入光侧面的第一连接面,所述发光芯片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面,朝向所述入光侧面发光,所述电路板包括电连接所述印刷电路板的第一连接部和与和与所述扩散膜层叠的第二连接部。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电路板具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部电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面。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电路板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面相连接的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部电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面。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扩散膜远离所述导光板一侧。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经所述吸光胶粘接于所述导光板。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导光板远离所述扩散膜一侧。17.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志斌,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