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回收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10302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06: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雨水回收利用系统,涉及市政雨水回收再利用技术领域,其包括储水坑,所述储水坑顶部盖设有呈盘状设置的盖板,所述盖板包括若干块相互拼接的扇形板,所述扇形板沿盖板径向滑移设置,所述储水坑周缘沿竖直方向滑移设有储水盒,所述储水坑顶部设有环形架,所述储水盒与环形架之间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一复位弹簧,所述储水盒底端与扇形板顶端配合设有第一楔块和第二楔块,所述扇形板相互远离的一端与环形架之间顺延于其滑移方向设有第二复位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储水盒与扇形板上设置的第一楔块与第二楔块,配合第二复位弹簧,实现储水坑盖板的打开和关闭,材料简单、安装方便,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本技术涉及市政雨水回收再利用
,特别涉及一种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导致不透水面积大幅增加,致使相同降雨条件下,径流系数增大,洪峰提前,洪量增大,对城市排水防涝和河道行洪构成巨大的压力,也威胁着城市的安全。因此,公告号为CN205024802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节能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包括:雨水收集单元、雨水处理单元、清水存储单元和加压供水管网,所述加压供水管网上方设有高位水箱,所述高位水箱设置在建筑物的顶部,其进水口与自来水管相连接,出水口与加压供水管网相连接;所述雨水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连接于雨水收集单元的雨水存储箱和过滤装置以及设于雨水存储箱内的雨水感应器和控制机构,所述雨水存储箱上设有由控制机构控制其连通状态的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直接与污水系统相连接,第二出水口则通过过滤装置与清水存储单元相连接。该技术通过蓄能和选择性集水达到节能供水的目的,比传统雨水回收利用系统更加节能,同时降低系统的使用成本。但是,这种节能雨水回收利用系统是利用雨水存储箱装设的雨水感应器和控制机构进行联动,为了达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包括储水坑(1),所述储水坑(1)底部连通排水管(111)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坑(1)顶部盖设有呈盘状设置的盖板(16),所述盖板(16)包括若干块相互拼接的扇形板(161),所述扇形板(161)沿盖板(16)径向滑移设置,所述储水坑(1)周缘沿竖直方向滑移设有储水盒(3),所述储水坑(1)顶部设有环形架(2),所述储水盒(3)与环形架(2)之间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一复位弹簧(32),所述储水盒(3)底端与扇形板(161)顶端配合设有第一楔块(33)和第二楔块(1613),所述扇形板(161)相互远离的一端与环形架(2)之间顺延于其滑移方向设有第二复位弹簧(16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包括储水坑(1),所述储水坑(1)底部连通排水管(111)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坑(1)顶部盖设有呈盘状设置的盖板(16),所述盖板(16)包括若干块相互拼接的扇形板(161),所述扇形板(161)沿盖板(16)径向滑移设置,所述储水坑(1)周缘沿竖直方向滑移设有储水盒(3),所述储水坑(1)顶部设有环形架(2),所述储水盒(3)与环形架(2)之间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一复位弹簧(32),所述储水盒(3)底端与扇形板(161)顶端配合设有第一楔块(33)和第二楔块(1613),所述扇形板(161)相互远离的一端与环形架(2)之间顺延于其滑移方向设有第二复位弹簧(16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坑(1)底部侧壁开有连通排水管(111)的排水孔(11),所述储水坑(1)底部还竖直设有调节弹簧(12),所述调节弹簧(12)顶端设有沿竖直方向滑移设置的压板(121),所述压板(121)周壁抵接于储水坑(1)内周壁设置,且储水坑(1)中满水时,压板(121)能够下移露出排水孔(11)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11)中沿竖直方向滑移设有挡板(13),所述储水坑(1)内壁中开有供挡板(13)滑移的滑动腔(14),所述滑动腔(14)中设有控制挡板(13)位置的驱动组件(1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爱妃
申请(专利权)人:桐乡市乌镇内利仿古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