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外围式内流道轴流通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46935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9 0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机外围式内流道轴流通风机,包括:上端密封盖、旋转组件、电机定子、机座、密封环、支撑座、中心转轴、电机转子、中空转轴、叶轮、轮毂;所述中空转轴为现有技术中轴流风机的风筒结构,且中空转轴内部的中空部位安装有叶轮;所述叶轮的中心部位安装有轮毂,且轮毂通过轴承安装在中心转轴上;所述中心转轴安装在支撑座的上部,且支撑座的中间位置呈圆形状结构。电机外围式内流道轴流通风机具有中空流道,电机自冷,双向通风的特点;叶轮外围具有环形结构且能承受高转速,结构紧凑和重量相对较轻等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背景技术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外围式内流道轴流通风机
本技术涉及流体机械
,更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风机叶轮安装在电机转子中心,实现风机气流流道在电机内部流动的轴流式通风机。
技术介绍
传统的轴流通风机结构通常为电机安装在风筒内部,叶轮直接安装在电机一端轴伸位置;或者,叶轮通过皮带轮、齿轮箱等传动机构与电机传动轴连接,风机与电机总体上为分体式结构。根据风机的性能值(压力和流量)与直径、转速的关系,轴流通风机的性能值与叶轮的转速和直径成正比,增加转速和增大叶轮直径均能提高风机的性能。传统轴流叶轮在高速旋转时叶片会受到相对更大的离心力作用,在材料性能一定的情况下,继续提高叶轮转速获得更大性能将会超出材料的受力极限;加之,通过皮带轮、齿轮箱等传动结构进行驱动,无法提供更高要求的驱动速度,如要在传统的轴流风机结构上提高风机性能,在转速不变的情况下,需相应增加叶轮的直径及风机的占用空间,故传统结构风机无法满足空间受到限制的特定场合。传统的轴流通风机驱动电机安装在风筒内部或通过传动机构单独外置,均需要配置有尾部风扇为电机散热,或配备有独立的散热机构为其散热。本轴流式通风机叶轮置于电机轴中心部位,电机处于叶轮外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外围式内流道轴流通风机,包括:上端密封盖(1)、旋转组件(2)、电机定子(3)、机座(4)、密封环(5)、支撑座(6)、中心转轴(7)、电机转子(8)、中空转轴(9)、叶轮(10)、轮毂(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转轴(9)为现有技术中轴流风机的风筒结构,且中空转轴(9)内部的中空部位安装有叶轮(10);所述叶轮(10)的中心部位安装有轮毂(11),且轮毂(11)通过轴承安装在中心转轴(7)上;所述中心转轴(7)安装在支撑座(6)的上部,且支撑座(6)的中间位置呈圆形状结构;所述支撑座(6)的外部设置有同心的圆环状结构,且支撑座(6)的圆形状结构通过三处呈环形阵列的矩形状连接筋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外围式内流道轴流通风机,包括:上端密封盖(1)、旋转组件(2)、电机定子(3)、机座(4)、密封环(5)、支撑座(6)、中心转轴(7)、电机转子(8)、中空转轴(9)、叶轮(10)、轮毂(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转轴(9)为现有技术中轴流风机的风筒结构,且中空转轴(9)内部的中空部位安装有叶轮(10);所述叶轮(10)的中心部位安装有轮毂(11),且轮毂(11)通过轴承安装在中心转轴(7)上;所述中心转轴(7)安装在支撑座(6)的上部,且支撑座(6)的中间位置呈圆形状结构;所述支撑座(6)的外部设置有同心的圆环状结构,且支撑座(6)的圆形状结构通过三处呈环形阵列的矩形状连接筋构成整体式结构;所述支撑座(6)圆环状结构的上部设置有一体式结构的中空喇叭形状的密封环(5),且密封环(5)上部的外壁上安装有中空转轴(9),并且密封环(5)与中空转轴(9)形成活动连接;所述中空转轴(9)的外壁上安装有电机转子(8);所述支撑座(6)圆环状结构的上部安装有圆筒状的机座(4),且机座(4)的内侧壁安装有电机定子(3);所述机座(4)的上部安装有上端密封盖(1),且上端密封盖(1)呈中空喇叭形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建田陈朝晖卢亮成毅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联诚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湖南联诚轨道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