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美玲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增大工件强度的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8391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5 0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模具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具有增大工件强度的注塑模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下模具,所述下模具的上表面搭接有上模具,所述上模具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内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部活动插接有固定杆。该具有增大工件强度的注塑模具,通过活动杆对第一阻隔板进行的移动,达到改变气腔内气压大小的作用,方便第二阻隔板进行移动和固定,第二阻隔板利用固定块与固定板,对支撑杆进行固定,达到固定上模具和下模具的作用,增加上模具与下模具连接力的作用,减少原料使上模具与下模具产生裂缝的情况,使原料不会产生泄漏,达到增大工件强度的作用。

An Injection Mold with Increased Strength of Workpiec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injection mold equipment, and discloses an injection mold with enhanced workpiece strength, including a bottom plate,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bottom plate is fixed with a lower mold,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lower mold is lapped with an upper mold,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upper mold is fixed with a top plate, the inner part of the top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slot, and the internal movable insertion of the through slot is provided with a top plate. Fixed rod. The injection mould has the function of increasing the strength of the workpiece, changing the air pressure in the air chamber by moving the first barrier plate with the movable bar, facilitating the movement and fixation of the second barrier plate. The second barrier plate uses the fixed block and the fixed plate to fix the support rod, so as to fix the upper and lower dies, and increase the connecting force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dies. It can reduce the cracks of the upper and lower dies caused by the raw materials, so that the raw materials will not leak and increase the strength of the workpie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增大工件强度的注塑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模具设备
,具体为一种具有增大工件强度的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注射模以浇注系统又可分为冷流道模、热流道模两种;以按装卸方式可分为移动式、固定式两种。常用的注塑模具在填充填料时,填料由于压力的作用,容易使上下模具产轻微的分离,导致填料进入缝隙中,容易使工件的强度变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增大工件强度的注塑模具,解决了使用注塑模具加工工件时,工件由于压力的作用,容易使上下模具产生分离,导致原料流出,导致工件强度较低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增大工件强度的注塑模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下模具,所述下模具的上表面搭接有上模具,所述上模具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内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部活动插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顶端的表面螺纹套接有螺纹帽,所述固定杆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底板的上表面,所述上模具的下表面分别开设有凹槽和插接槽,所述凹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凸块,所述凸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下模具的上表面,所述凹槽内壁的顶部开设有填料口,所述插接槽内壁的顶部开设有气腔,所述气腔远离凹槽的一侧内壁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远离凹槽的一侧内壁开设有活动口,所述活动口内壁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远离活动槽的一侧内壁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内部与活动口的内部连通,所述活动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阻隔板,所述第一阻隔板远离凹槽的一侧面固定连接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远离第一阻隔板的一端穿过活动口的内部并延伸至上模具的外部,所述活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位于定位槽的内部,所述气腔的内壁搭接有第二阻隔板,所述第二阻隔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下表面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侧壁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固定口,所述卡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远离固定槽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压杆,所述压杆远离固定板的一侧面穿过固定口的内部并与气腔的内侧壁搭接,所述压杆的表面活动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板与卡槽内侧壁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外侧壁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的内部与固定板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底端与下模具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下模具横截面的大小与上模具横截面的大小相同,所述上模具的垂直中线与下模具的垂直中线位于同一直线。优选的,所述填料口的内部与顶板的上方连通,所述固定杆的表面设置有螺纹,所述固定杆表面的螺纹与螺纹帽内侧壁的螺纹相适配。优选的,所述定位槽为环形槽,所述定位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定位杆的相对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活动杆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优选的,所述第一阻隔板与第二阻隔板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密封层,所述插接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挡环。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为弧形板,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支撑杆分别位于凸块的两侧。(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增大工件强度的注塑模具,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具有增大工件强度的注塑模具,通过活动杆对第一阻隔板进行的移动,达到改变气腔内气压大小的作用,方便第二阻隔板进行移动和固定,第二阻隔板利用固定块与固定板,对支撑杆进行固定,达到固定上模具和下模具的作用,增加上模具与下模具连接力的作用,减少原料使上模具与下模具产生裂缝的情况,使原料不会产生泄漏,达到增大工件强度的作用。2、该具有增大工件强度的注塑模具,通过定位杆卡在定位槽内,方便对活动杆进行固定,达到固定第一阻隔板的作用,弹簧对固定板起到收缩的作用,方便使固定板脱离卡接槽,方便使上模具和下模具产生脱离。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正剖图;图2为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固定块结构正剖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活动口结构俯剖图。图中:1底板、2下模具、3上模具、4顶板、5通槽、6固定杆、7螺纹帽、8凹槽、9插接槽、10凸块、11填料口、12气腔、13活动槽、14活动口、15限位槽、16定位槽、17第一阻隔板、18活动杆、19定位杆、20第二阻隔板、21固定块、22固定槽、23卡槽、24固定口、25固定板、26压杆、27弹簧、28支撑杆、29卡接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一种具有增大工件强度的注塑模具,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下模具2,下模具2的上表面搭接有上模具3,下模具2横截面的大小与上模具3横截面的大小相同,上模具3的垂直中线与下模具2的垂直中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模具3能够稳定的搭接在下模具2上,方便对工件进行制作,上模具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顶板4,顶板4的内部开设有通槽5,通槽5的内部活动插接有固定杆6,固定杆6顶端的表面螺纹套接有螺纹帽7,固定杆6的表面设置有螺纹,固定杆6表面的螺纹与螺纹帽7内侧壁的螺纹相适配,使用螺纹帽7方便对固定杆6进行固定,使顶板4和底板1达到固定的作用,固定杆6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底板1的上表面,上模具3的下表面分别开设有凹槽8和插接槽9,插接槽9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挡环,挡环对第二阻隔板20起到限位的作用,使第二阻隔板20不会脱离插接槽9和气腔12内,凹槽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凸块10,凸块1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下模具2的上表面,凹槽8内壁的顶部开设有填料口11,填料口11的内部与顶板4的上方连通,填料口11与外部的填料管相连通,方便将原料倒入凹槽8内,插接槽9内壁的顶部开设有气腔12,气腔12远离凹槽8的一侧内壁开设有活动槽13,活动槽13远离凹槽8的一侧内壁开设有活动口14,活动口14内壁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限位槽15,限位槽15远离活动槽13的一侧内壁开设有定位槽16,定位槽16的内部与活动口14的内部连通,活动槽1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阻隔板17,第一阻隔板17远离凹槽8的一侧面固定连接连接有活动杆18,活动杆18远离第一阻隔板17的一端穿过活动口14的内部并延伸至上模具3的外部,活动杆18远离第一阻隔板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环,使用拉环方便对活动杆18的移动进行控制,活动杆1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杆19,定位槽16为环形槽,定位杆19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定位杆19的相对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活动杆18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定位杆19的表面与定位槽16的内壁搭接时,达到限制定位杆19横向移动的作用,起到固定第一阻隔板17的作用,定位杆19位于定位槽16的内部,气腔12的内壁搭接有第二阻隔板20,第一阻隔板17与第二阻隔板20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密封层,密封层使气腔12的内部达到密封的作用,防止气腔12内部的空气产生泄漏,第二阻隔板2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增大工件强度的注塑模具,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下模具(2),所述下模具(2)的上表面搭接有上模具(3),所述上模具(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顶板(4),所述顶板(4)的内部开设有通槽(5),所述通槽(5)的内部活动插接有固定杆(6),所述固定杆(6)顶端的表面螺纹套接有螺纹帽(7),所述固定杆(6)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底板(1)的上表面,所述上模具(3)的下表面分别开设有凹槽(8)和插接槽(9),所述凹槽(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凸块(10),所述凸块(1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下模具(2)的上表面,所述凹槽(8)内壁的顶部开设有填料口(11),所述插接槽(9)内壁的顶部开设有气腔(12),所述气腔(12)远离凹槽(8)的一侧内壁开设有活动槽(13),所述活动槽(13)远离凹槽(8)的一侧内壁开设有活动口(14),所述活动口(14)内壁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限位槽(15),所述限位槽(15)远离活动槽(13)的一侧内壁开设有定位槽(16),所述定位槽(16)的内部与活动口(14)的内部连通,所述活动槽(1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阻隔板(17),所述第一阻隔板(17)远离凹槽(8)的一侧面固定连接连接有活动杆(18),所述活动杆(18)远离第一阻隔板(17)的一端穿过活动口(14)的内部并延伸至上模具(3)的外部,所述活动杆(1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杆(19),所述定位杆(19)位于定位槽(16)的内部,所述气腔(12)的内壁搭接有第二阻隔板(20),所述第二阻隔板(2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1),所述固定块(21)的下表面开设有固定槽(22),所述固定槽(22)的内侧壁开设有卡槽(23),所述卡槽(23)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固定口(24),所述卡槽(2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固定板(25),所述固定板(25)远离固定槽(22)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压杆(26),所述压杆(26)远离固定板(25)的一侧面穿过固定口(24)的内部并与气腔(12)的内侧壁搭接,所述压杆(26)的表面活动套接有弹簧(27),所述弹簧(27)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板(25)与卡槽(23)内侧壁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槽(2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支撑杆(28),所述支撑杆(28)的外侧壁开设有卡接槽(29),所述卡接槽(29)的内部与固定板(25)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杆(28)的底端与下模具(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增大工件强度的注塑模具,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下模具(2),所述下模具(2)的上表面搭接有上模具(3),所述上模具(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顶板(4),所述顶板(4)的内部开设有通槽(5),所述通槽(5)的内部活动插接有固定杆(6),所述固定杆(6)顶端的表面螺纹套接有螺纹帽(7),所述固定杆(6)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底板(1)的上表面,所述上模具(3)的下表面分别开设有凹槽(8)和插接槽(9),所述凹槽(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凸块(10),所述凸块(1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下模具(2)的上表面,所述凹槽(8)内壁的顶部开设有填料口(11),所述插接槽(9)内壁的顶部开设有气腔(12),所述气腔(12)远离凹槽(8)的一侧内壁开设有活动槽(13),所述活动槽(13)远离凹槽(8)的一侧内壁开设有活动口(14),所述活动口(14)内壁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限位槽(15),所述限位槽(15)远离活动槽(13)的一侧内壁开设有定位槽(16),所述定位槽(16)的内部与活动口(14)的内部连通,所述活动槽(1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阻隔板(17),所述第一阻隔板(17)远离凹槽(8)的一侧面固定连接连接有活动杆(18),所述活动杆(18)远离第一阻隔板(17)的一端穿过活动口(14)的内部并延伸至上模具(3)的外部,所述活动杆(1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杆(19),所述定位杆(19)位于定位槽(16)的内部,所述气腔(12)的内壁搭接有第二阻隔板(20),所述第二阻隔板(2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1),所述固定块(21)的下表面开设有固定槽(22),所述固定槽(22)的内侧壁开设有卡槽(23),所述卡槽(23)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固定口(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美玲
申请(专利权)人:孙美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