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预防初期支护外壁脱空的隧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103863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07: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预防初期支护外壁脱空的隧道系统,包括位于外层的初期支护、位于内层的二次衬砌、多个纵向连接钢筋、多个注浆管以及多个钢拱架,注浆管具有纵向连接段、预留注浆段和注浆延伸段,预留注浆段的第一端具有预留注浆丝扣,纵向连接段、预留注浆段和注浆延伸段之间形成联通通道,纵向连接段的外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一注浆孔,注浆延伸段的外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二注浆孔,多个注浆管的预留注浆段环向布置地埋入初期支护内且预留注浆段的第一端位于二次衬砌内,纵向连接段沿纵向延伸地位于脱空区域,且注浆延伸段位于脱空区域。通过注浆管对初期支护外壁的脱空区域进行注浆,确保脱空区域可有效地填充密实,且注浆施工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预防初期支护外壁脱空的隧道系统
本技术涉及隧道工程
,尤其是涉及一种可预防初期支护外壁脱空的隧道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道路建设中隧道工程所占的比例逐步增大。在隧道工程设计中,隧道支护结构一般分为初期支护(也叫一次衬砌)和二次衬砌,施工现场较为普遍的初期支护结构均为锚网喷(锚杆、网片、喷射混凝土)+钢架组合形式,而钢拱架设计采用纵向连接筋进行固定连接。初期支护作为早期支护在隧道开挖后对封闭开挖断面抑制围岩的过大变形起到积极作用。通过它与围岩之间的相互作用使两者共同变形共同受力,构成一个共同工作的承载体。在实际进行喷射混凝土的过程中,由于爆破效果、施工质量、回弹量以及重力作用等,促使围岩与初期支护外壁之间产生局部的脱空现象,并且,钢架与围岩之间由于本身材料的属性使得两者的接触也出现部分的脱空,较为容易产生脱空的位置为拱顶、拱腰及边墙处。脱空区的产生主要存在于施工期间,它的存在对于初期支护结构的受力平衡影响较大,使得脱空区初期支护产生局部较大应力,从初支所承担的荷载比例上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初期支护与围岩不能形成统一的整体就弱化了初期支护的作用,尤其是在围岩较差的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可预防初期支护外壁脱空的隧道系统,包括位于外层的初期支护和位于内层的二次衬砌,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纵向连接钢筋、多个注浆管以及多个钢拱架,所述纵向连接钢筋位于隧道围岩和所述初期支护之间,所述隧道围岩具有脱空区域,多个所述纵向连接钢筋沿纵向延伸地环向布置在所述初期支护的外壁上;多个所述钢拱架沿纵向延伸地且环向布置地埋入所述初期支护内,所述钢拱架呈工字型设置,所述钢拱架的一工字端面抵接在所述纵向连接钢筋在远离所述隧道围岩的端面上;所述注浆管具有纵向连接段、预留注浆段和注浆延伸段,所述纵向连接段与所述预留注浆段垂直设置,所述预留注浆段的第一端具有预留注浆丝扣,所述注浆延伸段与所述预留注浆段的第...

【技术特征摘要】
1.可预防初期支护外壁脱空的隧道系统,包括位于外层的初期支护和位于内层的二次衬砌,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纵向连接钢筋、多个注浆管以及多个钢拱架,所述纵向连接钢筋位于隧道围岩和所述初期支护之间,所述隧道围岩具有脱空区域,多个所述纵向连接钢筋沿纵向延伸地环向布置在所述初期支护的外壁上;多个所述钢拱架沿纵向延伸地且环向布置地埋入所述初期支护内,所述钢拱架呈工字型设置,所述钢拱架的一工字端面抵接在所述纵向连接钢筋在远离所述隧道围岩的端面上;所述注浆管具有纵向连接段、预留注浆段和注浆延伸段,所述纵向连接段与所述预留注浆段垂直设置,所述预留注浆段的第一端具有预留注浆丝扣,所述注浆延伸段与所述预留注浆段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纵向连接段、所述预留注浆段和所述注浆延伸段之间形成联通通道,所述纵向连接段的外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一注浆孔,所述注浆延伸段的外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二注浆孔;多个所述注浆管的所述预留注浆段环向布置地埋入所述初期支护内且所述预留注浆段的第一端位于所述二次衬砌内,所述纵向连接段沿纵向延伸地位于所述脱空区域,且所述注浆延伸段位于所述脱空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预防初期支护外壁脱空的隧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连接段的中部与所述预留注浆段的第二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预防初期支护外壁脱空的隧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九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