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微动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52627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9 0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水微动开关,包括有壳体,所述壳体上端设置有按钮以及驱动按钮压下的驱动杆,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可拆卸连接,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拼接处设置有密封圈,上壳体的上端开设有圆形凹坑,圆形凹坑的底内壁中心处设置有凸台,凸台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按钮设置在所述通孔中并能够沿着通孔上下滑动,按钮的下端设置有防止按钮从通孔中向上脱出的抵触部,按钮的上端套设有防水帽,该防水帽的下端套接在所述凸台的外侧,所述圆形凹坑中还嵌装有将防水帽的下端压紧固定在圆形凹坑的底内壁处的卡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并具有更好的防水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水微动开关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水微动开关。
技术介绍
微动开关是具有微小接点间隔和快动机构,用规定的行程和规定的力进行开关动作的接点机构,因为其开关的触点间距比较小,故名微动开关,又叫灵敏开关。微动开关一般包括有壳体,所述壳体内对应设有一动触片和两个静触片,每个静触片上均固定有一静触头,且两静触片上的两静触头呈上下对称排布,动触片的一端延伸至两静触头之间并装设有动触头,壳体上设置有按钮以及驱动按钮压下的驱动杆,所述按钮的下端抵触在动触片的上部,按钮的上端穿过并置于壳体外侧,随着按钮的按压使动触片可选择地与两个静触片接触导电连接。现有技术的微动开关,不具备防水功能,水容易从壳体的接缝处以及按钮与壳体之间的连接处渗入到微动开关内部,进而造成短路,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水微动开关,结构简单,具有更好的防水性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水微动开关,包括有壳体,所述壳体上端设置有按钮以及驱动按钮压下的驱动杆,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可拆卸连接,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拼接处设置有密封圈,上壳体的上端开设有圆形凹坑,圆形凹坑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水微动开关,包括有壳体,所述壳体上端设置有按钮以及驱动按钮压下的驱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可拆卸连接,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拼接处设置有密封圈,上壳体的上端开设有圆形凹坑,圆形凹坑的底内壁中心处设置有凸台,凸台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按钮设置在所述通孔中并能够沿着通孔上下滑动,按钮的下端设置有防止按钮从通孔中向上脱出的抵触部,按钮的上端套设有防水帽,该防水帽的下端套接在所述凸台的外侧,所述圆形凹坑中还嵌装有将防水帽的下端压紧固定在圆形凹坑的底内壁处的卡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微动开关,包括有壳体,所述壳体上端设置有按钮以及驱动按钮压下的驱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可拆卸连接,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拼接处设置有密封圈,上壳体的上端开设有圆形凹坑,圆形凹坑的底内壁中心处设置有凸台,凸台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按钮设置在所述通孔中并能够沿着通孔上下滑动,按钮的下端设置有防止按钮从通孔中向上脱出的抵触部,按钮的上端套设有防水帽,该防水帽的下端套接在所述凸台的外侧,所述圆形凹坑中还嵌装有将防水帽的下端压紧固定在圆形凹坑的底内壁处的卡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微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凹坑内壁处设置有第一环形凸起,所述卡圈的外周壁设置有与第一环形凸起配合卡接的第二环形凸起,第一环形凸起和第二环形凸起之间设置有便于第二环形凸起向下插入到第一环形凸起下方的锥形抵触面,所述防水帽下端设置有径向向外突出的环形凸缘,所述卡圈下端处设置有环形缺口,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海杰周孝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达威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