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具以及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9551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5 2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锅具及烹饪器具,其中所述锅具包括锅体、匀热层和易渗氮层,所述匀热层设置于所述锅体的底部外壁面,且与所述锅体的底部外壁面贴合;所述易渗氮层呈包覆所述匀热层的外表面设置;其中,所述锅体和所述易渗氮层的外表面覆有氮化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锅具通过在锅体底部设置易渗氮层,所述易渗氮层包覆所述匀热层,且所述易渗氮层相对于所述匀热层更容易渗氮,从而,避免因所述匀热层设置,而使得所述锅体难以进行渗氮的问题。

A pot and cooking utensi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ot and cooking utensil, wherein the pot includes a pot body, a homogenizing layer and a nitriding layer, the homogenizing layer is arranged on the bottom outer wall of the pot body, and is adhered to the bottom outer wall of the pot body; the nitriding layer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homogenizing layer covered with the nitriding layer; and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pot body and the nitriding layer is covered with a nitriding layer. In the technical schem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the pot is provided with an easy nitriding layer at the bottom of the pot body, the easy nitriding layer is coated with the uniform heat layer, and the easy nitriding layer is easier to nitride than the uniform heat layer, thereby avoiding the difficulty of nitriding the pot body due to the arrangement of the uniform heat lay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锅具以及烹饪器具
本技术涉及生活电器
,特别涉及一种锅具以及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传统锅具的锅体,烹饪过程中容易因锅底的局部高温而产生大量油烟,为此,会在锅底设置一层导热率较高的材料(例如铝或铜)做成匀热层,以改善铁质锅的底部过热的问题。并且通常锅体容易被腐蚀(例如通常锅体采用生铁或熟铁,容易因生锈而腐蚀),通常锅体需要进行渗氮处理,以在锅身表面形成氮化层来增强锅身的防腐蚀能力。然而,对带有匀热层的锅体进行渗氮处理实有不便,例如,当将锅体渗氮后再与匀热层复合,会因锅体渗氮后变硬变脆,复合难度非常大且复合连接强度不足而很难复合牢固;当锅体与匀热层复合后再渗氮,匀热层相对于所述锅体,较容易与渗氮液发生反应而污染渗氮液,进而影响锅体氮化层的形成及防腐蚀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锅具以及烹饪器具,旨在解决对设有匀热层的锅体不方便进行渗氮处理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锅具,包括:锅体;匀热层,设置于所述锅体的底部外壁面,且与所述锅体的底部外壁面贴合;以及,易渗氮层,呈包覆所述匀热层的外表面设置;其中,所述锅体和所述易渗氮层的外表面覆有氮化层。优选地,所述匀热层的材质为导热系数高于所述锅体的导热系数的金属材料。优选地,所述易渗氮层的材质与所述锅体的材质相同。优选地,所述易渗氮层的材质和所述锅体的材质为铁基材;和/或,所述匀热层的材质为铝或铜。优选地,所述易渗氮层的周沿与所述锅体的外表面之间焊接密封连接。优选地,所述匀热层最薄处的厚度为d1,且1.5mm≤d1≤5.5mm。优选地,所述易渗氮层的厚度为d2,且0.5mm≤d2≤1.5mm。优选地,所述匀热层的底面直径尺寸为D,且120mm≤D≤200mm。优选地,所述锅体在与所述匀热层的交界处的切线,与交界处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α,且25°≤α≤65°。优选地,所述锅体的底部呈弧形底或平底设置;和/或,所述易渗氮层的外底面呈圆弧面或平面设置。本技术还提出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具,所述锅具包括:锅体;匀热层,设置于所述锅体的底部外壁面,且与所述锅体的底部外壁面贴合;以及,易渗氮层,呈包覆所述匀热层的外表面设置;其中,所述锅体和所述易渗氮层的外表面覆有氮化层。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锅具通过在锅体底部设置易渗氮层,所述易渗氮层包覆所述匀热层,且所述易渗氮层相对于所述匀热层更容易渗氮,从而,避免因所述匀热层设置,而使得所述锅体难以进行渗氮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锅具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锅具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锅具2匀热层1锅体3易渗氮层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提出一种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包括锅具,图1至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锅具的一实施例,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锅具的另一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3,所述锅具100包括锅体1、匀热层2和易渗氮层3,所述匀热层2设置于所述锅体1的底部外壁面,且与所述锅体1的底部外壁面贴合;所述易渗氮层3呈包覆所述匀热层2的外表面设置;其中,所述锅体1和所述易渗氮层3的外表面覆有氮化物层。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锅具100通过在锅体1底部设置易渗氮层3,所述易渗氮层3包覆所述匀热层2,所述易渗氮层3相对于所述匀热层2更容易渗氮(例如,所述易渗氮层3会比所述匀热层2的熔点高而不易融化,也可以是在渗氮过程中所述易渗氮层3相对所述匀热层2而言,不易污染渗氮液),从而避免因所述匀热层2设置,而使得所述锅体1难以进行渗氮的问题。所述匀热层2的设置是为了使锅底受热均匀以提高锅体1的导热效率,所以需要要求所述匀热层2的材质具有较好的导热性能,具体地,在两个实施例中,所述匀热层2的材质为导热系数高于所述锅体1的导热系数的金属材料。如此设置,在给所述锅具100加热过程中,热量先传递到所述匀热层2,因所述匀热层2为高导热材料制成,热量可以在所述匀热层2内呈均匀分布,最终所述匀热层2的热量将均匀地传递至所述锅体1,从而实现所述锅体1的底部均匀受热,可以避免锅体1的底部在加热过程中容易产生局部高温,从而可以减少烹饪过程产生的油烟量。为了保证所述易渗氮层3的外表面形成氮化物防护层,要求所述易渗氮层3的材质能与氮反应形成防腐蚀氮化物,具体地,在两个实施例中,所述易渗氮层3的材质与所述锅体1的材质相同。如此设置,可使锅体1与易渗氮层3的外表面形成完整的氮化防护层,以进一步提高防腐蚀效果。进一步,更具体地,在两个实施例中,所述易渗氮层3的材质和所述锅体1的材质为铁基材;和/或,所述匀热层2的材质为铝或铜。所述匀热层的设置是为了使锅底受热均匀,所述匀热层2需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故而所述匀热层2的材质应选导热率高的材料,具体地,在两个实施例中,所述匀热层2的材质为铝或铜,以使所述匀热层2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氮化层的形成是将锅体放在一定的渗氮液中加热和保温,使渗氮液中的活性原子氮渗入锅体表层形成一层氮化层。渗氮工艺需要在高温下进行,通常温度为800℃~900℃,在这一温度下,所述匀热层会熔融而难以形成氮化层,因此所述易渗氮层的设置是为了使所述易渗氮层3的外表面易于形成氮化层,且能避免所述匀热层2与渗氮液接触反应而污染渗氮液。具体地,在两个实施例中,所述易渗氮层3的材质和所述锅体1的材质为铁基材。铁基材因熔点高于渗氮温度而不会熔融,如此设置,使所述锅体1和所述易渗氮层3的外表面易于形成氮化层,且能使所述锅体1和所述易渗氮层3整体形成完整的氮化层,该氮化层具有高的硬度、耐磨性、抗疲劳性和一定的腐蚀性,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锅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锅体;匀热层,设置于所述锅体的底部外壁面,且与所述锅体的底部外壁面贴合;以及,易渗氮层,呈包覆所述匀热层的外表面设置;其中,所述锅体和所述易渗氮层的外表面覆有氮化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锅体;匀热层,设置于所述锅体的底部外壁面,且与所述锅体的底部外壁面贴合;以及,易渗氮层,呈包覆所述匀热层的外表面设置;其中,所述锅体和所述易渗氮层的外表面覆有氮化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匀热层的材质为导热系数高于所述锅体的导热系数的金属材料。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易渗氮层的材质与所述锅体的材质相同。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易渗氮层的材质和所述锅体的材质为铁基材;和/或,所述匀热层的材质为铝或铜。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易渗氮层的周沿与所述锅体的外表面之间焊接密封连接。6.如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李志猛黄宇华熊君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