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弓偏心轮机构以及复合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65157 阅读:7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4 0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弓偏心轮机构以及复合弓。所述复合弓偏心轮机构,涉及复合弓设计制造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单侧缆模式导致的弓把自身受力不均影响弓箭的射击精度的技术问题。复合弓偏心轮机构包括偏心主轮和两个偏心模块,两个所述偏心模块对称设置于所述偏心主轮的两侧,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复合弓偏心轮机构将偏心模块对称设置于偏心主轮两侧的设计,使受力轮组在左右两侧受到均等的力,克服了现有的复合弓轮组单侧受力,导致的弓箭受力不均,对弓箭飞行稳定性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弓偏心轮机构以及复合弓
本技术涉及复合弓设计制造
,尤其是涉及一种复合弓偏心轮机构以及复合弓。
技术介绍
复合弓主要是由弓把、轮组、弓弦、弓片弓片座等部件组装而成。现代复合弓最大的特点就是运用了滑轮来达到省力的效果,我们应当明白弓本身并不能创造能量,弓只是起到了一个转移能量的作用。当我们拉一个复合弓的时候,弓片会向内弯曲,这就是你拉弓的力量通过滑轮传递到了弓片上,而弓片的变形是将你的拉弓的动能转变为了弓片形变的势能。当我们释放弓弦的时候,弓片所存储的势能又通过滑轮以及弓弦的位移传递给了箭,转换为箭飞行时的动能。能量的传递就是这样完成的。我们选择一个弓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看这个弓有没有“劲”,其实就是弓存储和释放能量能力。现代的复合弓由于只在偏心主轮一侧安装模块,都是单侧缆的三弦结构,包括两条副弦和一条主弦,通过主弦的后拉变形,将拉弓的动能通过滑轮组转换成径向拉动两条副弦的势能,进而拉动弓片,使弓片储存能量,释放主弦时,首先是弓片的变形,通过两条副弦带动滑轮组进而带动主弦回弹,将搭在主弦上的弓箭射出。这种复合弓由于为单侧缆结构,使用时不必担心侧缆触碰手臂影响弓箭的行程,使用方便,对于初学者也能够适用。但是对于精准度要求高的场合,尤其是体育竞技,只看中命中率的场合,这种三弦结构由于使用环境的变化以及自身的受力的影响等因素存在,影响弓箭的运行轨迹,进而影响命中率,对精确度要求高的场合极为不利。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的复合弓在使用时会由于只在偏心主轮一侧设置偏心模块形成单侧缆模式而使弓把自身受力不均影响弓箭的射击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弓偏心轮机构以及复合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单侧缆模式导致的弓把自身受力不均影响弓箭的射击精度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弓偏心轮机构,包括用于搭放主弦的偏心主轮和用于搭放侧弦的两个偏心模块,两个所述偏心模块对称设置于所述偏心主轮的两侧。可选地,所述偏心主轮包括孔板和轮缘,所述孔板上开设有多个调距孔、一个调整孔和一个轮轴孔。可选地,所述调距孔开设于靠近副弦挂头的位置,且所述调距孔的数量为五个。可选地,第一加强部为以所述轮轴孔为圆心的弧形中空结构,所述弧形中空结构内设置有止转销,其中所述止转销与所述弧形中空结构可拆卸连接。可选地,所述偏心主轮右侧设置有主弦挂头槽,所述主弦挂头槽内设置有主弦挂头固定部,所述主弦挂头固定部内侧设置有主弦挂头,主弦挂头相对侧设置有副弦挂头,所述副弦挂头为两个,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偏心主轮两侧。可选地,所述轮缘为多段曲线顺滑连接组成的外部轮廓,且所述轮缘周向设置有容纳主弦缆的第一凹槽。可选地,所述偏心模块的周向外部轮廓设置有容纳副弦缆的第二凹槽。可选地,所述偏心模块包括止转部、定位部和弯曲部,其中,所述止转部为平直段,所述定位部为半圆形段,所述弯曲部外轮廓为多段曲线顺滑连接而成,且所述偏心模块与所述偏心主轮可拆卸连接。可选地,所述定位部的端部设置有一个固定孔,所述弯曲部的端部设置有两个固定孔,且每个所述固定孔均为阶梯孔。一种复合弓,包括上述的复合弓偏心轮机构,复合弓能够形成双侧缆一主弦的五弦缆系统。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弓偏心轮机构,包括偏心主轮和两个偏心模块,两个所述偏心模块对称设置于所述偏心主轮的两侧,该技术的复合弓偏心轮机构将偏心模块对称设置于偏心主轮两侧的设计,使四根副弦均匀分布在偏心主轮的两侧,从而使受力轮组在左右两侧受到均等的力,克服了现有的复合弓轮组单侧受力,导致的弓箭受力不均,影响弓箭飞行稳定性的缺陷。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复合弓偏心轮机构以及复合弓偏心主轮的结构主视图;图2为复合弓偏心轮机构以及复合弓偏心模块的结构主视图;图3为复合弓偏心轮机构以及复合弓偏心主轮的侧视图;图4为复合弓偏心轮机构以及复合弓偏心模块的侧视图;图5为复合弓偏心轮机构以及复合弓形成本技术特有的五弦缆系统状态图;图6为复合弓偏心轮机构以及复合弓的偏心主轮以及偏心模块组合主视图。图中1、偏心主轮;2、偏心模块;3、孔板;4、第一加强部;5、第二加强部;6、第三加强部;7、第四加强部;8、第五加强部;9、调整孔;10、轮轴孔;11、弧形中空结构;12、止转销;13、主弦挂头槽;14、主弦挂头固定部;15、主弦挂头;16、副弦挂头;17、第一凹槽;18、止转部;19、定位部;20、弯曲部;21、固定孔;22、第二凹槽;23、调距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弓偏心轮机构,如图6所示,包括用于搭放主弦的偏心主轮1和用于搭放侧弦的两个偏心模块2,两个偏心模块2对称设置于偏心主轮1的两侧。该技术的复合弓偏心轮机构将偏心模块2对称设置于偏心主轮1两侧的设计,并且该技术的复合弓偏心轮机构成对使用,使四根副弦均匀分布在偏心主轮1的两侧,从而使受力轮组在左右两侧受到均等的力,克服了现有的复合弓轮组单侧受力,导致的弓箭受力不均,对弓箭飞行稳定性的影响。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偏心主轮1包括孔板3和轮缘,孔板3上开设有多个调距孔23、一个调整孔9和一个轮轴孔10。该技术的孔板3包括第一加强部4、第二加强部5、第三加强部6和第四加强部7,第一加强部4中段与轮缘之间设有第五加强部8,其中第二加强部5上设置有调整孔9和轮轴孔10,第五加强部8设置有多个调距孔23,其中调整孔9可以配合调距孔23将偏心模块2固定在不同的位置,进一步精确调整复合弓的拉距,轮轴孔10用于将偏心主轮1固定在弓片上,调距孔23能够进行精确调距,用以满足不同人群对复合弓不同拉距的要求,此种设计能够适应更广泛的射手类型。同时偏心主轮1的轮缘进行了更稳定、顺滑的渐进式凸轮曲线设计,具有更长的加力曲线,即使较短拉距也可达成超高箭速。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调距孔23开设于靠近副弦挂头16的位置,且调距孔23的数量为五个,调整孔9为长圆形,轮轴孔10的直径为6mm。该技术具有五个调距孔23,同时具有1至9号省力比为60%和A-I号省力比为70%两种系列的偏心模块2,使用任意一款偏心模块2均能让射手在1寸内进行1/4寸递进的5档精调,其具体精调尺寸范围的范例如下表所示:如复合弓和偏心主轮的型号确定,那么第一行所示数值表示为,标号1或者A型号的模块在24-25英寸内通过五个调距孔23分别能够实现24、24.25、24.50、24.75和25英寸的精确拉距,其余情况按以上表格依此类推,此种精确拉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弓偏心轮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搭放主弦的偏心主轮(1)和用于搭放侧弦的两个偏心模块(2),两个所述偏心模块(2)对称设置于所述偏心主轮(1)的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弓偏心轮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搭放主弦的偏心主轮(1)和用于搭放侧弦的两个偏心模块(2),两个所述偏心模块(2)对称设置于所述偏心主轮(1)的两侧。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弓偏心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主轮(1)包括孔板(3)和轮缘,所述孔板(3)上开设有多个调距孔(23)、一个调整孔(9)和一个轮轴孔(10)。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弓偏心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距孔(23)开设于靠近副弦挂头(16)的位置,且所述调距孔(23)的数量为五个。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弓偏心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板(3)包括第一加强部(4),所述第一加强部(4)上设置有以所述轮轴孔(10)为圆心的弧形中空结构(11),所述弧形中空结构(11)内设置有止转销(12),其中所述止转销(12)与所述弧形中空结构(11)可拆卸连接。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弓偏心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主轮(1)右侧设置有主弦挂头槽(13),所述主弦挂头槽(13)内设置有主弦挂头固定部(14),所述主弦挂头固定部(14)内侧设置有主弦挂头(15),主弦挂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泽西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尚群体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