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动开关
本技术涉及到一种微动开关。
技术介绍
现有的微动开关,触点转换结构为单断点切断回路,承载电流能力、通断容量相对较小,不能符合市场上大电流机器的需求,且开关的防尘性能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承载电流能力、通断容量更强的双断点切断回路的微动开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微动开关,包括基座和设置在基座上的盖板,所述基座内设置有一个公共端子、常开端子和常闭端子,公共端子上设置有第一常开触点和第一常闭触点,常开端子上设置有第二常开触点,常闭端子上设置有第二常闭触点,第一常开触点和第二常开触点的连线与第一常闭触点和第二常闭触点的连线平行,且位于两平行线之间设置有动触片,动触片上设置有与第一常开触点和第一常闭触点配合的第一动触点、与第二常开触点和第二常闭触点配合的第二动触点,基座内滑动设置有按钮,按钮的一端伸出基座,按钮位于基座内的那端连接有传动杆,传动杆和动触片之间通过簧片相连,该簧片满足当传动杆移动一段距离后动触片在簧片的作用下会沿与传动杆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所述动触片的两侧边上分别设置散热片。 所述基座内设置有支架,支架上套设有弹簧,传动杆上设置有台阶,动触片上设置有通孔,传动杆的一端穿过通孔后与弹簧相连,弹簧的一端与支架相抵,另一端与传动杆上的台阶相抵。 所述按钮上套设有防尘套。 所述基座上设置有止口槽,防尘套位于该止口槽内。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双断点瞬动切换触点机构,开关负载能力大,且分断打火小,开关安全可靠使用范围更广,另开关按钮滑动部位采 ...
【技术保护点】
微动开关,包括基座(1)和设置在基座(1)上的盖板(14),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内设置有一个公共端子(2)、常开端子(3)和常闭端子(4),公共端子(2)上设置有第一常开触点(52)和第一常闭触点(51),常开端子(3)上设置有第二常开触点(54),常闭端子(4)上设置有第二常闭触点(53),第一常开触点(52)和第二常开触点(54)的连线与第一常闭触点(51)和第二常闭触点(53)的连线平行,且位于两平行线之间设置有动触片(10),动触片(10)上设置有与第一常开触点(52)和第一常闭触点(51)配合的第一动触点(111)、与第二常开触点(54)和第二常闭触点(53)配合的第二动触点(112),基座(1)内滑动设置有按钮(6),按钮(6)的一端伸出基座(1),按钮(6)位于基座(1)内的那端连接有传动杆(8),传动杆(8)和动触片(10)之间通过簧片(9)相连,该簧片(9)满足当传动杆(8)移动一段距离后动触片(10)在簧片(9)的作用下会沿与传动杆(8)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微动开关,包括基座(1)和设置在基座(1)上的盖板(14),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内设置有一个公共端子(2^常开端子(3)和常闭端子(4),公共端子(2)上设置有第一常开触点(52)和第一常闭触点(51),常开端子(3)上设置有第二常开触点(54),常闭端子(4)上设置有第二常闭触点(53),第一常开触点(52)和第二常开触点(54)的连线与第一常闭触点(51)和第二常闭触点(53)的连线平行,且位于两平行线之间设置有动触片(10),动触片(10)上设置有与第一常开触点(52)和第一常闭触点(51)配合的第一动触点(110、与第二常开触点(54)和第二常闭触点(53)配合的第二动触点(112),基座(1)内滑动设置有按钮(6),按钮(6 )的一端伸出基座(1),按钮(6 )位于基座(1)内的那端连接有传动杆(8),传动杆(8)和动触片(10)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陈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华之杰电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