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充电防震专用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5303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9 07: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充电防震专用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外壳,所述连机器外壳的底端设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左右两侧均设有折弯杆,所述折弯杆的顶端安装有夹板,所述上脚座通过减震弹簧与底板相连,所述连接器外壳的顶端设有顶扣板。该汽车充电防震专用连接器,通过顶扣板、夹板和折弯杆的配合,通过折弯杆受压产生的形变对振动力进行初步的减冲,在折弯杆受压形变时压缩外侧的减震弹簧,减震弹簧受压形变时通过本体的特性增强对振动力的缓冲,通过扣板的固定增强对连接器外壳的夹合固定效果,避免在汽车受到振动时连接器外壳脱离,避免了连接件受到强振动力导致连接处轻易松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充电防震专用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汽车
,具体为一种汽车充电防震专用连接器。
技术介绍
汽车连接器是电子工程技术人员经常接触的一种部件,为电动汽车的接触件,它的作用非常单纯,在电路内被阻断处或孤立不通的电路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从而使电流流通,使电路实现预定的功能,汽车连接器形式和结构是千变万化的,其主要是由四大基本结构组件组成,分别是,接触件,外壳,绝缘体,附件,在现有的连接器中,例如申请号为201620008270.1的技术专利,包括外壳、上接触件、下接触件和压杆,外壳前壁设有开口,后壁设有连接口,左右侧壁分别设有L型通槽,多个上接触件固定排布于外壳上部,下接触件与上接触件一一对应固定排布于外壳下部,每个上接触件和每个下接触件的后端分别连接到连接口,前端穿过开口,该专利虽然通过压杆压紧接触件达到防止受到振动时接触件的损坏,但在实际使用时并不具备减震效果,极易导致连接件受到强振动力而使连接处松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充电防震专用连接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充电防震专用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外壳,所述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充电防震专用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外壳(1)的底端设有底板(14),所述底板(14)的顶端左右两侧均设有折弯杆(7),所述折弯杆(7)的顶端安装有夹板(4),所述夹板(4)夹合于连接器外壳(1)的左右两端,所述夹板(4)的内侧设有凸条(20),所述连接器外壳(1)的外壁设有与凸条(20)相匹配的开槽(22),所述折弯杆(7)的内壁顶端设有硬塑脚板(11),所述硬塑脚板(11)的上表面贴合有托垫(5),所述折弯杆(7)的外壁顶端设有上脚座(6),所述上脚座(6)通过减震弹簧(12)与底板(14)相连,所述减震弹簧(12)与底板(14)的连接处设有弹簧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充电防震专用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外壳(1)的底端设有底板(14),所述底板(14)的顶端左右两侧均设有折弯杆(7),所述折弯杆(7)的顶端安装有夹板(4),所述夹板(4)夹合于连接器外壳(1)的左右两端,所述夹板(4)的内侧设有凸条(20),所述连接器外壳(1)的外壁设有与凸条(20)相匹配的开槽(22),所述折弯杆(7)的内壁顶端设有硬塑脚板(11),所述硬塑脚板(11)的上表面贴合有托垫(5),所述折弯杆(7)的外壁顶端设有上脚座(6),所述上脚座(6)通过减震弹簧(12)与底板(14)相连,所述减震弹簧(12)与底板(14)的连接处设有弹簧槽(13),所述连接器外壳(1)的顶端设有顶扣板(2),所述扣板(2)的底端内壁设有卡板(10),所述夹板(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南山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欧圣科连接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