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型抗滑桩
本技术涉及高填方路基抗滑
,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型抗滑桩。
技术介绍
对于高填方路基来说,填方最高处可达几十米,并且如果路段临近水库、河流时,受库区蓄水水位涨落和河流冲刷影响,路基临水侧形成了浅层滑坡面,导致路面开裂、沉陷、坍塌等现象发生。钢筋混凝土抗滑桩是滑坡治理中常用的结构措施,现行抗滑桩单桩设计中,桩身通常都是直桩结构,未能充分考虑桩前后岩土体的综合利用及桩身弯矩和剪力的空间分布特征。CN203782684U和CN104018495A均采用了一种桩身设有横梁的抗滑桩,具体是通过在直立桩身一定深度处设置一道或多道水平横梁,并将其穿越滑坡滑移面或边坡破裂面伸入到稳定地层中,达到增强抗滑桩阻滑性能的目的。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抗滑桩均为单一的方桩,或在弯矩较大处改为变截面,应力会较为集中,抗剪能力差,在滑坡体增大时容易弯折、倾覆。因此,设计一种抗剪切能力强的抗滑桩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组合型抗滑桩,采用“圆桩+腰梁+方形桩”的组合截面形式,大大提高抗滑桩整体性能,有效抵抗路基滑坡面的剪力,以此来稳固库岸公路路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型抗滑桩,其特征在于从下至上依次包括圆桩(1)、腰梁(2)和方形桩(3),圆桩(1)的上端与腰梁(2)的下底面连接,方形桩(3)的下端与腰梁(2)的上底面连接,圆桩(1)的横截面为圆形,方形桩(3)的横截面为正方形,所述方形桩(3)的中轴线与腰梁下方相应的圆桩(1)的中轴线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型抗滑桩,其特征在于从下至上依次包括圆桩(1)、腰梁(2)和方形桩(3),圆桩(1)的上端与腰梁(2)的下底面连接,方形桩(3)的下端与腰梁(2)的上底面连接,圆桩(1)的横截面为圆形,方形桩(3)的横截面为正方形,所述方形桩(3)的中轴线与腰梁下方相应的圆桩(1)的中轴线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型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桩(1)的横截面圆形为方形桩(3)正方形横截面的外接圆或内切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型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桩(1)的高度高于路基滑动面(4)的高度,或者与路基滑动面(4)高度相同;所述方形桩(3)的高度以与路基上的路面(8)基本相平为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型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桩(1)的圆形横截面的圆心位于腰梁(2)的中线上,腰梁(2)的宽度大于圆桩(1)的直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型抗滑桩,其特征在于腰梁(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浩然,戴建波,李达,李健,李春华,牛旭鹏,浦绍辉,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建投中航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