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戴类设备及其按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0802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9: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腕戴类设备及按键,按键包括按键壳、滑套和用于触发电子按键的按键轴,滑套插设于按键壳的安装孔中,按键轴插设于滑套中,滑套与按键壳一体成型,滑套与按键轴过盈配合且能够相对滑动。该按键中,采用滑套与按键轴的过盈配合、滑套与按键壳一体成型来实现按键的防水,无需像现有技术中需要另设其他部件,能够在实现防水的同时有效地简化按键的结构,进而有利于降低成本。

Wrist Wearing Equipment and Its Key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wrist-wearing device and keys. The keys include a key shell, a slide sleeve and a key shaft for triggering electronic keys. The slide sleeve is inserted in the installation hole of the key shell, the key shaft is inserted in the slide sleeve, the slide sleeve and the key shell are formed in one body, and the slide sleeve and the key shaft are interference-fit and can slide relatively. In this key, the interference fit between sliding sleeve and key shaft and the integral forming of sliding sleeve and key shell are used to realize the waterproof of the key. No other components are needed in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which can effectively simplify the structure of the key while realizing waterproof, and thus help to reduce the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腕戴类设备及其按键
本专利技术涉及腕戴类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按键。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按键的腕戴类设备。
技术介绍
在腕戴类电子设备等穿戴类设备中,为实现防水,请参考图1,一种典型的按键中,在按键轴01的一侧设有防水泡棉08,再在电子按键05的一侧设置不锈钢的支撑板09以进一步阻挡水进入;又或者,请参考图2,在另一种典型的按键中,按键轴01上套设O型圈,再在电子按键05的一侧设置支撑板09,该支撑板09通过双面胶层012与FPC010相连接,以进一步阻挡水进入。可见,现有的按键中,通常采用在结构中加入FPC电子物料以及相应的不锈钢支撑板等方式来实现防水。然而,此种防水方式导致按键的结构较为复杂,进而增加按键的生产成本。因此,如何在实现防水的同时简化按键的结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按键,能够在实现防水的同时简化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按键的腕戴类设备,其按键能够在实现防水的同时简化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按键,包括按键壳、滑套和用于触发电子按键的按键轴,所述滑套插设于所述按键壳的安装孔中,所述按键轴插设于所述滑套中,所述滑套与所述按键壳一体成型,所述滑套与所述按键轴过盈配合且能够相对滑动。优选地,所述滑套与所述按键壳为采用双射注塑工艺成型的一体式塑胶件,所述按键壳为通过一射注塑形成的硬胶件,所述滑套为通过二射注塑形成的硬度小于所述按键壳的软胶件。优选地,所述安装孔为阶梯孔且靠近所述电子按键的一端为小径孔,所述滑套的外侧面为与所述安装孔相对应的阶梯面。优选地,还包括设于所述电子按键与所述按键轴之间的平衡壁,在与触发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所述平衡壁的面积大于所述电子按键的触发面面积,所述按键轴通过所述平衡壁触发所述电子按键。优选地,所述平衡壁设于平衡套上,所述平衡套固定套设在所述电子按键外。优选地,所述电子按键包括电子按键本体和L形的电子按键支架,所述按键轴用于触发所述电子按键本体;所述电子按键本体设于所述电子按键支架的凸面,所述电子按键支架的凹面扣设于PCB板上,所述平衡套与所述电子按键支架相卡接。优选地,所述按键轴包括用于触发所述电子按键的针头和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针头的套管,所述套管插接于所述滑套中的第一套体,所述套管与所述第一套体过盈配合且能够相对滑动;在所述按键轴沿触发方向运动至预设极限触发位置之前,所述第一套体与所述针头相抵,以使所述针头与所述套管同步运动;所述按键轴运动至所述预设极限触发位置后,所述套管与所述针头之间具有滑动空间,所述套管能够在受到按压力时克服所述第一套体的约束并相对于所述针头滑动,且所述针头与所述电子按键相对静止。优选地,还包括设于所述针头与所述套管之间的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复位力使所述针头与所述套管具有相远离的趋势;所述第二弹性件在初始状态下处于压缩状态。优选地,所述滑套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套体外侧的第二套体和连接于所述第一套体和所述第二套体之间的悬臂,所述悬臂具有弹性,所述悬臂的复位力使第一套体具有远离所述电子按键运动的趋势。一种腕戴类设备,包括按键,所述按键为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按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按键包括按键壳、滑套和用于触发电子按键的按键轴,滑套插设于按键壳的安装孔中,按键轴插设于滑套中,滑套与按键壳一体成型,滑套与按键轴过盈配合且能够相对滑动。该按键中,采用滑套与按键轴的过盈配合、滑套与按键壳一体成型来实现按键的防水,无需像现有技术中需要另设其他部件,能够在实现防水的同时有效地简化按键的结构,进而有利于降低成本。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包括上述按键的腕戴类设备,其按键能够在实现防水的同时简化结构。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按键的剖面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另一种典型按键的剖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第一种按键的剖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第二种按键的爆炸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第二种按键的电子按键部分的结构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第二种按键在初始状态下的部分结构的剖面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第二种按键在初始状态下的剖面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第二种按键在针头运动到预设极限触发位置且第二弹性件压缩后的剖面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第三种按键在初始状态下的剖面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第三种按键在针头运动到预设极限触发位置且第二弹性件压缩后的剖面图。图1至图2中:01-按键轴,05-电子按键,08-防水泡棉,09-支撑板,010-FPC,011-O型圈,012-双面胶层;图3至图10中:1-按键轴,101-套管,102-针头,103-第二弹性件,104-针头卡块,105-套管卡块,106-第一弹性件,2-滑套,201-第一套体,202-第二套体,203-悬臂,3-按键壳,301-安装孔,4-平衡套,401-平衡壁,402-限位槽,403-限位壁,5-电子按键,501-触发面,502-电子按键本体,503-电子按键支架,6-键帽,7-PCB板,A-针头预设最大触发运动量,B-滑动空间,C-极限按压量,D-键帽外露长度,E-针头预设最小触发运动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按键,能够在实现防水的同时简化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按键的腕戴类设备,其按键能够在实现防水的同时简化结构。需要说明的是,为便于描述,各部件中,在触发方向所在的直线方向上的端部表面为端面,而与触发方向所在的直线垂直的方向上的端部表面为侧面,仅用于描述目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以图6中的针头102为例,在图6中,触发方向向左,触发方向所在直线方向为左右方向,对于针头102,左表面和右表面均为端面,两个端面之间的表面为侧面。本专利技术所提供按键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中,请参考图4至图8,包括按键壳3、滑套2和按键轴1,按键轴1用于触发电子按键5。滑套2插设在按键壳3的安装孔301中,按键轴1插设在滑套2中,滑套2与按键壳3一体成型且滑套2与按键轴1过盈配合。其中,该按键具体可以为设置在腕戴类设备上的侧按键或者其他装置上的按键。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滑套2与按键壳3两者为通过一体成型的工艺构成的一体式结构,但是为了对滑套2与按键壳3两者的具体结构进行示意,在附图中将两者分开示意。该按键中,采用滑套2与按键轴1的过盈配合、滑套2与按键壳3一体成型来实现按键的防水,无需像现有技术中需要另设其他部件,能够在实现防水的同时有效地简化按键的结构,进而有利于降低成本。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滑套2与按键壳3可以为采用双射注塑工艺成型的一体式塑胶件。其中,按键壳3为通过一射注塑形成的硬胶件,滑套2为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按键,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键壳(3)、滑套(2)和用于触发电子按键(5)的按键轴(1),所述滑套(2)插设于所述按键壳(3)的安装孔(301)中,所述按键轴(1)插设于所述滑套(2)中,所述滑套(2)与所述按键壳(3)一体成型,所述滑套(2)与所述按键轴(1)过盈配合且能够相对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键,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键壳(3)、滑套(2)和用于触发电子按键(5)的按键轴(1),所述滑套(2)插设于所述按键壳(3)的安装孔(301)中,所述按键轴(1)插设于所述滑套(2)中,所述滑套(2)与所述按键壳(3)一体成型,所述滑套(2)与所述按键轴(1)过盈配合且能够相对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套(2)与所述按键壳(3)为采用双射注塑工艺成型的一体式塑胶件,所述按键壳(3)为通过一射注塑形成的硬胶件,所述滑套(2)为通过二射注塑形成的硬度小于所述按键壳(3)的软胶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301)为阶梯孔且靠近所述电子按键(5)的一端为小径孔,所述滑套(2)的外侧面为与所述安装孔(301)相对应的阶梯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电子按键(5)与所述按键轴(1)之间的平衡壁(401),在与触发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所述平衡壁(401)的面积大于所述电子按键(5)的触发面(501)面积,所述按键轴(1)通过所述平衡壁(401)触发所述电子按键(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壁(401)设于平衡套(4)上,所述平衡套(4)固定套设在所述电子按键(5)外。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按键(5)包括电子按键本体(502)和L形的电子按键支架(503),所述按键轴(1)用于触发所述电子按键本体(502);所述电子按键本体(502)设于所述电子按键支架(503)的凸面,所述电子按键支架(503)的凹面扣设于PCB板(7)上,所述平衡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雷李林森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