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预混冷凝式换热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41712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9 0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预混冷凝式换热设备,包括外壳、高温换热装置、冷凝换热装置、燃烧器组件和中低温烟气分区隔板,高温换热装置位于外壳的上部,冷凝换热装置位于外壳的下部;高温换热装置包括若干高温管翅式换热单元,若干高温管翅式换热单元相配合形成第一弧状结构;中低温烟气分区隔板为开口朝下的第二弧状结构;冷凝换热装置为管翅式换热结构,包括内封闭部、进口部和出口部;第一弧状结构和第二弧状结构分别与冷凝换热装置相配合形成第一环状结构和第二环状结构;燃烧器组件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位于第一环状结构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制造方便,制造成本低,且换热效果高。

A Full Pre-coagulation Condensation Heat Exchang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ully pre-coagulated condensing heat exchanger,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a high temperature heat exchanger, a condensing heat exchanger, a burner assembly and a partition separator for middle and low temperature flue gas. The high temperature heat exchanger is located at the upper part of the shell and the condensing heat exchanger is located at the lower part of the shell. The high temperature heat exchanger includes several high temperature tube-fin heat exchanger units, and several high temperature tube-fin heat exchanger units are matched. The first arc-shaped structure is formed; the second arc-shaped structure is the partition baffle of the middle and low temperature flue gas; the condensation heat exchanger is the tube-fin heat transfer structure, including the inner closure, the inlet and the outlet; the first arc-shaped structure and the second arc-shaped structure are respectively combined with the condensation heat exchanger to form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ring-shaped structure; the high temperature flue gas generated by combustion of the burner assembly is the first ring structure and the second ring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is located in the first ring structure,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reasonable structure, convenient manufacturing, low manufacturing cost and high heat transfer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预混冷凝式换热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交换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全预混冷凝式换热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全预混冷凝热交换器最常用于壁挂炉等热交换装置,混合燃气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穿过全预混冷凝热交换器,对流经全预混冷凝热交换器中的水进行加热,高温烟气被降温直至冷凝,加热后的水再流入壁挂炉中被热交换器使用。现有全预混冷凝热交换器主要有盘管式全预混冷凝热交换器和圆盘翅片管式全预混冷凝热交换器两种结构,这两种全预混式换热装置均具有烟气热传递效果较差,换热效率较低,其容易造成烟尘堵塞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201810444338.4,公开日:2018.08.17)全预混冷凝式换热装置有效的解决了上述问题,并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外壳、高温换热装置、冷凝换热装置和燃烧器组件,高温换热装置和冷凝换热装置呈径向分布在外壳内,高温换热装置位于外壳的下部,冷凝换热装置位于外壳的上部,高温换热装置与冷凝换热装置之间设置有中低温烟气分区隔板,该中低温烟气分区隔板用于引导烟气流动并将冷凝产生的冷凝水引导到外壳的下部进行排放,燃烧器组件产生的高温烟气位于高温换热装置的第一环状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预混冷凝式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高温换热装置、冷凝换热装置、燃烧器组件和中低温烟气分区隔板,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烟气出口和冷凝水出口,所述高温换热装置和冷凝换热装置径向分布在外壳内,所述高温换热装置位于外壳的上部,冷凝换热装置位于外壳的下部;所述高温换热装置包括若干高温管翅式换热单元,若干所述高温管翅式换热单元相配合形成开口朝下的第一弧状结构;所述中低温烟气分区隔板为环绕设置在第一弧状结构外侧的开口朝下的第二弧状结构;所述冷凝换热装置为具有冷凝单元的管翅式换热结构,包括内封闭部、进口部和出口部;所述第一弧状结构和第二弧状结构分别与冷凝换热装置相配合形成第一环状结构和第二环状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预混冷凝式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高温换热装置、冷凝换热装置、燃烧器组件和中低温烟气分区隔板,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烟气出口和冷凝水出口,所述高温换热装置和冷凝换热装置径向分布在外壳内,所述高温换热装置位于外壳的上部,冷凝换热装置位于外壳的下部;所述高温换热装置包括若干高温管翅式换热单元,若干所述高温管翅式换热单元相配合形成开口朝下的第一弧状结构;所述中低温烟气分区隔板为环绕设置在第一弧状结构外侧的开口朝下的第二弧状结构;所述冷凝换热装置为具有冷凝单元的管翅式换热结构,包括内封闭部、进口部和出口部;所述第一弧状结构和第二弧状结构分别与冷凝换热装置相配合形成第一环状结构和第二环状结构,该第二环状结构位于第一环状结构的外侧;所述燃烧器组件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位于第一环状结构内;其中,第一环状结构由冷凝换热装置的内封闭部封闭第一弧状结构的开口形成,第一弧状结构和第二弧状结构两者至少均有一开口端分别连接于同一开口部的内、外两侧,使得位于第一环状结构和第二环状结构之间的烟气均从冷凝换热装置的进口部流入,出口部流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预混冷凝式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换热装置还包括外封闭部,所述外封闭部和内封闭部分别位于进口部内、外两侧,所述内、外封闭部配合形成至少一条用于引导烟气流动的流道,该进口部和出口部分别位于流道的两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预混冷凝式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换热装置包括一个冷凝单元,该冷凝单元包括分别位于内、外两侧的内封闭部和外封闭部,以及分别位于两端的进口部和出口部;所述第一弧状结构的一开口端和第二弧状结构的一开口端分别连接于开口部的内、外两侧,第二弧状结构的另一开口端环绕封闭第一弧状结构的另一开口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预混冷凝式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换热装置包括一个冷凝单元,该冷凝单元包括位于内、外两侧的一个内封闭部和两个外封闭部,位于左、右两端的进口部,以及位于两个外封闭部之间的出口部;所述第一弧状结构的两开口端分别连接于两端进口部的内侧,所述第二弧状结构的两开口端分别连接于两端进口部的外侧。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预混冷凝式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换热装置包括两个冷凝单元,每个冷凝单元均包括分别位于内、外两侧的内封闭部和外封闭部,以及分别位于两端的进口部和出口部;相邻所述冷凝单元相互配合使得冷凝单元之间的内封闭部配合形成内折线结构,所述内折线结构封闭第一弧状结构的开口形成第一环状结构,且第一弧状结构的两开口端分别连接于冷凝换热装置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丁军卓宏强孙旭光孟继安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哈雷换热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