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砂拌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5901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3 2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细砂拌湿装置,包括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壳体,在壳体的前端设置有用于进出细砂和添加水份的开口,在支架上设置有两个托轮座,两个托轮座设置在壳体的进料口一侧且以开口的竖中心线为中心对称设置,在两个托轮座上设置有托轮,在托轮之间设置有圆环箍板,壳体的前端处于圆环箍板内且边沿抵压在托轮的轮面上,在支架上固定有驱动座,在驱动座上固定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主轴通过连接法兰与壳体的尾端相连接,在支架上设置有支撑座,驱动电机的主轴通过尾部轴承连接在支撑座上,在壳体的开口处设置有闸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设置合理,其操作便捷,有利于保证拌湿的均匀性,不会容易产生大量粉尘,使用稳定性好且实用性强。

Fine Sand Wet Mix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ine sand wet mix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 and a shell arranged on the support. An opening for entering and exiting fine sand and adding water is arranged at the front end of the shell. Two supporting wheels are arranged on the support. Two supporting wheels are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inlet and outlet of the shell and are symmetrically arranged with the vertical central line of the opening as the center. Brackets are arranged on two supporting wheels. A ring hoop plat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supporting wheels. The front end of the shell is in the ring hoop plate and the edge is pressed against the wheel surface of the supporting wheel. A driving seat is fixed on the support, and a driving motor is fixed on the drive seat. The main shaft of the driving mo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rear end of the shell through a connecting flange, and a supporting seat is arranged on the support frame. The main shaft of the driving motor is connected to the support seat through the rear bearing. A gate is arranged at the opening of the shell. The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reasonable, the operation is convenient, the uniformity of wetting is ensured, a large amount of dust is not easily produced, and the use stability is good and the practicability is stro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细砂拌湿装置
本技术属于机械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细砂拌湿装置。
技术介绍
机械砂生产线是一种将较大粒径石料作为原料,生产出不同规格的成品骨料加工生产设备,成品骨料能满足混凝土行业的使用需求,用于减少混凝土等建材的生产成本,现有技术的制砂生产线的生产过程,原料通过提升输送到进料装置,再经由送料装置至制砂机破碎整形后,通过筛分进行分级,将满足需求的砂石直接输送至出料装置,经过砂石粉分离机分离,其在制砂过程中容易产生较大的粉尘,而且不方便卸料操作,故而适用性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设置合理且适用性强的细砂拌湿装置。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细砂拌湿装置,包括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且为圆筒形的壳体,在所述壳体的前端设置有用于进出细砂和添加水份的开口,在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两个托轮座,两个托轮座设置在壳体的进料口一侧且以开口的竖中心线为中心对称设置,在所述两个托轮座上设置有托轮,在所述托轮之间设置有圆环箍板,所述壳体的前端处于所述圆环箍板内且边沿抵压在托轮的轮面上,在所述支架上固定有驱动座,在所述驱动座上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主轴通过连接法兰与壳体的尾端相连接,在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支撑座,所述驱动电机的主轴通过尾部轴承连接在所述支撑座上,在所述壳体的开口处设置有闸板。在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承载面板,所述壳体、托轮座和驱动座均固定在所述承载面板上,所述承载面板的一端通过活动轴连接在所述支架上且另一端与支架之间设置有举升气缸,所述活动轴处于托轮座的一侧。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均匀设置有凸起板条,所述凸起板条的高度为壳体半径的1/3。所述壳体为不锈钢壳体。本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本技术的结构设置合理,其不但操作便捷,而且有利于保证拌湿的均匀性,不会容易产生大量粉尘,使用稳定性好且实用性强;同时设置有承载面板,可以根据需要使承载面板升降处理,从而也有利于快速完成卸料操作,使用稳定可靠。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图1显示了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见图1,一种细砂拌湿装置,包括支架1,设置在所述支架1上且为圆筒形的壳体2,在所述壳体2的前端设置有用于进出细砂和添加水份的开口3,在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两个托轮座4,两个托轮座4设置在壳体2的进料口一侧且以开口的竖中心线为中心对称设置,在所述两个托轮座4上设置有托轮5,在所述托轮5之间设置有圆环箍板6,所述壳体2的前端处于所述圆环箍板6内且边沿抵压在托轮5的轮面上,在所述支架1上固定有驱动座7,在所述驱动座7上固定有驱动电机8,所述驱动电机8的主轴通过连接法兰9与壳体2的尾端相连接,在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支撑座10,所述驱动电机的主轴通过尾部轴承11连接在所述支撑座10上,在所述壳体2的开口3处设置有闸板12。在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承载面板13,所述壳体、托轮座和驱动座均固定在所述承载面板上,所述承载面板13的一端通过活动轴14连接在所述支架1上且另一端与支架1之间设置有举升气缸15,所述活动轴处于托轮座的一侧。在所述壳体2的内壁上均匀设置有凸起板条16,所述凸起板条的高度为壳体半径的1/3。有利于提高拌湿的效率。所述壳体为不锈钢壳体。本技术的结构设置合理,其不但操作便捷,而且有利于保证拌湿的均匀性,不会容易产生大量粉尘,使用稳定性好且实用性强;同时设置有承载面板,可以根据需要使承载面板升降处理,从而也有利于快速完成卸料操作,使用稳定可靠。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技术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细砂拌湿装置,包括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且为圆筒形的壳体,在所述壳体的前端设置有用于进出细砂和添加水份的开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两个托轮座,两个托轮座设置在壳体的进料口一侧且以开口的竖中心线为中心对称设置,在所述两个托轮座上设置有托轮,在所述托轮之间设置有圆环箍板,所述壳体的前端处于所述圆环箍板内且边沿抵压在托轮的轮面上,在所述支架上固定有驱动座,在所述驱动座上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主轴通过连接法兰与壳体的尾端相连接,在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支撑座,所述驱动电机的主轴通过尾部轴承连接在所述支撑座上,在所述壳体的开口处设置有闸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细砂拌湿装置,包括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且为圆筒形的壳体,在所述壳体的前端设置有用于进出细砂和添加水份的开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两个托轮座,两个托轮座设置在壳体的进料口一侧且以开口的竖中心线为中心对称设置,在所述两个托轮座上设置有托轮,在所述托轮之间设置有圆环箍板,所述壳体的前端处于所述圆环箍板内且边沿抵压在托轮的轮面上,在所述支架上固定有驱动座,在所述驱动座上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主轴通过连接法兰与壳体的尾端相连接,在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支撑座,所述驱动电机的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兴胜刘森林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优才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