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筒锁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0615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能对应主钥匙与副钥匙改变成不同功能的圆筒锁机装置。该圆筒锁机装置具备:旋转自如地配置于锁体A的内侧的转子;旋转自如地配置于锁体A与转子间的套筒A、套筒B;将标准的钥匙插入钥匙插入孔,则会解除与套筒A、套筒B间的卡合的制动栓;杆部件;在套筒A相对于锁体A相对旋转规定角度时,沿轴向移动的滑杆A;配置于锁体A与转子间的锁体B;使第2锁体B相对于上述第1锁体A可或不可旋转移动的螺线管;在套筒B相对于锁体B相对旋转规定角度时,朝轴向移动的滑杆;以及可以与转子卡合或非卡合的离合部件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圆筒锁机装置,特别涉及能够对应于主钥匙与副钥匙而改变为不同功能的圆筒锁机装置。
技术介绍
在汽车中,有种车准备了驾驶员乘车时使用的主钥匙(master key)与副钥匙(valet key)这两种钥匙。副钥匙,例如是在将钥匙交给宾馆的辅助停车员请其存车、或委托其将车移动到停车场等时所使用的钥匙。主钥匙以及副钥匙都可以对车门进行上锁或开锁以及开动引擎等。主钥匙还可以进行行李箱、杂物箱等的上锁或开锁,而副钥匙则不可以。另一方面,作为汽车车门等所使用的圆筒锁机装置,已知有一种具备转子的圆筒锁机,该转子旋转自如地配置于筒状的锁体A的内侧且形成有朝轴方向延伸的钥匙插入孔(专利文献1)。在圆筒锁机装置中,在转子上以沿径向移动自如的方式设置有多个制动栓(tumbler),且对各制动栓向外侧施加作用力以与套筒卡合。并且,若将钥匙插入到钥匙插入孔中,则各制动栓通过钥匙槽发生移动。将标准的钥匙插入时,各制动栓与套筒的卡合被解除,成为转子与套筒可独立旋转的状态。并且,通过将钥匙旋转,使杆部件与转子一起旋转,从而进行上锁或开锁。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8-4378号公报然而,对于专利文献1所示的以往的圆筒锁机装置,存在着无法分别对应主钥匙与副钥匙来改变圆筒锁机装置的功能或动作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对应于主钥匙与副钥匙而改变为不同功能的圆筒锁机装置。【1】本专利技术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圆筒锁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筒状的第1锁体;转子,其旋转自如地配置于上述第1锁体的内侧,且形成有沿轴向延伸的、供钥匙插入的钥匙插入孔;第1套筒,其旋转自如地配置于上述第1锁体与上述转子之间;第2套筒,其旋转自如地配置于上述第1锁体与上述转子之间,且配置于距上述钥匙插入孔较远一侧;制动栓,其沿径向移动自如地被设置于上述转子,且被向径向外侧顶靠而与上述套筒卡合,若将标准的钥匙向上述钥匙插入孔插入,则会解除制动栓与上述第1或第2套筒的卡合;杆部件,其以与上述转子中的钥匙插入侧的相反侧相对、且旋转自如的方式被配设,进行车辆的上锁或开锁;;第1滑动部件,配置于上述第1套筒与上述第1锁体之间,且在上述第1套筒相对于上述第1锁体相对旋转规定角度时,朝向上述杆部件侧沿轴向移动;筒状的第2锁体,其配置于上述第1锁体与上述第2套筒之间;锁止部,其使上述第2锁体相对于上述第1锁体可或不可进行旋转移动;第2滑动部件,其配置于上述第2套筒与上述第2锁体之间,且在上述第2套筒相对于上述第2锁体相对旋转规定角度时,朝向上述杆部件侧沿轴向移动;离合部件,其配置于上述转子与上述杆部件之间,且在轴向移动自如地设置于上述杆部件,并可与上述转子进行卡合或非卡合;顶靠部件,其将上述离合部件向上述转子侧顶靠,以使上述离合部件与上述转子卡合。【2】也可是,上述【1】所述的圆筒锁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离合部件,在通过上述锁止部将上述第2锁体设为不可旋转的状态下,只有在上述钥匙是标准钥匙时,才将上述转子的旋转传递给上述杆部件,在通过上述锁止部将上述第2锁体设为可旋转的状态下,只有在上述钥匙是标准钥匙或副钥匙时,才将上述转子的旋转传递给上述杆部件。【3】也可是,上述【2】所述的圆筒锁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副钥匙形成为一部分与上述标准钥匙的钥匙牙不同的形状。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能够对应主钥匙与副钥匙而改变为不同功能的圆筒锁机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圆筒锁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标准钥匙插入到圆筒锁机装置的钥匙插入孔中的状态的圆筒锁机装置的剖视图(图1中A-A剖面)。图3表示插入于转子30的插入孔31中的钥匙的形状,(a)是标准钥匙,(b)是副钥匙。图4是表示离合部件80的外观立体图。图5是将非标准钥匙插入圆筒锁机装置的钥匙插入孔中的状态的圆筒锁机装置的剖视图。(图1中A-A剖面)。图6是辅助系统处于OFF状态时,将副钥匙插入到圆筒锁机装置的钥匙插入孔中的状态的圆筒锁机装置的剖视图(图1中A-A剖面)。图7是辅助系统处于ON状态时,将副钥匙插入到圆筒锁机装置的钥匙插入孔中的状态的圆筒锁机装置的剖视图(图1中A-A剖面)。图8是利用防盗装置进行ID对照的辅助系统的构成框图。附图说明如下:1…圆筒锁机装置;11…壳盖;12…开关单元;20…锁体A;21…突出板部;22…滑接面;23…凹部;25…锁体B;27…滑接面;28…凹部;30…转子;31…钥匙插入孔;32…插通孔;33…转子盖;34…挡板部件;35…弹簧;36…凸部;37…槽;40…套筒A;41…卡合槽;42…收纳槽;45…套筒B;46…卡合槽;47…收纳槽;50…制动栓;51…制动栓用弹簧;52…孔;60…杆部件;61…插通孔;70…滑杆A;71…轴向延展部;72…周向延展部;73…端面;75…滑杆B;76…轴向延展部;77…周向延展部;78…端面;80…离合部件;81…凹部;82…收纳孔;83…圆筒部;84…连结部;85…开口;90…螺旋弹簧;100…支架;101…插通孔;102…螺栓;200…螺线管;201…插棒;301…防盗装置(imobiraiza)ECU;315、321…天线线圈;316…CPU;316a…EEPROM;318…放大器;319…磁通发生电路;320…携带器;322…蓄电电路;324…无线转发机(transponder);341…驱动电路。-->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圆筒锁机装置的构成】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圆筒锁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将标准钥匙插入到圆筒锁机装置的钥匙插入孔中状态的圆筒锁机装置的剖视图(图1中A-A剖面)。然而,在图2中,下侧剖面的虚线内只有锁体A为剖面,而套筒,滑杆等并未以剖面进行表示。另外,在各剖视图中,为了便于说明而省略阴影部分进行图示(以下相同)。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圆筒锁机装置1,具备:第1锁体亦即锁体A20;转子30,其旋转自如地配置于锁体A20的内侧,且形成有沿轴方向延伸的供钥匙插入的钥匙插入孔31;第1套筒亦即套筒A40,其旋转自如地配置于锁体A20与转子30之间;第2套筒亦即套筒B45,其旋转自如地配置于锁体A20与转子30之间,且配置在距钥匙插入孔31较远一侧;制动栓50,其在径向移动自如地被设置于转子30,且被向径向外侧顶靠而与套筒A40或套筒B45卡合,若标准的钥匙插入到钥匙插入孔31中,则会解除与套筒A40或套筒B45间的卡合;杆部件60,其旋转自如地与转子30中的钥匙插入侧相向地配置在相反一侧,进行车辆的上锁或开锁;第1滑动部件亦即滑杆A70,其配置于套筒A40与锁体A20之间,且在套筒A40相对于锁体A20相对旋转规定角度时,朝向杆部件60侧沿轴向移动;筒状的第2锁体亦即锁体B25,其配置于锁体A20与转子30之间;锁止部亦即螺线管200,其使锁体B25相对于锁体A20可或不可旋转移动;第2滑动部亦即滑杆B75,其配置于套筒B45与锁体B25之间,且在套筒B45相对于锁体B25相对旋转规定角度时,朝向杆部件60侧沿轴向移动;离合部件80,其配置于转子30与杆部件60之间,且可沿轴向移动自如地设置于杆部件60,并可以与上述转子卡合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圆筒锁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筒状的第1锁体;    转子,其旋转自如地配置于上述第1锁体的内侧,且形成有沿轴向延伸的、供钥匙插入的钥匙插入孔;    第1套筒,其旋转自如地配置于上述第1锁体与上述转子之间;    第2套筒,其旋转自如地配置于上述第1锁体与上述转子之间,且配置于距上述钥匙插入孔较远一侧;    制动栓,其沿径向移动自如地设置于上述转子,且被向径向外侧顶靠而与上述套筒卡合,若将标准的钥匙向上述钥匙插入孔插入,则会解除制动栓与上述第1或第2套筒的卡合;    杆部件,其以与上述转子中的钥匙插入侧的相反侧相对、且旋转自如的方式被配设,进行车辆的上锁或开锁;    第1滑动部件,其配置于上述第1套筒与上述第1锁体之间,且在上述第1套筒相对于上述第1锁体相对旋转规定角度时,朝向上述杆部件侧沿轴向移动;    筒状的第2锁体,其配置于上述第1锁体与上述第2套筒之间;    锁止部,其使上述第2锁体相对于上述第1锁体可或不可进行旋转移动;    第2滑动部件,其配置于上述第2套筒与上述第2锁体之间,且在上述第2套筒相对于上述第2锁体相对旋转规定角度时,朝向上述杆部件侧沿轴向移动;    离合部件,其配置于上述转子与上述杆部件之间,且在轴向移动自如地设置于上述杆部件,并可与上述转子进行卡合或非卡合;    顶靠部件,其将上述离合部件向上述转子侧顶靠,以使上述离合部件与上述转子卡合。...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7-4-6 2007-1011671.一种圆筒锁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筒状的第1锁体;转子,其旋转自如地配置于上述第1锁体的内侧,且形成有沿轴向延伸的、供钥匙插入的钥匙插入孔;第1套筒,其旋转自如地配置于上述第1锁体与上述转子之间;第2套筒,其旋转自如地配置于上述第1锁体与上述转子之间,且配置于距上述钥匙插入孔较远一侧;制动栓,其沿径向移动自如地设置于上述转子,且被向径向外侧顶靠而与上述套筒卡合,若将标准的钥匙向上述钥匙插入孔插入,则会解除制动栓与上述第1或第2套筒的卡合;杆部件,其以与上述转子中的钥匙插入侧的相反侧相对、且旋转自如的方式被配设,进行车辆的上锁或开锁;第1滑动部件,其配置于上述第1套筒与上述第1锁体之间,且在上述第1套筒相对于上述第1锁体相对旋转规定角度时,朝向上述杆部件侧沿轴向移动;筒状的第2锁体,其配置于上述第1锁体与上述第2套筒之间;锁止部,其使上述第2锁体相对于上述第1锁体可或不可进行旋转移动;第2滑动部件,其配置于上述第2套筒与上述第2锁体之间,且在上述第2套筒相对于上述第2锁体相对旋转规定角度时,朝向上述杆部件侧沿轴向移动;离合部件,其配置于上述转子与上述杆部件之间,且在轴向移动自如地设置于上述杆部件,并可与上述转子进行卡合或非卡合;顶靠部件,其将上述离合部件向上述转子侧顶靠,以使上述离合部件与上述转子卡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筒锁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离合部件,在通过上述锁止部将上述第2锁体设为不可旋转的状态下,只有在上述钥匙是标准钥匙时,才将上述转子的旋转传递给上述杆部件,在通过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片桐寿治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