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胶轮虚拟轨道列车的运行控制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公共交通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胶轮虚拟轨道列车的运行控制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为了缓解城市交通拥挤,提高城市交通运输效率,现有的城市交通系统包括公交车、快速公交系统(BusRapidTransit,简称BRT)和新型有轨电车系统。BRT快速公交系统一般采用开放路权形式,仅仅通过交通管理手段对BRT运行区段进行时间上的交通管制,早晚高峰期不允许社会车辆占用BRT运行道路;完全人工驾驶方式,司机保障行车安全;BRT车辆与普通公交车结构类似,均为胶轮无轨结构,一般采用单模块或双模块编组形式;以路口的公共交通信号灯作为行车凭证。综上,由于路权的开放性,BRT车辆必须依靠人工驾驶保障行车安全,存在一定的事故风险概率;BRT的编组较少,运量较低;没有独立的信号控制系统,在路口没有优先通过的机制,行车效率受公共交通影响较大,运营效率较低。新型有轨电车系统属于钢轮钢轨的运输体系,一般采用半开放路权形式,在平交道口与社会车辆、行人共用公共交通路面,具备独立的信号控制体系,在路口时可以向公共交通信号灯系统请求“优先通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胶轮虚拟轨道列车的运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虚拟轨道寻迹控制子系统(3)、虚拟轨道(2)、超速防护子系统(4)、路口优先控制子系统(6)、运营调度子系统(11)、车载控制子系统及自动避障子系统;所述车载控制子系统根据所述虚拟轨道寻迹控制子系统(3)的信息控制所述列车(1)依据所述虚拟轨道(2)行驶;所述超速防护子系统(4)用于预设不同区域的道路限速值,当车速接近相应区域所对应的道路限速值时,所述车载控制子系统减小车辆牵引力,当车速超过相应区域所对应的道路限速值时,所述车载控制子系统切断车辆牵引力并施加制动;当所述列车(1)即将到达路口时,所述路口优先控制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胶轮虚拟轨道列车的运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虚拟轨道寻迹控制子系统(3)、虚拟轨道(2)、超速防护子系统(4)、路口优先控制子系统(6)、运营调度子系统(11)、车载控制子系统及自动避障子系统;所述车载控制子系统根据所述虚拟轨道寻迹控制子系统(3)的信息控制所述列车(1)依据所述虚拟轨道(2)行驶;所述超速防护子系统(4)用于预设不同区域的道路限速值,当车速接近相应区域所对应的道路限速值时,所述车载控制子系统减小车辆牵引力,当车速超过相应区域所对应的道路限速值时,所述车载控制子系统切断车辆牵引力并施加制动;当所述列车(1)即将到达路口时,所述路口优先控制子系统(6)用于提示所述列车(1)是否优先通过所述路口;所述运营调度子系统(11)用于接收并处理所述列车(1)的信息及所述路口优先控制子系统(6)的信息;所述自动避障子系统包括超声波传感器及激光雷达传感器,所述自动避障子系统用于所述列车(1)在自动驾驶过程中的自动避障,或者在人工驾驶时对司机提示障碍物报警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胶轮虚拟轨道列车的运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轨道(2)包括对公共交通路面所作的标识,所述标识包括线条或图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胶轮虚拟轨道列车的运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轨道寻迹控制子系统(3)包括车载控制子系统及图像识别模块,所述图像识别模块对所述虚拟轨道进行图像识别,所述车载控制子系统根据所述图像识别模块的信息控制所述列车(1)的车速及方向。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胶轮虚拟轨道列车的运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口优先控制子系统(6)包括列车信号灯(8)、无线终端设备及路口优先控制设备,所述路口优先控制设备与所述列车(1)之间通过车载无线设备(5)进行通信,所述路口优先控制设备控制所述列车信号灯(8),所述路口优先控制设备与交通灯控制系统(7)之间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胶轮虚拟轨道列车的运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营调度子系统(11)包括信号接收端、后台处理器、操作平台及显示器,所述列车(1)及所述路口优先控制设备均与所述信号接收端通信连接,所述后台处理器用来处理所述接收端接收到的信息,所述操作平台用来控制所述列车及路口优先控制设备,所述显示器实时显示所述列车的状态信息及所述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志翔,刘新平,孙瑶,凌力,刘涛,王玉,梁九彪,樊国林,王成,张琛,雷鸣,徐杲,刘魁,张汝海,罗载荣,黄金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