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平角转弯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4091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9 0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进的平角转弯输送装置,包括机架、若干锥形滚筒、输送带及驱动件,机架上的内弧形壁和外弧形壁之间形成一扇形输送通道,扇形输送通道具有主动端及从动端,若干锥形滚筒的两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机架上,若干锥形滚筒间隔预设距离地布设于扇形输送通道,输送带可转动地绕设于若干锥形滚筒上,驱动件安装于机架上,驱动件与从动端的锥形滚筒相传动连接,所述改进的平角转弯输送装置还包括若干托载机构,若干托载机构对应设置于若干的锥形滚筒正下方,若干托载机构与若干的锥形滚筒可滑动地夹持输送带。该输送装置运行稳定且输送效率高。

Improved Flat Angle Turning Conveyo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improved flat-angle turning convey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several conical drums, conveyor belts and driving parts. A fan-shaped conveying channel is formed between the inner and outer arc walls of the frame. The fan-shaped conveying channel has an active end and a driven end. The two ends of several conical drums can be rotatably arranged on the frame, and the intervals of several conical drums are preset distance distribution. The conveyor belt is rotatably arranged on several conical drums, and the driving parts are mounted on the frame. The driving parts are connected with the conical drums at the driven end. The improved flat angle turning conveyor also includes several supporting mechanisms. Several supporting mechanisms correspond to a number of conical drums, and some supporting mechanisms are slidable with a number of conical drums. The conveyor belt is clamped on the ground. The conveying device runs stably and has high convey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进的平角转弯输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输送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改进的平角转弯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转弯输送装置是一种自动输送物料的装置,适用于各种流水作业的生产厂家和中小型物品的物流输送,可以控制换向的方式,将空间不足或有换向需要的产品转向,保证产品顺利通过运输,转弯输送装置输送平稳,物料与输送带之间没有相对运动,避免了对物品的损坏。在实际生产中,物料或产品在不同工序中输送时,常常需要进行平角转弯,需要采用改进的平角转弯输送装置使物料或产品转弯掉头、流水作业,但是目前现有的改进的平角转弯输送装置运行不稳定,容易发生停滞打滑现象,降低产品的输送效率,此外,现有的改进的平角转弯输送装置的输送带容易跑偏而刮伤输送带和/或造成输送故障,降低产品的输送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一种运行稳定且输送效率高的改进的平角转弯输送装置。本技术涉及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改进的平角转弯输送装置,包括机架、若干锥形滚筒、输送带及驱动件,机架上的内弧形壁和外弧形壁之间形成一扇形输送通道,扇形输送通道具有主动端及从动端,若干锥形滚筒的两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机架上,若干锥形滚筒间隔预设距离地布设于扇形输送通道,输送带可转动地绕设于若干锥形滚筒上,驱动件安装于机架上,驱动件与从动端的锥形滚筒相传动连接,所述改进的平角转弯输送装置还包括若干托载机构,若干托载机构对应设置于若干的锥形滚筒正下方,若干托载机构与若干的锥形滚筒可滑动地夹持输送带。进一步地,所述托载机构的数量与锥形滚筒的数量一致,每一锥形滚筒的正下方均设有对应的托载机构;或者,所述托载机构的数量较锥形滚筒的数量少两个,位于主动端及从动端的锥形滚筒下无需设置托载机构,其余锥形滚筒的正下方对应设置托载机构。进一步地,每一所述托载机构包括托轮轴及若干托载滚轮,托轮轴的两端安装于机架上,每一托载滚轮可转动地均匀布设于托轮轴上,每一托载滚轮与对应锥形滚筒可滑动地夹持输送带。进一步地,每一所述托载机构也可以是一托载滚筒,托载滚筒的两端可转动地架设于机架上,每一托载滚筒与对应的锥形滚筒可滑动地夹持输送带。进一步地,每一所述锥形滚筒较小的一端靠近内弧形壁,每一锥形滚筒较大的一端靠近外弧形壁,若干锥形滚筒的上表面形成一水平支撑面,该水平支撑面低于内弧形壁和外弧形壁。进一步地,所述输送带为扇形皮带。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件采用减速电机,减速电机具有主动链轮,与减速电机相传动连接的锥形滚筒一端具有从动链轮,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通过链条相传动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综上,本技术度转弯输送装置,通过设置若干托载机构,托载机构托载输送带并为其提供导向作用,有效防止输送带跑偏而刮伤输送带和/或造成输送故障。通过设置两张紧调节机构,可调节从动端的锥形滚筒的位置,进而调节输送带的张紧程度,可有效避免输送带发生停滞打滑现象,提高输送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改进的平角转弯输送装置的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改进的平角转弯输送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改进的平角转弯输送装置去掉输送带的俯视图;图4为图3中沿A-A线的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保护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改进的平角转弯输送装置,其包括机架1、若干锥形滚筒2、输送带3、驱动件4以及若干托载机构5。机架1上凸伸有内弧形壁6和外弧形壁7,内弧形壁6和外弧形壁7呈半圆弧形,内弧形壁6的直径较外弧形壁7的直径小,内弧形壁6和外弧形壁7之间形成一扇形输送通道8。若干锥形滚筒2按扇形输送通道8间隔预设距离地布设,扇形输送通道8的一端为主动端,扇形输送通道8的另一端为从动端,每一锥形滚筒2的两端可旋转地设置于机架1上,每一锥形滚筒2较小的一端靠近内弧形壁6,每一锥形滚筒2较大的一端靠近外弧形壁7,若干锥形滚筒2的上表面形成一水平支撑面,该水平支撑面低于内弧形壁6和外弧形壁7,输送带3可转动地绕设于若干锥形滚筒2上,以供置于输送带3上的输送件夹持于内弧形壁6和外弧形壁7之间,以免滑落。驱动件4架设于机架1上位于扇形输送通道8主动端的下方,驱动件4与位于扇形输送通道8从动端的锥形滚筒2相传动连接。托载机构5的数量可以与锥形滚筒2的数量一致,每一锥形滚筒2的正下方均设有对应的托载机构5,每一托载机构5与对应的锥形滚筒2可滑动地夹持输送带3,以供托载输送带3并起到导向的作用,有效防止输送带3跑偏而刮伤输送带3和/或造成输送故障。较佳地,托载机构5的数量较锥形滚筒2的数量少两个,位于扇形输送通道8两端的锥形滚筒2无需设置托载机构5,其余锥形滚筒2的正下方对应设置托载机构5。请参阅图3及图4,每一托载机构5包括托轮轴9及若干托载滚轮10,托轮轴9的两端安装于机架1上,每一托载滚轮10可转动地均匀布设于托轮轴9上,每一托载滚轮10与对应锥形滚筒2可滑动地夹持输送带3。可以理解,每一托载机构5也可以是一托载滚筒(图未示),托载滚筒的两端可转动地架设于机架1上,每一托载滚筒与对应的锥形滚筒2可滑动地夹持输送带3。进一步地,输送带3为扇形皮带。进一步地,驱动件4采用减速电机,减速电机具有主动链轮,与减速电机相传动连接的锥形滚筒2一端具有从动链轮,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通过链条相传动连接。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改进的平角转弯输送装置还包括两张紧调节机构11,两张紧调节机构11相对设置于从动端的锥形滚筒2的两端,用于张紧输送带3,每一张紧调节机构11包括支座12及调节螺杆13,支座12固接于机架1上,从动端的锥形滚筒2的两端可调位置地安装于机架1上,调节螺杆13一端贯穿支座12的螺孔并与从动端的锥形滚筒2的对应端部可转动地连接,通过拧动调节螺杆13,调节螺杆13带动从动端的锥形滚筒2相应移动,从而起到调节输送带3的张紧程度,避免输送带3发生停滞打滑现象,提高输送效率。综上,本技术改进的平角转弯输送装置,通过设置若干托载机构5,托载机构5托载输送带3并为其提供导向作用,有效防止输送带3跑偏而刮伤输送带3和/或造成输送故障。通过设置两张紧调节机构11,可调节从动端的锥形滚筒2的位置,进而调节输送带3的张紧程度,可有效避免输送带3发生停滞打滑现象,提高输送效率。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的平角转弯输送装置,包括机架(1)、若干锥形滚筒(2)、输送带(3)及驱动件(4),其特征在于,机架(1)上的内弧形壁(6)和外弧形壁(7)之间形成一扇形输送通道(8),扇形输送通道(8)具有主动端及从动端,若干锥形滚筒(2)的两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机架(1)上,若干锥形滚筒(2)间隔预设距离地布设于扇形输送通道(8),输送带(3)可转动地绕设于若干锥形滚筒(2)上,驱动件(4)安装于机架(1)上,驱动件(4)与从动端的锥形滚筒(2)相传动连接,所述改进的平角转弯输送装置还包括若干托载机构(5),若干托载机构(5)对应设置于若干的锥形滚筒(2)正下方,若干托载机构(5)与若干的锥形滚筒(2)可滑动地夹持输送带(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平角转弯输送装置,包括机架(1)、若干锥形滚筒(2)、输送带(3)及驱动件(4),其特征在于,机架(1)上的内弧形壁(6)和外弧形壁(7)之间形成一扇形输送通道(8),扇形输送通道(8)具有主动端及从动端,若干锥形滚筒(2)的两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机架(1)上,若干锥形滚筒(2)间隔预设距离地布设于扇形输送通道(8),输送带(3)可转动地绕设于若干锥形滚筒(2)上,驱动件(4)安装于机架(1)上,驱动件(4)与从动端的锥形滚筒(2)相传动连接,所述改进的平角转弯输送装置还包括若干托载机构(5),若干托载机构(5)对应设置于若干的锥形滚筒(2)正下方,若干托载机构(5)与若干的锥形滚筒(2)可滑动地夹持输送带(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平角转弯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载机构(5)的数量与锥形滚筒(2)的数量一致,每一锥形滚筒(2)的正下方均设有对应的托载机构(5);或者,所述托载机构(5)的数量较锥形滚筒(2)的数量少两个,位于主动端及从动端的锥形滚筒(2)下无需设置托载机构(5),其余锥形滚筒(2)的正下方对应设置托载机构(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健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启越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