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型固废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5728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3 1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保型固废处理装置,包括进料管、外壳、防腐隔离层、干燥器、观察窗,所述外壳上端设有所述进料管,所述外壳内侧设有所述防腐隔离层,所述防腐隔离层下侧设有所述干燥器,所述干燥器一侧设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下端一侧设有第一过滤层,所述第一过滤层一侧设有第一暂存仓,所述第一暂存仓前端设有第一出料管,所述第一出料管下端设有储存仓,所述储存仓下端设有底托,所述底托下侧设有支撑架,所述第一暂存仓下部设有第二过滤层,所述第二过滤层一侧设有第二暂存仓。有益效果在于:将固体废料根据颗粒的大小不同,采用分筛法将其分开,使用不同的存储仓将其分开存储,方便后续废物利用工作的实施,效率非常高。

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olid Waste Treatment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solid waste treatment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eed pipe, a shell, an anti-corrosion isolation layer, a dryer and an observation window. The upper end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the feed pipe, the inner side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the anti-corrosion isolation layer, and the lower side of the anti-corrosion isolation layer is provided with the dryer. The dryer sid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bracket, and the lower side of the first bracket is provided with the first bracket. The first filter layer has a first temporary storage bin on one side of the first filter layer, a first discharge tube on the front end of the first temporary storage bin, a storage bin on the lower end of the first discharge tube, a bottom bracket on the lower side of the storage bin, a support frame on the lower side of the bottom bracket, a second filter layer on the lower side of the first temporary storage bin, and a second temporary storage bin on the one side of the second filter layer. The beneficial effect is that solid wastes are separated by sieving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size of particles and stored separately in different storage warehouses, which facilitat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subsequent waste utilization work and has high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保型固废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废料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环保型固废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固体废物是指人类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丢弃的固体和泥状的物质称之为固体废物,简称固废。包括从废水,废气分离出来的固体颗粒。凡人类一切活动过程产生的,且对所有者已不再具有使用价值而被废弃的固态或半固态物质,通称为固体废物。各类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俗称废渣;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则称为垃圾。固体废物实际只是针对原所有者而言。在任何生产或生活过程中,所有者对原料、商品或消费品,往往仅利用了其中某些有效成分,而对于原所有者不再具有使用价值的大多数固体废物中仍含有其它生产行业中需要的成分,经过一定的技术环节,可以转变为有关部门行业中的生产原料,甚至可以直接使用。可见,固体废物的概念随时、空的变迁而具有相对性。提倡资源的社会再循环,目的是充分利用资源,增加社会与经济效益,减少废物处置的数量,以利社会发展。固体废物处理是通过物理的手段或生物化学作用用以缩小其体积、加速其自然净化的过程,无法进行重新利用,浪费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环保型固废处理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环保型固废处理装置,包括进料管、外壳、防腐隔离层、干燥器、观察窗,所述外壳上端设有所述进料管,所述外壳内侧设有所述防腐隔离层,所述防腐隔离层下侧设有所述干燥器,所述干燥器一侧设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下端一侧设有第一过滤层,所述第一过滤层一侧设有第一暂存仓,所述第一暂存仓前端设有第一出料管,所述第一出料管下端设有储存仓,所述储存仓下端设有底托,所述底托下侧设有支撑架,所述第一暂存仓下部设有第二过滤层,所述第二过滤层一侧设有第二暂存仓,所述第二暂存仓前端设有第二出料管,所述第二过滤层上端一侧设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暂存仓下部设有第三过滤层,所述第三过滤层下端一侧设有第三暂存仓,所述第三暂存仓前端设有第三出料管,所述第三过滤层下方设有第四出料管,所述外壳一侧设有观察窗。上述结构中,固体废料通过所述进料管进入装置,在所述干燥器的干燥作用下进行分筛,首先通过所述第一过滤层过滤,留下最粗的固体颗粒,进入所述第一暂存仓,通过所述第一出料管进入所述储存仓,剩余废料继续向下分筛,通过所述第二过滤层,留下相对较大的固体颗粒,进入所述第二暂存仓,通过所述第二出料管进入所述储存仓,剩余废料继续向下分筛,通过所述第三过滤层,剩下相对细小的颗粒通过所述第三出料管进入所述储存仓,剩下最细小颗粒听过所述第四出料管进入所述储存仓。为了进一步保证固体废料能更高效的处理再利用,所述进料管与所述外壳为焊接,所述干燥器与所述防腐隔离层为螺钉连接。为了进一步保证固体废料能更高效的处理再利用,所述第一过滤层与所述防腐隔离层为焊接,所述第一过滤层与所述第一支架为焊接。为了进一步保证固体废料能更高效的处理再利用,所述第一过滤层与所述第一暂存仓为螺栓连接,所述第一暂存仓与所述第一出料管为焊接。为了进一步保证固体废料能更高效的处理再利用,所述储存仓与所述第一出料管为焊接,所述储存仓与所述底托为卡槽连接。为了进一步保证固体废料能更高效的处理再利用,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底托为焊接。为了进一步保证固体废料能更高效的处理再利用,所述观察窗与所述外壳为镶嵌。有益效果在于:将固体废料根据颗粒的大小不同,采用分筛法将其分开,使用不同的储存仓将其分开存储,方便后续废物利用工作的实施,效率非常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环保型固废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环保型固废处理装置的左视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一种环保型固废处理装置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进料管;2、外壳;3、防腐隔离层;4、干燥器;5、第一过滤层;6、第一支架;7、第一暂存仓;8、第一出料管;9、第二过滤层;10、第二支架;11、第二暂存仓;12、第一出料管;13、第三过滤层;14、第三暂存仓;15、第三出料管;16、底托;17、支撑架;18、储存仓;19、观察窗;20、第四出料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3所示,一种环保型固废处理装置,包括进料管1、外壳2、防腐隔离层3、干燥器4、观察窗19,外壳2上端设有进料管1,外壳2内侧设有防腐隔离层3,防腐隔离层3作用为防止固体废料腐蚀外壳2,延长使用寿命,防腐隔离层3下侧设有干燥器4,干燥器4作用为干燥固体废料,干燥器4一侧设有第一支架6,第一支架6下端一侧设有第一过滤层5,第一过滤层5作用为将最粗的固体颗粒分离出来,第一过滤层5一侧设有第一暂存仓7,第一暂存仓7作用为暂时存储最粗的固体颗粒,第一暂存仓7前端设有第一出料管8,第一出料管8下端设有储存仓18,储存仓18作用为存储最粗的固体颗粒,储存仓18下端设有底托16,底托16下侧设有支撑架17,第一暂存仓7下部设有第二过滤层9,第二过滤层9作用为分离出相对较大的固体颗粒,第二过滤层9一侧设有第二暂存仓11,第二暂存仓11前端设有第二出料管12,第二过滤层9上端一侧设有第二支架10,第二暂存仓11下部设有第三过滤层13,第三过滤层13作用为分离出相对较小的固体颗粒,第三过滤层13下端一侧设有第三暂存仓14,第三暂存仓14前端设有第三出料管15,第三过滤层13下方设有第四出料管20,外壳2一侧设有观察窗19,观察窗19作用为观察分离情况。上述结构中,固体废料通过进料管1进入装置,在干燥器4的干燥作用下进行分筛,首先通过第一过滤层5过滤,留下最粗的固体颗粒,进入第一暂存仓7,通过第一出料管8进入储存仓18,剩余废料继续向下分筛,通过第二过滤层9,留下相对较大的固体颗粒,进入第二暂存仓11,通过第二出料管12进入储存仓18,剩余废料继续向下分筛,通过第三过滤层13,剩下相对细小的颗粒通过第三出料管15进入储存仓18,剩下最细小颗粒听过第四出料管20进入储存仓18。为了进一步保证固体废料能更高效的处理再利用,进料管1与外壳2为焊接,干燥器4与防腐隔离层3为螺钉连接,第一过滤层5与防腐隔离层3为焊接,第一过滤层5与第一支架6为焊接,第一过滤层5与第一暂存仓7为螺栓连接,第一暂存仓7与第一出料管8为焊接,储存仓18与第一出料管8为焊接,储存仓18与底托16为卡槽连接,支撑架17与底托16为焊接,观察窗19与外壳2为镶嵌。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保型固废处理装置,包括进料管(1)、外壳(2)、防腐隔离层(3)、干燥器(4)、观察窗(19),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上端设有所述进料管(1),所述外壳(2)内侧设有所述防腐隔离层(3),所述防腐隔离层(3)下侧设有所述干燥器(4),所述干燥器(4)一侧设有第一支架(6),所述第一支架(6)下端一侧设有第一过滤层(5),所述第一过滤层(5)一侧设有第一暂存仓(7),所述第一暂存仓(7)前端设有第一出料管(8),所述第一出料管(8)下端设有储存仓(18),所述储存仓(18)下端设有底托(16),所述底托(16)下侧设有支撑架(17),所述第一暂存仓(7)下部设有第二过滤层(9),所述第二过滤层(9)一侧设有第二暂存仓(11),所述第二暂存仓(11)前端设有第二出料管(12),所述第二过滤层(9)上端一侧设有第二支架(10),所述第二暂存仓(11)下部设有第三过滤层(13),所述第三过滤层(13)下端一侧设有第三暂存仓(14),所述第三暂存仓(14)前端设有第三出料管(15),所述第三过滤层(13)下方设有第四出料管(20),所述外壳(2)一侧设有观察窗(1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型固废处理装置,包括进料管(1)、外壳(2)、防腐隔离层(3)、干燥器(4)、观察窗(19),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上端设有所述进料管(1),所述外壳(2)内侧设有所述防腐隔离层(3),所述防腐隔离层(3)下侧设有所述干燥器(4),所述干燥器(4)一侧设有第一支架(6),所述第一支架(6)下端一侧设有第一过滤层(5),所述第一过滤层(5)一侧设有第一暂存仓(7),所述第一暂存仓(7)前端设有第一出料管(8),所述第一出料管(8)下端设有储存仓(18),所述储存仓(18)下端设有底托(16),所述底托(16)下侧设有支撑架(17),所述第一暂存仓(7)下部设有第二过滤层(9),所述第二过滤层(9)一侧设有第二暂存仓(11),所述第二暂存仓(11)前端设有第二出料管(12),所述第二过滤层(9)上端一侧设有第二支架(10),所述第二暂存仓(11)下部设有第三过滤层(13),所述第三过滤层(13)下端一侧设有第三暂存仓(14),所述第三暂存仓(14)前端设有第三出料管(15),所述第三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星蔡亚新韩冰飞
申请(专利权)人:邓州市晟龙环保设备销售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