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湛斌专利>正文

插芯门锁的门把手拨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0440 阅读:8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插芯门锁的门把手拨块结构,包括第一拨叉和可拆卸地轴向固连在第一拨叉径向内侧面的第一转块,在第一拨叉的径向设置有可以驱动锁具的锁舌连块的第一拨柄,所述第一转块的轴向中心设置有与门把手方铁适配的第一转块通孔。在锁具装配后,所述门把手的拨块由所述第一拨叉和第一转块两部分组成并依此前后可拆卸地轴向连接在一起,第一转块主要与门把手方铁配合,将门把手的径向旋转力矩传导给所述第一拨叉。所述门把手拨块由所述第一拨叉和第一转块两部分组成,从而可以根据对拨块各结构部分所要求的主要不同的技术性能,采用不同的工艺、材料制造。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案可适用于各种插芯门锁的锁具之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插芯门锁,特别涉及插芯门锁产品的门把手拨块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插芯门锁产品的锁舌,其尾端连接有锁舌连块,而所述锁舌连块又与门把手拨块传动连接。需要收回锁舌时,与内把手和外把手连接的方铁穿过所述门把手拨块的中心孔,通过驱动内把手或外把手,使所述门把手拨块旋转;所述门把手拨块旋转时通过设置其上的拨柄推动所述锁舌连块移动,从而就可以将锁舌收回到锁壳内。该种结构的插芯门锁的门把手拨块,不仅需要通过其中心孔与门把手方铁形成精度比较高的配合间隙和力矩传递刚性,防止门把手转动时出现的虚位或松跨的现象;而拨块同时需要将门把手的力矩通过设置其上的长臂状的拨柄传递给所述锁舌连块及锁舌,为此又需要拨块的拨柄能够具有较好的刚性从而在长期传递较大的扭力时不仅不变形,而且耐磨。然而现有的门把手拨块基本上通过一体化工艺和材料制造,很难保证在成本比较低的情况下又能同时保证拨块具有所需要的主要性能。特别是在有防火要求的场合,所述拨块必须采用不锈钢材料,并采用精铸工艺整体铸造,成本很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插芯门锁的门把手拨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拨叉和可拆卸地轴向固连在所述第一拨叉径向内侧面的第一转块,在所述第一拨叉的径向设置-->有可以驱动锁具的锁舌连块的第一拨柄,所述第一转块的轴向中心设置有可与门把手方铁适配的第一转块通孔。根据上述结构,所述锁舌连块,是与锁舌的尾端直接固连的部件。而锁舌是可以滑出锁壳并插入对面门框或门扇中的起上锁功能的部件。在锁具装配后,所述门把手的拨块由所述第一拨叉和第一转块两部分组成并依次前后可拆卸地轴向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转块主要与门把手方铁配合,将门把手的径向旋转力矩传导给所述第一拨叉。因此,所述第一转块与方铁之间的配合不仅要求刚性好,精度要求也比较高,防止出现虚位或其它类似问题;而所述第一拨叉主要完成对所述锁舌连块的驱动,因此要求其刚性好但精度要求并不高。根据上述结构,在所述第一拨叉的径向设置的第一拨柄,可以直接驱动所述锁舌连块,也可以通过其它力矩传递部件间接驱动所述锁舌连块。其次,如果在锁具中设置了两个锁舌,例如一个斜舌或一个方舌的情况下,还可以在所述第一拨叉上同时设置两个拨柄,通过这两个拨柄分别直接或间接驱动斜舌或方舌的锁舌连块。根据上述结构,门把手的尾端设置有方铁,以便于将门把手上的旋转力矩传递给拨块。根据上述结构,所述第一拨叉的轴向可以设置供方铁插入的拨叉通孔,也可以没有该拨叉通孔;没有该拨叉通孔的结构,可以适用于单侧开门场合如保险柜等使用的锁具,但为了使零件的通用性强,最好设置拨叉通孔。所述方铁插入第一转块的第一转块通孔中,还可以插入已经设置了所述拨叉通孔的所述第一拨叉中。这样,所述方铁就通过第一转块将径向旋-->转力矩传递给所述第一拨叉及位于所述第一拨叉上的第一拨柄上。在所述第一拨叉的轴向已经设置了拨叉通孔并通过该拨叉通孔直接与所述方铁连接的情况下,所述方铁上一部分旋转力矩还可以直接传递给所述第一拨叉。根据上述结构,所述门把手拨块由所述第一拨叉和第一转块两部分组成,从而可以根据对拨块各结构部分所要求的主要不同的技术性能,采用不同的工艺、材料制造。例如对于一般场合使用的锁具,所述第一转块可以通过普通压铸工艺采用锌合金材料制造;而对于防火要求较高的场合,所述第一转块必须采用精铸工艺用不锈钢材料制造;再例如所述第一拨叉需要传递较大的径向力矩,因此其必须刚性好,还要耐磨损,但精度要求没有所述第一转块高,为此可以选用普通铁质材料冲压工艺制造,刚性好而耐磨损,也能在普通场合或有防火要求的场合使用。而在一般的使用场合,所述第一拨叉还可以通过普通压铸工艺采用锌合金材料制造。这两者的工艺、材料差异,在满足多种场合使用条件的情况下,制造成本可能相差几倍。为此将所述拨块分为两个部分,不仅降低了制造成本,而且使产品的适用灵活性大大提高。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第一拨叉的径向内侧面上轴向设置有2个以上第一凸柱,所述第一转块的径向内侧面上对应设置有2个以上的并可以让所述第一凸柱插入的第一凹坑,所述第一转块与所述第一拨叉通过所述第一凹坑和第一凸柱在径向形成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拨叉上设置与所述第一转块通孔在同一轴向且尺寸基本相同的第一拨叉通孔。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第一转块的轴向外侧面是非圆形形状,在所述第一拨叉的轴向设置与所述第一转块的轴向外侧面形状基本适配的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拨-->叉通过所述第一定位孔套在所述第一转块的轴向外侧面上;当然在采用该种结构时,还可以设置其它辅助轴向定位装置将所述第一拨叉定位在所述第一转块的轴向外侧面上。所述第一转块与所述第一拨叉之间的上述两种固连结构,都是主要为了实现两者之间的径向旋转力矩的传递。根据本技术目的,还可以采用其他等同技术方案方式实现两者之间的径向力矩传递,例如在所述第一拨叉的外侧面设置凸出的筋条,而在所述第一转块的内侧面对应设置相应的凹槽,所述筋条与凹槽配合形成径向力矩的传递等等方案。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还包括第二拨叉和可拆卸地轴向固连在所述第二拨叉径向内侧面的第二转块;所述第二拨叉的径向设置有可以驱动锁具的锁舌连块的第二拨柄,所述第二转块的轴向中心设置有可与门把手方铁适配的第二转块通孔;并且所述第一拨叉和第二拨叉的径向外侧叠合。根据上述结构,在锁具装配后,所述门把手的拨块由所述第一拨叉、第一转块、第二拨叉和第二转块四部分组成并依此前后轴向放置在一起,所述第一拨叉和第二拨叉上分别设置的拨柄,都可以分别驱动锁具的锁舌连块向锁内移动进而收回锁舌。其中所述第一拨叉、第一转块组合形成一组可以独立旋转并可以独立驱动锁具的锁舌连块的拨块,而第二拨叉和第二转块组合形成另一组可以独立旋转并可以独立驱动锁具的锁舌连块的拨块。内门把手或外门把手上分别连接各自的方铁,而各自的方铁,例如内门把手的方铁插入所述第一拨叉和第一转块内,而外门把手的方铁插入第二拨叉和第二转块内。这样驱动门内把手时,与门内把手连接的方铁仅仅带动所述第一拨叉和第一转块旋转,而外门把手的方铁仅仅带动第二拨叉和第二转块旋转。当然,在无需-->内外门把手具备分别开启门扇的功能的场合,可以改为利用一根方铁同时穿过所述第一拨叉、第一转块内、第二拨叉和第二转块而使这些部件形成一组拨块,门内外把手同时与这根方铁连接,这样又使锁具改换为具有通常的功能。所述第一拨叉和第二拨叉的径向外侧叠合,是所述第一拨叉和第二拨叉的径向外侧面叠合在一起,虽然前后衔接,但两者之间至少在径向方向可以相对旋转滑动,基本没有径向力矩传递。在如此情况下,所述第一拨叉、第一转块、第二拨叉和第二转块组合后,所述第一拨叉和第二拨叉位于内层,而所述第一转块和第二转块位于外层。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启发,还可以设计的等同方案是,所述第一拨叉、第一转块、第二拨叉和第二转块前后组合时,相对位置也可以适当调整。即所述第一拨叉可以位于外层,而第一转块位于内层,只要保证所述第一拨叉和第一转块能构成一组径向联动的结构。同理,第二拨叉和第二转块的相对位置关系也可以如此调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第二拨叉的径向内侧面上轴向设置有2个以上第二凸柱,所述第二转块的径向内侧面上对应设置有2个以上的并可以让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插芯门锁的门把手拨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拨叉和可拆卸地轴向固连在所述第一拨叉径向内侧面的第一转块,在所述第一拨叉的径向设置有可以驱动锁具的锁舌连块的第一拨柄,所述第一转块的轴向中心设置有可与门把手方铁适配的第一转块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插芯门锁的门把手拨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拨叉和可拆卸地轴向固连在所述第一拨叉径向内侧面的第一转块,在所述第一拨叉的径向设置有可以驱动锁具的锁舌连块的第一拨柄,所述第一转块的轴向中心设置有可与门把手方铁适配的第一转块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芯门锁的门把手拨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拨叉的径向内侧面上轴向设置有2个以上第一凸柱,所述第一转块的径向内侧面上对应设置有2个以上的并可以让所述第一凸柱插入的第一凹坑,所述第一转块与所述第一拨叉通过所述第一凹坑和第一凸柱在径向形成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拨叉上设置与所述第一转块通孔在同一轴向且尺寸基本相同的第一拨叉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芯门锁的门把手拨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块的轴向外侧面是非圆形形状,在所述第一拨叉的轴向设置与所述第一转块的轴向外侧面形状基本适配的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拨叉通过所述第一定位孔套在所述第一转块的轴向外侧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插芯门锁的门把手拨块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拨叉和可拆卸地轴向固连在所述第二拨叉径向内侧面的第二转块;所述第二拨叉的径向设置有可以驱动锁具的锁舌连块的第二拨柄,所述第二转块的轴向中心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湛斌陈秀彬
申请(专利权)人:曹湛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