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结构以及支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09043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5 0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坑支护结构以及支护方法,涉及房屋建设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护板、底板以及固定组件,护板上设有多组压紧组件;每组压紧组件包括丝杠、固定架、连接部、涡轮以及蜗杆;丝杠螺纹连接于护板,丝杠的一端固接有钻头,丝杠的另一端固接有第一转动件;固定架套接于丝杠,固定架内设有容纳腔;连接部螺纹连接于丝杠;涡轮套设固定于连接部,蜗杆转动连接于容纳腔,并且蜗杆与涡轮啮合,蜗杆的一端固接有第二转动件;丝杠的两端分别套接有止推轴承,止推轴承的两端分别抵接于容纳腔的内壁和连接部。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基坑支护结构对基坑的支护效果不佳的问题,达到了基坑支护结构对基坑的支护效果较佳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坑支护结构以及支护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房屋建设
,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基坑支护结构以及支护方法。
技术介绍
基坑在开挖过程中必然会引起周围土体的变形,并对周围建筑物的地下管线产生影响,严重的将危及地下管线的正常使用和安全。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在基坑设计和挖坑施工中会设置基坑支护结构,用于稳定基坑的安全。现有技术可参考公开号为CN108166506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文件,其公开了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包括沿基坑侧壁布置的多个支护组件,所述支护组件包括固定于基坑底部的底板、用于支撑基坑侧壁的护板、连接底板与护板的支撑组件,所述护板的两侧沿高度方向开设有卡槽,相邻护板之间还设置有两侧边沿分别卡入卡槽内的连接挡板,所述连接挡板在远离基坑侧壁的一侧还开设有固定沉孔,所述固定沉孔内安装有将连接挡板压紧在基坑侧壁且插入基坑侧壁的支护杆。但是,上述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当基坑侧壁中含水量过多时,这些水会对护板施加较大的压力,因而可能会使护板与基坑侧壁之间产生缝隙,这样会使基坑支护机构对基坑的支护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可以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安装在基坑(1)侧壁的护板(2)、固接在基坑(1)底部的底板(3)以及用于连接护板(2)与底板(3)的固定组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2)上设有多组用于将护板(2)压紧在基坑(1)侧壁上的压紧组件(4);每组所述压紧组件(4)包括丝杠(41)、固定架(42)、连接部(43)、涡轮(44)以及蜗杆(45);所述丝杠(41)螺纹连接于护板(2),所述丝杠(41)靠近基坑(1)侧壁的一端固接有钻头(411),所述丝杠(41)的另一端固接有第一转动件;所述固定架(42)套接于丝杠(41),所述固定架(42)内设有容纳腔(421);所述连接部(43)设置于容纳腔(4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安装在基坑(1)侧壁的护板(2)、固接在基坑(1)底部的底板(3)以及用于连接护板(2)与底板(3)的固定组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2)上设有多组用于将护板(2)压紧在基坑(1)侧壁上的压紧组件(4);每组所述压紧组件(4)包括丝杠(41)、固定架(42)、连接部(43)、涡轮(44)以及蜗杆(45);所述丝杠(41)螺纹连接于护板(2),所述丝杠(41)靠近基坑(1)侧壁的一端固接有钻头(411),所述丝杠(41)的另一端固接有第一转动件;所述固定架(42)套接于丝杠(41),所述固定架(42)内设有容纳腔(421);所述连接部(43)设置于容纳腔(421)内并且螺纹连接于丝杠(41);所述涡轮(44)套设固定于连接部(43),所述蜗杆(45)转动连接于容纳腔(421)的内壁,并且所述蜗杆(45)与涡轮(44)啮合,所述蜗杆(45)的一端凸出固定架(42)的外侧壁并且固接有第二转动件;所述丝杠(41)处于容纳腔(421)内的部分,其上端和下端分别套接有止推轴承(46),所述止推轴承(46)的两端分别抵接于容纳腔(421)的内壁和连接部(4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5)设为两组,两组固定组件(5)分别安装于护板(2)的两侧;所述固定组件(5)包括压板(51)以及多个螺栓;所述护板(2)的两侧分别开设有T形槽(22),所述T形槽(22)中设置有T形块(52),所述T形块(52)沿护板(2)的高度方向滑移连接于T形槽(22);所述压板(51)的一端通过螺栓固接于底板(3),所述压板(51)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固接于T形块(52);所述压板(51)上开设有条形孔(511),所述条形孔(511)可供螺栓沿护板(2)的高度方向滑移,所述螺栓的栓帽凸出压板(51)远离T形槽(22)的一侧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件为第一手轮(412),所述第二转动件为第二手轮(45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1)的底部设有用于对护板(2)进行抵接的抵接组件(6)。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组件(6)包括固接在基坑(1)底部的U形架(61),所述U形架(61)的横梁上固接有多个纵向杆(62);对应每个所述纵向杆(62)在护板(2)上固接有纵向套筒(63),所述纵向杆(62)沿底板(3)的宽度方向滑移连接于纵向套筒(63)的内腔;所述纵向杆(62)上套接有第一弹性件(64),所述第一弹性件(64)的两端分别抵接于纵向套筒(63)和U形架(61)的横梁。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晨晨王亦玄费纬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岩土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