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光红专利>正文

防盗两用电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8266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盗两用电杆,它是由中空电杆制成,在电杆根部上端杆壁40—60厘米处,及电杆梢部下端杆壁50—70厘米处,分别设置有直径为5—7厘米的洞模连通电杆内中空的腔体,上述两洞位设置在至为180度的方向上,它具有使电缆的稳定性强、防雷击性能好,制作简单,使用方便,有防盗的作用,保证通信及广播线路的畅通,节省大量金属套管材料,适用范围广等优点。(*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防盗的两用电杆,它属于电缆或电线的安装、维护、使用的管道、设备等类。架空明线在我国目前仍是通信、广播的主要传输手段,在架空明线与埋地电缆转换结合部,目前还只注意到电传输内部的阻抗匹配和防雷的技术措施方面,而对于外部人为破坏的防护措施只作简单处理。由于电缆或电线的终端引入杆,大量是架设在机务站外偏僻的地方,如远离城镇的野外山地道路旁等,这就给盗窃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最近几年,全国邮电通信、军内通信、广播终端的引入电缆被盗破坏事件屡有发生,其状甚为严重,由于从电杆明线引入地下段的电缆基本都是采用塑料管或钢管穿套固定在电杆的一侧、尤其是使用钢管穿套电缆,更引起不法分子或无知人员的注目,鉴于钢管的多种用途及其自身的昂贵价值,此类套管常被不法分子或无知人员用锯切断盗取,他们不但盗取了套管和电缆,同时也锯断了电缆,造成通信和广播信号的终断,严重的是地下电缆从锯断处进潮进水,导致整条电缆的报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盗两用电杆,具体地说就是这种电杆既保留了原有电杆的功能,又增加了一个防盗的功用,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这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防盗两用电杆由中空电杆制成,其特征在于:电杆根部的上端杆壁40—60厘米处,及电杆梢部下端杆壁50—70厘米处,分别设置有直径为5—7厘米的洞模连通电杆内中空的腔体,上述两洞位设置在互为180度的方向上。

【技术特征摘要】
1、防盗两用电杆由中空电杆制成,其特征在于:电杆根部的上端杆壁40-60厘米处,及电杆梢部下端杆壁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光红
申请(专利权)人:杨光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