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升机构及爬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0338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07: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施工支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顶升机构及爬升装置。其包括顶升部、伸缩部、止回单元以及支撑体,所述止回单元至少设有两个,用以分别将所述顶升部和伸缩部可分离的连接在所述支撑体上,所述伸缩部铰接在所述顶升部上,用以驱动所述顶升部沿所述支撑体的延伸方向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性能可靠,能够依靠自身的动力,实现自爬升,无需配置提升机,可以进行多种组合,适用的施工场地更广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顶升机构及爬升装置
本技术涉及施工支架
,特别涉及一种顶升机构及爬升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落地式外脚手架、吊篮和外挂脚手架因其耗时、耗工、耗材、安装性低以及成本投入高等多方面的原因,逐渐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淘汰。在高层、超高层建筑施工中取而代之的是悬挑脚手架和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悬挑脚手架结构简易,可以进行每层一挑或多层悬挑,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常需要反复的拆装搭建,增加了施工的负担。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克服了悬挑脚手架反复拆装的缺点,但是传统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升降结构复杂,需要单独布置沉重的提升机,维修起来也更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顶升机构及应用该顶升机构的爬升装置,以解决现有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升降结构复杂、需要单独布置沉重的提升机的问题。当然,正式因为现有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升降结构复杂,才导致维修起来特别困难,因此本技术还能解决现有的附着式脚手架维修困难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顶升机构,包括顶升部、伸缩部、止回单元以及支撑体,所述止回单元至少设有两个,用以分别将所述顶升部和伸缩部可分离的连接在所述支撑体上,所述伸缩部连接在所述顶升部上,用以驱动所述顶升部沿所述支撑体的延伸方向运动。可选的,所述顶升部包括一顶升杆,所述伸缩部连接在所述顶升杆的一端,其中一个所述止回单元将所述顶升杆可分离的连接在所述支撑体上。可选的,所述伸缩部包括一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一端铰接在所述顶升部上,其中另一个所述止回单元将所述液压缸的另一端可分离的连接在所述支撑体上。可选的,所述止回单元包括第一止回单元和第二止回单元,所述第一止回单元将所述顶升部可分离的连接在所述支撑体上,所述第二止回单元将所述伸缩部可分离的连接在所述支撑体上。可选的,所述第一止回单元包括旋转杆、第一扭转弹簧、第一挡块以及第一固定轴,所述旋转杆的中部设有通孔,用以套在所述第一固定轴上,所述旋转杆通过所述第一固定轴来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顶升部上;所述第一扭转弹簧套在所述第一固定轴上,位于所述旋转杆与所述顶升部之间,用以对所述旋转杆提供回弹力;所述旋转杆的一端设有第一挂钩,所述第一挂钩与所述支撑体相匹配,用以将所述第一止回单元挂接在所述支撑体上;所述第一挡块固定连接在所述顶升部上,靠近所述旋转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体的位置相对,用以限制所述旋转杆的旋转角度。可选的,所述第二止回单元包括旋转体、第二扭转弹簧以及第二固定轴,所述旋转体的中部设有通孔,用以套在所述第二固定轴上,所述旋转体通过所述第二固定轴来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伸缩部上;所述第二扭转弹簧套在所述第二固定轴上,位于所述旋转体与所述第二固定轴之间,用以对所述旋转体提供回弹力;所述旋转体靠近所述支撑体的侧面上设有第二挂钩和第二挡块,所述第二挂钩与所述第二挡块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挂钩与所述支撑体相匹配,用以将所述第二止回单元挂接在所述支撑体上,所述第二挂钩挂接在所述支撑体上时,所述第二挡块与所述支撑体相接触,用以限制所述旋转体旋转。可选的,所述支撑体包括若干等距间隔排列的支撑杆件,所述支撑杆件上设有凸出部,用以连接所述止回单元。可选的,每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杆件之间的间距在所述伸缩部的伸缩行程范围之内。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带有上述顶升机构的爬升装置,该爬升装置还包括连接在所述顶升部上的托盘,所述顶升机构用以驱动所述托盘沿所述支撑体的延伸方向运动。进一步,所述爬升装置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位于所述顶升部与伸缩部连线方向的一侧,并与所述支撑体相连接。可选的,所述顶升机构设有两个,相对设置在所述托盘的两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点在于:(1)结构简单、性能可靠;(2)能够依靠自身的动力,实现自爬升,无需配置提升机;(3)可以进行多种组合,适用的施工场地更广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第一止回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第二止回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支撑体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a-4e是本技术提供的爬升装置自爬升过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前所述,现有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必须要单独配置提升机,不仅占用空间,而且结构较为复杂,维修不便;配套使用的缆绳容易磨损,需要频繁的更换,还存在安全隐患。本技术经过对多种现有脚手架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可以作为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应用的,但又无需配置提升机,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的爬升装置,还提出了可以实现这种不需配置提升机的顶升机构,用以实现爬升装置作为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时的升降操作。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提出的顶升机构以及应用该顶升机构的爬升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顶升机构,包括顶升部、伸缩部、止回单元以及支撑体,所述止回单元至少设有两个,例如可以为两个、三个或五个,设置止回单元的作用是分别将所述顶升部和伸缩部可分离的分别连接在所述支撑体上,即顶升部和支撑体、伸缩部和支撑体之间既可以通过所述止回单元进行连接,也可以通过所述止回单元分开,所述伸缩部连接在所述顶升部上,用以驱动所述顶升部沿所述支撑体的延伸方向运动,为了便于拆卸,及避免所述伸缩部与所述顶升部之间产生相对位置的变化,为此所述伸缩部可以采用法兰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所述顶升部上,以便形成更稳定的连接状态。接着,所述顶升部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连接托板或者能够运输工具物品或者施工人员的箱体等设备,因此,所述顶升部可以为一顶升杆1,可以将托板等设备连接固定到所述顶升杆1上,当所述顶升杆1运动时,带动连接的托板等设备进行运动,所述伸缩部铰接在所述顶升杆1的一端。由于所述伸缩部需要驱动所述顶升部升降,因此根据其特点,所述伸缩部可以为一液压缸2,所述液压缸2的一端通过法兰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所述顶升杆1的下端。接着,作为一种优选的实现方案,所述止回单元可以包括第一止回单元3和第二止回单元4,所述第一止回单元3将所述顶升杆1可分离的连接在所述支撑体上,所述第二止回单元4将所述液压缸2可分离的连接在所述支撑体上。进一步,为了实现第一止回单元3将所述顶升杆1可分离的连接在所述支撑体上,所述第一止回单元3可以包括旋转杆31、第一扭转弹簧(图中未示出)以及第一固定轴32,所述旋转杆31的中部设有通孔,用以套在所述第一固定轴32上,所述旋转杆31通过所述第一固定轴32来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顶升杆1的侧面;由于所述旋转杆31自身可以围绕所述第一固定轴32进行转动,因此,所述旋转杆31受到可以使其转动的外力时,会产生一定角度的旋转。为了保持所述旋转杆31的水平状态,所述第一扭转弹簧套在所述第一固定轴32上,位于所述旋转杆31与所述顶升杆1之间,用以对所述旋转杆31提供回弹力;通过所述第一扭转弹簧提供的回弹力,可以保持所述旋转杆31如图1所示的水平状态,即便受到外力,导致暂时的旋转,在所述第一扭转弹簧的作用下,所述旋转杆31也能够在外力消除后恢复到原来的水平状态。当然,所述顶升杆1是通过所述第一止回单元3来可分离的连接到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顶升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升部、伸缩部、止回单元以及支撑体,所述止回单元至少设有两个,用以分别将所述顶升部和伸缩部可分离的连接在所述支撑体上,所述伸缩部连接在所述顶升部上,用以驱动所述顶升部沿所述支撑体的延伸方向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升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升部、伸缩部、止回单元以及支撑体,所述止回单元至少设有两个,用以分别将所述顶升部和伸缩部可分离的连接在所述支撑体上,所述伸缩部连接在所述顶升部上,用以驱动所述顶升部沿所述支撑体的延伸方向运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部包括一顶升杆,所述伸缩部连接在所述顶升杆的一端,其中一个所述止回单元将所述顶升杆可分离的连接在所述支撑体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部包括一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一端铰接在所述顶升部上,其中另一个所述止回单元将所述液压缸的另一端可分离的连接在所述支撑体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单元包括第一止回单元和第二止回单元,所述第一止回单元将所述顶升部可分离的连接在所述支撑体上,所述第二止回单元将所述伸缩部可分离的连接在所述支撑体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顶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回单元包括旋转杆、第一扭转弹簧、第一挡块以及第一固定轴,所述旋转杆的中部设有通孔,用以套在所述第一固定轴上,所述旋转杆通过所述第一固定轴来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顶升部上;所述第一扭转弹簧套在所述第一固定轴上,位于所述旋转杆与所述顶升部之间,用以对所述旋转杆提供回弹力;所述旋转杆的一端设有第一挂钩,所述第一挂钩与所述支撑体相匹配,用以将所述第一止回单元挂接在所述支撑体上;所述第一挡块固定连接在所述顶升部上,靠近所述旋转杆的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鲜明萧子渊陈杰金润生肖作伟张术培吕鑫侯立标李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同力建设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