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8356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5 03:32
提供一种容易沿纵向堆叠配置且能够使风量增大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空调装置(1)的室外单元(2)包括室外风扇(15)、喇叭口(72)、收容室外风扇(15)和喇叭口(72)并且上端缘部是平坦形状的外壳(40)以及扩散面(91、96),扩散面(91、96)比外壳(40)的上端缘部靠下方且比喇叭口(72)的上端靠上方,并且设置成在俯视观察时比喇叭口(72)的上端靠外侧,并且上述扩散面(91、96)以越朝向上方越远离室外风扇(15)的转轴(75)的方式倾斜。

Outdoor unit of refrigeration unit

An outdoor unit of a refrigeration device which is easy to stack along the longitudinal direction and can increase the air flow is provided. The outdoor unit (2) of the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1) comprises an outdoor fan (15), a bell mouth (72), a reception outdoor fan (15) and a bell mouth (72), and the upper edge of the shell (40) is of flat shape, and the diffusion surface (91, 96) is lower than the upper edge of the shell (40) and higher than the upper end of the bell mouth (72), and is arranged to be higher than the upper end of the bell mouth (72) when looking down. Moreover, the diffusion surfaces (91, 96) are inclined in a way that is more upward and farther away from the rotating shaft (75) of the outdoor fan (1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
技术介绍
目前,提出了一种顶吹型的室外单元,该室外单元包括以将空气向上方吹出的方式设置的风扇以及将该风扇收容于内部的外壳。例如,在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4-129921号)中记载的顶吹型的室外单元中,收容风扇的外壳的上端部是平坦的,并且构成为位于大致相同的平面。因此,例如,在将多台室外单元保管于仓库等情况下,容易将另一台或多台室外单元沿纵向堆叠配置于室外单元之上,且能够使堆叠配置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此处,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顶吹型的室外单元中,在喇叭口的出口侧形成有由侧板围成且在俯视观察时持续呈大致长方形的较大流路的结构。根据上述结构,在刚通过喇叭口后,流路面积会急剧扩大。然而,在像这样流路面积急剧扩大的部分,在扩大部分的侧方会产生空气涡流,有可能无法使空气流动变得良好,从而无法使室外单元的风量充分增大。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形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沿纵向堆叠配置且能够使风量增大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第一观点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包括风扇、喇叭口、外壳以及扩散面。喇叭口覆盖风扇的周围。外壳以使空气流动朝向上方的方式将风扇和喇叭口收容于该外壳的内部。外壳的上端缘部是平坦形状。扩散面比外壳的上端缘部靠下方且比喇叭口的上端靠上方,并且设置成在俯视观察时比喇叭口的上端靠外侧。扩散面以越朝向上方越远离风扇的转轴的方式倾斜。另外,只要扩散面比外壳的上端缘部靠下方、比喇叭口的上端靠上方且设置成在俯视观察时比喇叭口的上端靠外侧并且以越朝向上方越远离风扇的转轴的方式倾斜即可,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以将倾斜角度不同的多个面相连的方式构成,也可以是曲面。此外,虽然扩散面比外壳的上端缘部靠下方、比喇叭口的上端靠上方且在俯视观察时比喇叭口的上端靠外侧并且以越朝向上方越远离风扇的转轴的方式倾斜,但不需要设置成在风扇的转轴延伸的方向上连续地扩展。例如,可以以下述方式设置多个扩散面:存在多个以远离风扇的转轴的方式倾斜的面,这些面在风扇的转轴延伸的方向上彼此分开地配置等。在上述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中,能够将外壳的上端缘部的平坦形状部位用作沿纵向装载多台室外单元时的装载部位。因此,能够沿纵向装载且稳定地配置多台室外单元,从而能够确保保管场所。此外,在上述室外单元中,在比外壳的上端缘部靠下方、比喇叭口的上端靠上方且在俯视观察时比喇叭口的上端靠外侧处设置有扩散面。因此,在通过由外壳的出口形成的较大的流路之前的阶段,通过由喇叭口形成的流路的空气流动在由通过面积平稳扩大的扩散面形成的流路中流动。因此,能够防止刚通过喇叭口后空气流动的通过面积急剧地扩大,能够抑制刚通过喇叭口后产生空气涡流,从而能够使空气流动变得良好。由此,不仅容易沿纵向堆叠配置,而且能够使风量增大。在第一观点所述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的基础上,在第二观点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中,扩散面扩展至外壳的上端缘部。在上述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中,扩散面设置成向外侧扩展至外壳的上端缘部。因此,能够确保在俯视观察时直到外壳的侧面周边为止扩散面较宽,从而能够使风量进一步增大。另外,例如,在外壳的上端出口设置网(例如,金属网)的情况下,能够获得使空气流动撞击上述网时的压力损失减小的效果。在第二观点所述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的基础上,在第三观点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中,外壳具有覆盖喇叭口的侧方的侧面。侧面和扩散面一体形成。在上述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中,由于侧面和扩散面一体形成,因此不需要通过螺钉将两者固定(能够省略螺钉,从而能够减少部件个数),能够使安装作业变得容易,并且由于不使用螺钉,能够提高外观性。在第二观点所述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的基础上,在第四观点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中,外壳具有覆盖喇叭口的侧方的侧面。具有侧面的构件和具有扩散面的构件是不同的构件。具有侧面的构件和具有扩散面的构件通过沿铅垂方向延伸的螺钉固定在外壳的上方部分。在上述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中,具有侧面的构件和具有扩散面的构件是不同的构件,具有侧面的构件和具有扩散面的构件通过沿铅垂方向延伸的螺钉固定在外壳的上方部分。因此,能够设定成从外壳的侧方无法看到螺钉的结构,从而能够使外壳的侧方的外观整洁。在第一观点或第二观点所述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的基础上,在第五观点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中,外壳具有覆盖喇叭口的侧方的多个侧面。多个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侧面具有以与喇叭口的上端缘部的间隙变小的方式向喇叭口一侧凹陷的形状。在上述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中,设置有具有朝向喇叭口一侧凹陷的形状的侧面。因此,能够在朝向喇叭口一侧凹陷的形状的部分抑制通过喇叭口后的流路急剧扩大,从而能够抑制通过喇叭口后产生空气涡流。在第一观点至第五观点中任一观点所述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的基础上,在第六观点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中,还包括连通面。连通面从扩散面的下端朝向铅垂方向下方延伸至喇叭口的上端缘部。另外,对于延伸至喇叭口的上端缘部而言,较为理想的是延伸至与喇叭口的下游侧的流路形成部分重叠的程度,不需要与喇叭口的上端缘部接触。此外,连通面不需要从扩散面的整个下端向下方延伸,也可从扩散面的下端的一部分向下方延伸。在上述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中,在将通过喇叭口后的空气流动送至扩散面之前的阶段,能够在由沿铅垂方向延伸的连通面形成的流路部分将上述空气流动朝向铅垂方向引导。由此,由于能够确保空气流路中朝向铅垂方向流动的部分,因而能够使风量进一步增大。在第一观点至第六观点中任一观点所述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的基础上,在第七观点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中,扩散面是平面。在上述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中,由于扩散面是平面,因而使制造时的加工变得容易。专利技术效果根据第一观点所述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不仅容易沿纵向堆叠配置,而且能够使风量增大。根据第二观点所述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能够确保在俯视观察时直到外壳的侧面周边为止扩散面较宽,从而能够使风量进一步增大。根据第三观点所述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不需要基于螺钉的固定作业,并且能够提高外观性。根据第四观点所述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能够使外壳的侧方的外观整洁。根据第五观点所述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能够在朝向喇叭口一侧凹陷的形状的部分抑制通过喇叭口后的流路急剧扩大,从而能够抑制通过喇叭口后产生空气涡流。根据第六观点所述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由于能够确保空气流路中朝向铅垂方向流动的部分,因而能够使风量进一步增大。根据第七观点所述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能够使制造时的加工变得容易。附图说明图1是采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室外单元的空调装置的示意结构图。图2是室外单元的外观立体图。图3是室外单元的外壳、室外热交换器以及风扇组件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表示室外热交换器、室外风扇和外壳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图5是从右上方观察外壳的上方部分、右侧扩散面、左侧扩散面、左侧铅垂曲面以及风扇组件的外观示意立体图(移除吹出格栅的状态)。图6是从上方观察外壳的上方部分、右侧扩散面、右侧铅垂曲面、左侧扩散面、左侧铅垂曲面以及风扇组件的外观示意俯视图(移除吹出格栅的状态)。图7是从右斜前方观察外壳的上方附近、右侧扩散面、右侧铅垂曲面、左侧扩散面、左侧铅垂曲面以及风扇组件的外观示意立体图(移除吹出格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冷装置(1)的室外单元(2、202),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扇(15);喇叭口(72),所述喇叭口(72)覆盖所述风扇的周围;外壳(40),所述外壳(40)以使空气流动朝向上方的方式将所述风扇和所述喇叭口收容于所述外壳(40)的内部,并且所述外壳(40)的上端缘部是平坦形状(84、89、94、99);以及扩散面(91、91a、96、291),所述扩散面(91、91a、96、291)比所述外壳的所述上端缘部靠下方且比所述喇叭口的上端靠上方,并且设置成在俯视观察时比所述喇叭口的上端靠外侧,并且所述扩散面(91、91a、96、291)以越朝向上方越远离所述风扇的转轴(75)的方式倾斜。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4.27 JP 2016-0892121.一种制冷装置(1)的室外单元(2、202),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扇(15);喇叭口(72),所述喇叭口(72)覆盖所述风扇的周围;外壳(40),所述外壳(40)以使空气流动朝向上方的方式将所述风扇和所述喇叭口收容于所述外壳(40)的内部,并且所述外壳(40)的上端缘部是平坦形状(84、89、94、99);以及扩散面(91、91a、96、291),所述扩散面(91、91a、96、291)比所述外壳的所述上端缘部靠下方且比所述喇叭口的上端靠上方,并且设置成在俯视观察时比所述喇叭口的上端靠外侧,并且所述扩散面(91、91a、96、291)以越朝向上方越远离所述风扇的转轴(75)的方式倾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面(91、91a、96、291)扩展至所述外壳的所述上端缘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具有覆盖所述喇叭口的侧方的侧面(9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池史朗神谷成毅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