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喷泉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44518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9 04: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园林喷泉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包括雨水收集箱和与雨水收集箱相连的并且横向设置的雨水排放管;而所述的雨水排放管还连接安装有竖直放置的上过渡管;而所述的上过渡管的下端则连接有竖直放置的下过渡管;而所述的下过渡管则连接有排污管;并且所述的上过渡管的内径尺寸小于下过渡管;且所述上过渡管的上端外侧还设置有一推进装置,而该推进装置的推进杆则相应从上过渡管的上端插入至上过渡管中;并且在推进杆的端部设置有一安装板,而该安装板的上方还设置有一挡污板。本装置可将收集的雨水经过处理后送入至喷泉装置内使用达到水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节约水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园林喷泉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园林景区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具体说是一种园林喷泉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在园林景区中通常会设置喷泉、喷水器等用于制造水幕景观的园林景区设施;通常这些景观设施中为了节省水资源以及节省成本,会利用循环水进行设置;另外一方面园林景区中通常也会设置雨水收集装置用于收集自然雨水来补充这些水幕设施的用水;而现有装置中园林里收集的雨水通常是伴随有树叶、植被草皮、砂砾泥土等混合的泥污混合水,不能直接用于喷泉、喷水水幕设施中,现有技术中通常是采用静止分离或者是过滤的手段将干净的雨水收集后再次利用以及将泥污合理排放,使其不堵塞排污管道;但是现有这种设施工作步骤较多,程度较复杂,不能再雨水收集的同时就实现泥污分离,十分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园林喷泉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园林喷泉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包括雨水收集箱和与雨水收集箱相连的并且横向设置的雨水排放管;而所述的雨水排放管还连接安装有竖直放置的上过渡管;而所述的上过渡管的下端则连接有竖直放置的下过渡管;而所述的下过渡管则连接有排污管;并且所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园林喷泉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雨水收集箱(1)和与雨水收集箱(1)相连的并且横向设置的雨水排放管(2);而所述的雨水排放管(2)还连接安装有竖直放置的上过渡管(3);而所述的上过渡管(3)的下端则连接有竖直放置的下过渡管(4);而所述的下过渡管(4)则连接有排污管(20);并且所述的上过渡管(3)的内径尺寸小于下过渡管(4);且所述上过渡管(3)的上端外侧还设置有一推进装置(5),而该推进装置(5)的推进杆(6)则相应从上过渡管(3)的上端插入至上过渡管(3)中;并且在推进杆(6)的端部设置有一安装板(7),而该安装板(7)的上方还设置有一挡污板(8);所述的安装板(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园林喷泉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雨水收集箱(1)和与雨水收集箱(1)相连的并且横向设置的雨水排放管(2);而所述的雨水排放管(2)还连接安装有竖直放置的上过渡管(3);而所述的上过渡管(3)的下端则连接有竖直放置的下过渡管(4);而所述的下过渡管(4)则连接有排污管(20);并且所述的上过渡管(3)的内径尺寸小于下过渡管(4);且所述上过渡管(3)的上端外侧还设置有一推进装置(5),而该推进装置(5)的推进杆(6)则相应从上过渡管(3)的上端插入至上过渡管(3)中;并且在推进杆(6)的端部设置有一安装板(7),而该安装板(7)的上方还设置有一挡污板(8);所述的安装板(7)以及挡污板(8)均设置为相匹配锥形板结构;并且挡污板(8)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一套筒(9),该套筒(9)套装在推进杆(6)上;并且挡污板(8)与安装板(7)之间还设置有弹簧(10),通过弹簧(10)的支撑使得挡污板(8)悬空设置在安装板(7)的上方;并且所述的挡污板(8)的下端面还设置有压头(11);而所述的安装板(7)的上端面则设置有与压头(11)位置相对应的感应器(12),该感应器(12)与推进装置(5)实现通信;并且所述的挡污板(8)的外径与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子溪王小亮丁晶荆浩孙小桃
申请(专利权)人:中景博道城市规划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