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鹏博专利>正文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03075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0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循环装置,包括集水箱,所述集水箱上侧固定连接有集水槽体,所述集水箱底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集水箱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壁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空腔内壁上还固定连接有活性炭吸附层,所述活性炭吸附层位于过滤网下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雨水经过集水槽体进入集水箱,通过过滤网和活性炭吸附层双层过滤,然后启动电机使第一转轴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的同时,带动球形块转动,球形块内有空心腔,使空心腔内催化剂转动,经过球形块表面圆孔与雨水接触,同时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使第二转轴带动螺旋桨叶转动,使集水箱的雨水不断地被搅动,从而使催化剂与雨水充分接触,增加净化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循环装置
本技术涉及雨水循环利用
,尤其涉及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我国许多南方城市常年拥有较大降雨量,而这些降雨量大的城市拥有建立海绵城市的先天条件,城市降雨过程中大量雨水落至地面经下水道从而成为污水,造成大量浪费,没有有效地对雨水进行储存净化后再循环利用,从而加剧了城市淡水资源的缺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城市降雨过程中大量雨水落至地面经下水道从而成为污水,造成大量浪费,没有有效地对雨水进行储存净化后再循环利用,从而加剧了城市淡水资源的缺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循环装置,包括集水箱,所述集水箱上侧固定连接有集水槽体,所述集水箱底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集水箱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壁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空腔内壁上还固定连接有活性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循环装置,包括集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箱(1)上侧固定连接有集水槽体(2),所述集水箱(1)底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3),所述集水箱(1)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壁固定连接有过滤网(3),所述空腔内壁上还固定连接有活性炭吸附层(4),所述活性炭吸附层(4)位于过滤网(3)下侧;所述空腔底侧壁上对称设有搅动装置,所述集水箱(1)底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座(14),所述安装座(14)内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集水箱(1)两侧转动连接有转动门(7),所述转动门(7)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9),所述转动门(7)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密封板(8),所述密封板(8)位于空腔内,所述集水箱(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循环装置,包括集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箱(1)上侧固定连接有集水槽体(2),所述集水箱(1)底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3),所述集水箱(1)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壁固定连接有过滤网(3),所述空腔内壁上还固定连接有活性炭吸附层(4),所述活性炭吸附层(4)位于过滤网(3)下侧;所述空腔底侧壁上对称设有搅动装置,所述集水箱(1)底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座(14),所述安装座(14)内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集水箱(1)两侧转动连接有转动门(7),所述转动门(7)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9),所述转动门(7)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密封板(8),所述密封板(8)位于空腔内,所述集水箱(1)两侧设有出水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15),所述电机(15)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16),所述第一转轴(16)一端穿过集水箱(1)位于空腔一端设有卡接机构,所述第一转轴(16)通过卡接机构连接有球形块(20),所述球形块(20)内设有空心腔,所述球形块(20)表面开设多组圆孔,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博
申请(专利权)人:李鹏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