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光模块及其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背光模块,且特别是关于一种应用于显示装置的背光模块。
技术介绍
背光模块为液晶显示器的关键零组件之一,其功能在于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液晶显示器能正常地显示影像。然而,随着消费者对电子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除了背光模块的技术效能外,背光模块在体积及重量上的优化,也是业界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尤其,窄边框对于显示器产品来说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也有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以笔记本电脑而言,其背光模块为多层光学膜片所构成,而为了固定所述多层光学膜片,一般会使用机构件,例如厚胶框或铁框来加以固定并强化背光模块的强度,特别是采用机构件形式的外框来固定组装所述的背光模块的侧边。然而,目前所采用的机构件不论是金属制成的加工成品或是塑料所射出的成品均具有一定的宽度(例如约1毫米),而为了遮蔽前述的机构件,产品的边框宽度就受到限制而无法进一步缩减(例如约2至3毫米);再一方面,机构件与所述多层光学膜片组装时的精度受到各个组装件的制作公差而无法有效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其能达到窄边框以及轻量化的效果。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支撑件,具有一底板及一相对该底板的延伸盖板,该底板与该延伸盖板之间形成一容置部及一夹合部;一光源,位于该容置部;一导光膜,位于该底板上,该导光膜的一端位于该夹合部,该底板具有一暴露于该导光膜的延伸底板;以及一胶体,设置于该延伸底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支撑件,具有一底板及一相对该底板的延伸盖板,该底板与该延伸盖板之间形成一容置部及一夹合部;一光源,位于该容置部;一导光膜,位于该底板上,该导光膜的一端位于该夹合部,该底板具有一暴露于该导光膜的延伸底板;以及一胶体,设置于该延伸底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延伸底板的宽度为0.2毫米至0.5毫米之间,该胶体的宽度等于或小于该延伸底板的宽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底板具有多个侧边,该些侧边的其中之一延伸成型为该延伸盖板,其余的该些侧边朝外延伸以暴露于该导光膜而形成该延伸底板。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延伸底板沿该底板的边缘形成倒U字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支撑件更包含:一侧板,连接于该底板及该延伸盖板之间,其中该底板、该侧板以及该延伸盖板为一体成型的金属结构。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底板与该延伸盖板之间更形成一介于该容置部及该夹合部之间的空隙,该空隙的宽度为1至3毫米。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延伸盖板面向该底板的一表面具有一反射层,该反射层至少部分对应该空隙。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第一反射片,位于该导光膜与该底板之间,且该第一反射片至少部分对应该空隙。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第二反射片以及一扩散片,该导光膜位于该第二反射片与该扩散片之间,该第二反射片位于该导光膜与该底板之间,其中该扩散片、该导光膜以及该第二反射片之间分别以一光学胶彼此贴合。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组装支撑片,位于该底板以及该第二反射片之间,其中该胶体固接于该扩散片、该导光膜、该第二反射片以及该组装支撑片。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延伸盖板具有一支撑部、一夹持部及一介于该支撑部与该夹持部之间的连接部,该支撑部相对该底板的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明傳,王国欣,赖世荣,
申请(专利权)人:宸盛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香港,8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