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柔性粘土薄膜的二维纳流体通道阵列的构建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流体通道构建方法,特别是一种基于柔性粘土薄膜的二维纳流体通道阵列的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二维纳流体通道阵列由于其高的通量,可调节的通道尺寸,易于大规模制备等优点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基于二维纳米片层的层状薄膜材料由于其具有形成二维纳流体通道的天然优势而被广泛应用。在2012年,黄嘉兴等人用自下而上的方法将一种二维纳米材料—氧化石墨烯,组装成具有均一层间距的氧化石墨烯薄膜,由于氧化石墨烯片层带有负电荷,其层间距可以作为离子传输的纳米级通道,这种基于二维纳米片层构建二维纳流体通常的方法十分简易、制作流程简单,成本低廉。然而,氧化石墨烯的柔韧性差,高温性能较差。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柔韧性差,高温性能较差,不易大规模制备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柔性粘土薄膜的二维纳流体通道阵列的构建方法。本专利技术制得的二维纳流体通道阵列在低浓度电解质下展现出表面电荷控制的离子传输行为,具有良好的柔韧性、耐高温性能、可控的离子电流整流作用,整个制作流程简单易行、成本低、易于大规模制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柔性粘土薄膜的二维纳流体通道阵列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粘土为原料,先制备锂离子插层的粘土悬浮液,再制备粘土单片层,接着对粘土单片层进行组装形成具有均一纳米级层间距的柔性粘土薄膜,最后基于该柔性粘土薄膜构建二维纳流体通道阵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柔性粘土薄膜的二维纳流体通道阵列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粘土为原料,先制备锂离子插层的粘土悬浮液,再制备粘土单片层,接着对粘土单片层进行组装形成具有均一纳米级层间距的柔性粘土薄膜,最后基于该柔性粘土薄膜构建二维纳流体通道阵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柔性粘土薄膜的二维纳流体通道阵列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粘土加入到含有锂离子的水溶液中,连续恒温搅拌,得到A品,备用;(2)将A品置于透析袋中,用去离子水进行透析清洗,即得锂离子插层的粘土悬浮液,得到B品,备用;(3)将B品置于离心管中离心,收集上清液,即含有单片层二维纳米粘土片层的悬浮液,得C品,备用;(4)将C品进行真空抽滤,待水分抽干之后,在滤膜上可取出一张柔性薄膜,即具有均一纳米级层间距的柔性粘土薄膜,得D品,备用;(5)将D品裁剪为所需形状,封装在聚二甲基硅氧烷弹性体中,并将薄膜两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挖去一部分,形成小槽,将小槽中加入电解质溶液,使得薄膜两端与电解液接触,最终便可形成一个二维纳米通道阵列装置,采用源表即可检测电解质离子在该纳流体阵列中的传输性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柔性粘土薄膜的二维纳流体通道阵列的构建方法中,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按重量份计,将5-7份的粘土加入到40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