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光性甲霜灵的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087414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5 06: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光性甲霜灵的合成方法,旋光性甲霜灵由氯乙酸经甲氧基化、酰氯化后得到甲氧基乙酰氯,甲氧基乙酰氯再与D‑N‑(2,6‑二甲基苯基)丙氨酸甲酯反应合成得到;合成采用“一锅法”操作,甲氧基化和酰氯化两步反应均未经后处理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本发明专利技术合成旋光性甲霜灵的工艺,采用“一锅法”操作简化了操作步骤,减少了三废的产生,降低了合成成本,并且得到的产品质量稳定,产量和收率较高,适合大规模的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光性甲霜灵的合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杀菌活性化合物的
,具体涉及一种旋光性甲霜灵的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甲霜灵(外消旋体)农药是由等量的R异构体和S异构体组成的混合体,目前市场年产量在2万吨以上,远远超过其他类型的杀菌剂,是世界上一个主要的杀菌剂品种之一。甲霜灵的杀菌效果主要R异构体,即旋光性甲霜灵,但因为有S异构体的存在,使产品的杀菌效果大打折扣,导致单位用药量大大增加。研究表明,旋光性甲霜灵比混旋体甲霜灵具有低毒、安全、环保、绿色的特点,并且旋光性甲霜灵较外消旋体具有更高的杀菌活性,其杀菌活性比S异构体高20-30倍,某些方面甚至高达100倍以上,每亩用量也比混旋体甲霜灵低很多。目前报道的甲霜灵旋光体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一种是拆分外消旋体得到所需的旋光体;另一种方法是用具有旋光性的起始原料手性制备旋光体。其中,后一种方法可直接合成光学纯度较高的目标产物,有文献报道的合成过程,如L-乳酸甲酯先与氯化亚砜反应生成S(-)-2-氯代丙酸甲酯,再与2,6-二甲基苯胺反应生成中间体D-N-(2,6-二甲基苯基)丙氨酸甲酯(简称R-(+)DMPM),所得中间体R-(+)DMPM再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光性甲霜灵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称取合成旋光性甲霜灵的原料,包括D‑N‑(2,6‑二甲基苯基)丙氨酸甲酯、氯乙酸、浓度为28%的甲醇钠、甲醇、三氯化磷、水、甲苯、乙二醇;步骤S20,在反应釜中加入甲醇、氯乙酸,开启搅拌,升温到物料基本溶解,继续向反应釜中加入甲醇钠,升温到58℃~65℃,保温反应0.5小时~1.2小时后,减压回收甲醇;步骤S30,经步骤S20减压回收甲醇完成后,降低温度至35℃~45℃,向反应釜中加入甲苯,控制温度在40℃~50℃的条件下滴加三氯化磷,保温60分钟~80分钟;步骤S40,保温完成后,开启尾气吸收装置,滴加D‑N‑(2,6‑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光性甲霜灵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称取合成旋光性甲霜灵的原料,包括D-N-(2,6-二甲基苯基)丙氨酸甲酯、氯乙酸、浓度为28%的甲醇钠、甲醇、三氯化磷、水、甲苯、乙二醇;步骤S20,在反应釜中加入甲醇、氯乙酸,开启搅拌,升温到物料基本溶解,继续向反应釜中加入甲醇钠,升温到58℃~65℃,保温反应0.5小时~1.2小时后,减压回收甲醇;步骤S30,经步骤S20减压回收甲醇完成后,降低温度至35℃~45℃,向反应釜中加入甲苯,控制温度在40℃~50℃的条件下滴加三氯化磷,保温60分钟~80分钟;步骤S40,保温完成后,开启尾气吸收装置,滴加D-N-(2,6-二甲基苯基)丙氨酸甲酯,滴加完成后回流保温2小时,中控D-N-(2,6-二甲基苯基)丙氨酸甲酯的含量≤0.5%,中控合格后,降低温度至38℃~42℃,清洗两次,减压回收甲苯;步骤S50,减压回收甲苯完毕后,降低温度至53℃~68℃,加入水和乙二醇,继续降温至-2℃~3℃,保温1.5小时~2.2小时,得到混合物;步骤S60,对步骤S50得到的混合物进行过滤,收集滤液并进行脱溶处理,直至无液滴流出后,降温至62℃~75℃,得到旋光性甲霜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中,所述合成旋光性甲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冬良潘光飞王进李成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禾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