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碳空气压缩一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63640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4 0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低碳空气压缩一体机,包括进气预冷器、吸气管、空气压缩机、第一排气管、油气分离器、第二排气管、冷却器、第三排气管、排气回温器、蒸发器以及制冷机组;所述进气预冷器的内程与所述排气回温器的内程连通;本一体机还包括控制器,该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空气压缩机、油气分离器、冷却器以及所述制冷机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极大的提高了空气压缩主机压缩效率,降低了空气压缩机排气的含水量,可满足绝大多数场合对于压缩空气含水量的要求,解决了空气压缩机后端后处理设备管路配置复杂之问题,且成本可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碳空气压缩一体机
本技术涉及空气压缩机,具体涉及进气冷冻式空气压缩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空气压缩机均采用单纯压缩的结构,即单纯将空气压缩到设定压力,再在空气压缩机后端加上配套冷冻式干燥机、精密过滤器等后处理设备对压缩空气进行降温和干燥处理;此种工艺设备集成度低,对用户在后部系统配置,管路安装,场地空间等诸多方面均带来不便,且用户管理成本升高,难度也大。同时,因为常规空气压缩机吸入的为未经处理的环境空气,含水量高,在压缩过程中,因为压力的升高,在空气压缩机的压缩腔内析出大量的水分,而析出的水分与压缩机里的润滑油混合,会加快油的乳化,不利于润滑油的长期使用,对润滑油的油品要求更高,并会降低润滑油使用寿命。同时,吸入的空气为环境空气,在温度较高时,压缩过程中温度升高到一个很高的温度,润滑油温度也同时上升,在高温下润滑油容易分解,使润滑油寿命变低。而更高的油温及排气温度,需要使用一个更大的后部冷却器对空气及润滑油进行降温,以维持压缩系统中油温及整机的排气温度。因此,需要消耗较多的能量来给压缩空气降温,能耗较大。此外,现有的空气压缩工艺有采用增加一个前置预冷的技术,在压缩工艺之前先将进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碳空气压缩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预冷器(11)、吸气管(21)、空气压缩机(12)、第一排气管(22)、油气分离器(13)、第二排气管(23)、冷却器(14)、第三排气管(24)、排气回温器(15)、蒸发器(16)以及制冷机组(17);所述进气预冷器(11)、蒸发器(16)以及排气回温器(15)均为换热器;在所述进气预冷器(11)的壳程连接有进气口(25),所述进气预冷器(11)的壳程通过所述吸气管(21)连接所述空气压缩机(12)入口,所述空气压缩机(12)的出口通过所述第一排气管(22)连接所述油气分离器(13),所述油气分离器(13)通过所述第二排气管(23)连接所述冷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碳空气压缩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预冷器(11)、吸气管(21)、空气压缩机(12)、第一排气管(22)、油气分离器(13)、第二排气管(23)、冷却器(14)、第三排气管(24)、排气回温器(15)、蒸发器(16)以及制冷机组(17);所述进气预冷器(11)、蒸发器(16)以及排气回温器(15)均为换热器;在所述进气预冷器(11)的壳程连接有进气口(25),所述进气预冷器(11)的壳程通过所述吸气管(21)连接所述空气压缩机(12)入口,所述空气压缩机(12)的出口通过所述第一排气管(22)连接所述油气分离器(13),所述油气分离器(13)通过所述第二排气管(23)连接所述冷却器(14)的入口,所述冷却器(14)的出口通过所述第三排气管(24)连接所述排气回温器(15)的壳程,所述排气回温器(15)的壳程与所述蒸发器(16)的壳程连通,在所述蒸发器(16)的壳程上远离所述排气回温器(15)的一侧连接有连通管(26),该连通管(26)连接所述进气预冷器(11)的内程,在所述连通管(26)上设置有汽水分离器(31),在所述进气预冷器(11)的壳程底部也连接有汽水分离器(31);所述制冷机组(17)通过管线连接所述蒸发器(16)的内程;所述进气预冷器(11)的内程与所述排气回温器(15)的内程连通;本一体机还包括控制器,该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空气压缩机(12)、油气分离器(13)、冷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旭辉蔡国君曾东禹双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嘉美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