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油拖链传感器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5246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9 0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油拖链传感器电缆,由电源线、信号线、屏蔽层、芳纶层以及护套层组成,电源线和信号线均由导体和绝缘层构成,导体由多股超细直径为0.05mm的裸铜丝层间异向绞合而成,绝缘层采用聚丙烯材料,信号线两两双绞合成信号线对,信号线对外设有一屏蔽层,电源线、信号线对、屏蔽层经排列绞合一体形成缆芯,缆芯由内向外依次设有芳纶层、护套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满足工业控制领域、机器人技术及精密机械加工等拖链部件中频繁弯曲使用,且能在机械油的环境中长期使用,具有良好的柔软性、耐弯曲性、耐化学性、耐油、使用寿命长等特点的耐油拖链传感器电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油拖链传感器电缆
本技术属于拖链传感器电缆领域,尤其是一种应用于工业控制领域、机械制造行业、机器人技术或高速移动机器等拖链部件中,且使用环境中有机械油(如润滑油、液压油、机油等)的耐油拖链传感器电缆。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机械制造自动化控制技术、机器人技术、设备运行参数监控技术日趋成熟,针对于该类自动化系统所配备的传感器电缆应运而生。普通传感器电缆由于受电缆结构、材料的限制,无法满足设备及机器人拖链部件长期频繁弯曲、扭转运动,且在机械油(如润滑油、液压油、机油等)的使用环境中大大降低电缆使用寿命。目前,机械制造自动化控制领域急需一款耐弯曲、耐油电缆,适用于对应设备,我公司根据目前市场的需求,研制出一款耐油拖链传感器电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满足工业控制领域、机器人技术及精密机械加工等拖链部件中频繁弯曲使用,且能在机械油(如润滑油、液压油、机油等)的环境中长期使用,具有良好的柔软性、耐弯曲性、耐化学性、耐油、使用寿命长等特点的耐油拖链传感器电缆。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耐油拖链传感器电缆,由电源线、信号线、屏蔽层、芳纶层以及护套层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线和信号线均由导体和绝缘层构成,所述的导体由多股超细直径为0.05mm的裸铜丝层间异向绞合而成,所述的绝缘层采用聚丙烯材料,所述的信号线两两双绞合成信号线对,所述的信号线对外设有一屏蔽层,电源线、信号线对、屏蔽层经排列绞合一体形成缆芯,缆芯由内向外依次设有芳纶层、护套层,缆芯与芳纶层之间设有填充层。所述的屏蔽层采用镀锡铜线编织结构。对比普通铝膜在弯曲折弯的过程中铝层容易脱落,使得电缆弯曲半径大不易弯曲,镀锡铜丝编织结构在保证屏蔽性能的前提下,使得电缆弯曲半径小,提高了在拖链运动中电缆的耐弯曲、扭转性。所述的芳纶层采用芳纶丝编织结构,根据拖链的半径设计芳纶编织的节距及密度,该结构提高了电缆的柔软性,加强了电缆在频繁弯曲下抗拉能力,同时隔离护套与缆芯,防止在拖链过程中缆芯与护套相互运动造成编织层或绝缘层磨损,影响电缆使用寿命。芳纶编织层也可作为电缆受外力缓冲作用,防止电缆因外部应力造成缆芯损伤。所述的护套层采用耐油聚氯乙烯复合材料。耐油聚氯乙烯复合材料是由高聚合度聚氯乙烯树脂和丁腈橡胶为基料制得,该材料很好的综合耐油性、柔软性及机械性能,与传统聚氯乙烯材料相比,具有优良的耐油性,良好的柔软性且柔软性随温度的变化较小,使电缆在机械油(如液压油、机油、润滑油等)环境中电缆使用寿命更长,在拖链运动中更耐弯曲、扭转。作为优先方案,所述的缆芯采用小节径比退扭绞缆。可消除线芯因绞缆扭转产生的应力,提高电缆的耐弯曲性。不同信号线回路的对绞绞合节距各不相同,从而大大减少了信号传输时绝缘线对间产生的串音干扰,信号线对以不同节距逐步递增的规律进行排序,可实现更长距离的传输,并在保证柔软性、耐往复弯曲扭转的同时,适当在缆芯中填加填充,最大限度使缆芯紧实,防止线芯在拖链部件中弯曲、扭转运动过程中过于松动,减少缆芯在护套内摩擦导致绝缘受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将传感器电缆、拖链电缆、耐油电缆使用特性相结合,开发出具有结构稳定、耐油,可在拖链中频繁弯曲运动的传感器电缆。2、根据拖链的半径、系统需求、工作环境要求等使用要求,合理选择绝缘层、护套层材料、控制信号线芯绞合节距比以满足电缆柔软性、耐油及提高使用寿命的要求。3、缆芯采用小节径比退扭绞缆,信号线采用两两双绞式结构,增加信号传输距离,信号线对及缆芯节距逐步递增设计,从而大大减少了信号传输时绝缘线对间产生的串音干扰,通过填加填充,使缆芯结构均匀、紧密,提高电缆的耐弯曲、扭转性能。4、屏蔽层采用镀锡铜丝编织结构,既可提高电缆的抗干扰性能,又能提高电缆在拖链运动中的耐弯曲、扭转性。5、芳纶层采用芳纶丝编织结构,该结构使电缆具有良好的柔软性,同时提高了电缆在拖链中频繁弯曲的抗拉、耐弯曲能力,又能起到电缆受外力缓冲层作用,提高电缆使用寿命。6、护套层采用耐油聚氯乙烯材料,使电缆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极佳的弹性,特别是优异的耐油性,保证了电缆在拖链部件中频繁往复弯曲、扭转、拉伸、高速移动,并在机械油(如润滑油、液压油、机油等)的使用环境中长期、稳定的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截面剖视主观图。附图标价:1-电源线、2-信号线、3-屏蔽层、4-芳纶层、5-护套层、6-导体、7-绝缘层、8-填充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如图1所示,一种耐油拖链传感器电缆,由电源线1、信号线2、屏蔽层3、芳纶层4以及护套层5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线1和信号线2均由导体6和绝缘层7构成,所述的导体6由多股超细直径为0.05mm的裸铜丝层间异向绞合而成,所述的绝缘层7采用聚丙烯材料,所述的信号线2两两双绞合成信号线对,所述的信号线对外设有一屏蔽层3,电源线1、信号线对、屏蔽层3经排列绞合一体形成缆芯,缆芯由内向外依次设有芳纶层4、护套层5,缆芯与芳纶层之间设有填充层8。所述的屏蔽层3采用镀锡铜线编织结构。对比普通铝膜在弯曲折弯的过程中铝层容易脱落,使得电缆弯曲半径大不易弯曲,镀锡铜丝编织结构在保证屏蔽性能的前提下,使得电缆弯曲半径小,提高了在拖链运动中电缆的耐弯曲、扭转性。所述的芳纶层4采用芳纶丝编织结构,根据拖链的半径设计芳纶编织的节距及密度,该结构提高了电缆的柔软性,加强了电缆在频繁弯曲下抗拉能力,同时隔离护套与缆芯,防止在拖链过程中缆芯与护套相互运动造成编织层或绝缘层磨损,影响电缆使用寿命。芳纶编织层也可作为电缆受外力缓冲作用,防止电缆因外部应力造成缆芯损伤。所述的护套层5采用耐油聚氯乙烯复合材料。耐油聚氯乙烯复合材料是由高聚合度聚氯乙烯树脂和丁腈橡胶为基料制得,该材料很好的综合耐油性、柔软性及机械性能,与传统聚氯乙烯材料相比,具有优良的耐油性,良好的柔软性且柔软性随温度的变化较小,使电缆在机械油(如液压油、机油、润滑油等)环境中电缆使用寿命更长,在拖链运动中更耐弯曲、扭转。作为优先方案,所述的缆芯采用小节径比退扭绞缆。可消除线芯因绞缆扭转产生的应力,提高电缆的耐弯曲性。不同信号线回路的对绞绞合节距各不相同,从而大大减少了信号传输时绝缘线对间产生的串音干扰,信号线对以不同节距逐步递增的规律进行排序,可实现更长距离的传输,并在保证柔软性、耐往复弯曲扭转的同时,适当在缆芯中填加填充,最大限度使缆芯紧实,防止线芯在拖链部件中弯曲、扭转运动过程中过于松动,减少缆芯在护套内摩擦导致绝缘受损。以上对本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油拖链传感器电缆,由电源线、信号线、屏蔽层、芳纶层以及护套层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线和信号线均由导体和绝缘层构成,所述的导体由多股超细直径为0.05mm的裸铜丝层间异向绞合而成,所述的绝缘层采用聚丙烯材料,所述的信号线两两双绞合成信号线对,所述的信号线对外设有一屏蔽层,电源线、信号线对、屏蔽层经排列绞合一体形成缆芯,缆芯由内向外依次设有芳纶层、护套层,缆芯与芳纶层之间设有填充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油拖链传感器电缆,由电源线、信号线、屏蔽层、芳纶层以及护套层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线和信号线均由导体和绝缘层构成,所述的导体由多股超细直径为0.05mm的裸铜丝层间异向绞合而成,所述的绝缘层采用聚丙烯材料,所述的信号线两两双绞合成信号线对,所述的信号线对外设有一屏蔽层,电源线、信号线对、屏蔽层经排列绞合一体形成缆芯,缆芯由内向外依次设有芳纶层、护套层,缆芯与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玉宝周秀李玉龙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亨特尔线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