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超高层建筑的雨水收集和排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06270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4 0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超高层建筑的雨水收集和排水系统,包括雨水斗以及依次连接的消能兼调蓄水箱、原水箱、过滤装置以及清水箱,其中,雨水斗通过管道与消能兼调蓄水箱连通,消能兼调蓄水箱与雨水斗连通的管路入口处安装有第一电动阀,雨水斗还通过管路与室外排水系统连接且管路上安装有处于常开状态的第二电动阀;消能兼调蓄水箱内设置隔板将其分成消能水箱和调蓄水箱,消能水箱和调蓄水箱通过顶端及穿孔隔板连通,消能兼调蓄水箱的底端还通过管路与室外排水系统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用于超高层建筑的雨水收集和排水系统,不会造成排水不畅和室内水患,同时其管路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超高层建筑的雨水收集和排水系统
本技术涉及排水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超高层建筑的雨水收集和排水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常规的超高层雨水收集系统主要分为两大类,雨水收集设施设置于地下室和设置于中间避难层。1、雨水收集设备设置于地下室:雨水落至屋面或地面后,通过管道收集后汇入专用雨水收集池,经过初期弃流之后的原水的经过处理之后通过加压泵供水,从而进行雨水的回用,此系统的设置方式一般做法是将雨水收集系统的设备机房、水池设置于地下室或室外埋地设置,水池的深度,位置均根据管线敷设条件选取,有较大的局限性,且水泵房内需要考虑防淹没措施及积水的排水措施,不能充分的利用屋面雨水的重力势能。2、设置于中间避难层的方式:该设置方式将屋面收集的雨水先排至中间雨水收集水箱,经过处理之后通过重力供水至各用水处,将雨水引入室内需要考虑防淹没措施,当雨量超过水池接纳量时,目前常规的有两种溢流排水措施,1)在中间水箱间设置与屋面排水能力相同排水能力的排水管,此方式可满足排水要求,但因是间接排水依旧会使房内存在产生水患的可能,且排水管道复杂。2)在中间水箱设置溢流管,超量的雨水通过溢流管在避难层排水至幕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超高层建筑的雨水收集和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雨水斗以及依次连接的消能兼调蓄水箱、原水箱、过滤装置以及清水箱,其中,所述雨水斗通过管道与消能兼调蓄水箱连通,消能兼调蓄水箱与雨水斗连通的管路入口处安装有第一电动阀,雨水斗还通过管路与室外排水系统连接且管路上安装有处于常开状态的第二电动阀;所述消能兼调蓄水箱内设置隔板将其分成消能水箱和调蓄水箱,消能水箱和调蓄水箱的顶端及中部穿孔板连通,消能水箱的底端还通过管路与室外排水系统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超高层建筑的雨水收集和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雨水斗以及依次连接的消能兼调蓄水箱、原水箱、过滤装置以及清水箱,其中,所述雨水斗通过管道与消能兼调蓄水箱连通,消能兼调蓄水箱与雨水斗连通的管路入口处安装有第一电动阀,雨水斗还通过管路与室外排水系统连接且管路上安装有处于常开状态的第二电动阀;所述消能兼调蓄水箱内设置隔板将其分成消能水箱和调蓄水箱,消能水箱和调蓄水箱的顶端及中部穿孔板连通,消能水箱的底端还通过管路与室外排水系统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超高层建筑的雨水收集和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超高层建筑雨水收集处的雨量计。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超高层建筑的雨水收集和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雨量计、第一电动阀和第二电动阀电连接的控制器。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芳彭勃蔡虎涂正纯高薇李雅静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