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升平移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4099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9 0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顶升平移机,包括机座、输送机构、两叉形架及升降驱动装置,两叉形架相对地设置于机座顶面,每一叉形架包括两支撑杆,两支撑杆的中部铰接在一起,其中一支撑杆的底端固定铰接于机座上,其顶端固定铰接于输送机构底部,另一支撑杆的底端可滑动地铰接于机座上,其顶端可滑动地铰接于输送机构底部,升降驱动装置设置于机座上,用于驱动两叉形架升降,输送机构通过两叉形架可升降地设置于机座上。该顶升平移机通过设置升降驱动装置驱动两叉形架实现输送机构升降,如此结构的顶升平移机无需依赖人工取放物件,相对于智能机械手的成本更低,并且,有效降低了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又提高了生产效率。

Jack-up translato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jack-up translator, which comprises a machine base, a conveying mechanism, a two-fork frame and a lifting driving device. The two-fork frame is relatively arranged on the top surface of the machine base. Each fork frame comprises two supporting rods, and the middle part of the two supporting rods is articulated together. The bottom end of one supporting rod is fixed and articulated on the machine base, and the top of the supporting rod is fixed and articulated on the bottom of the conveying mechanism and the other supporting rod. The bottom is slidably articulated to the base, the top is slidably articulated to the bottom of the conveyor mechanism, and the lifting driving device is arranged on the base to drive the two-fork frame to lift, and the conveyor mechanism can be lifted and set on the base through the two-fork frame. The lifting translator realizes the lifting of conveying mechanism by setting up lifting driving device to drive two fork-shaped frame. The lifting translator of this structure does not need to rely on manual fetching and placing objects. Compared with the intelligent manipulator, the cost is lower, and the labor intensity and production cost are effectively reduced, and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is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顶升平移机
本技术涉及输送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顶升平移机。
技术介绍
自动化输送线用于多种行业产品加工、装配的原材料及半成品物料在各加工或装配工位间的传送,产品在各个生产环节中存在高度差,从而使得连接每个生产环节之间的输送线也存在高度差,在不同高度的输送线之间传送物料,目前大多数企业均采用传统的人工取放装配线上的物料至加工或装配工位进行后工序的加工,如此不仅增加操作工人劳动强度且工作效率不高。如果采购大型智能机械手装置势必造成企业投资成本增加,对一般中、小型企业来说将是一个较大的压力。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一种即可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又可提高生产效率的顶升平移机。本技术涉及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顶升平移机,包括机座、输送机构、两叉形架及升降驱动装置,两叉形架相对地设置于机座顶面,每一叉形架包括两支撑杆,两支撑杆的中部铰接在一起,其中一支撑杆的底端固定铰接于机座上,其顶端固定铰接于输送机构底部,另一支撑杆的底端可滑动地铰接于机座上,其顶端可滑动地铰接于输送机构底部,升降驱动装置设置于机座上,用于驱动两叉形架升降,输送机构通过两叉形架可升降地设置于机座上。进一步地,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包括两下滑轨、下滑块板、两个下铰接座及水平推送机构,两下滑轨对应固设于机座上,下滑块板的两端分别滑动设置于两下滑轨上,两下铰接座分别相对固接于下滑块板两端,每一叉形架的可滑动的支撑杆铰接于对应下铰接座上,水平推送机构固设于机座上,用于水平往复推送下滑块板。进一步地,所述水平推送机构为推送气缸,推送气缸的本体固接于机座上,推送气缸的推送杆与下滑块板相传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水平推送机构包括丝杠、丝杠中部轴座、两个丝杠端部轴座、驱动电机及联轴器,丝杠中部轴座固接于下滑块板中部,两个丝杠端部轴座相对设置于机座上位于丝杠中部轴座的轴孔中心线上的两端,丝杠可转动地穿设于丝杠中部轴座和两个丝杠端部轴座内,丝杠的一端伸出于一丝杠端部轴座外,驱动电机固设于机座上位于丝杠的伸出端,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丝杠的伸出端相传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下滑块板的底部两端分别设有下滑块,每一端的下滑块滑动设置于对应的下滑轨上,每一下滑轨的两端分别固设有下限位块。进一步地,所述升降驱动装置采用升降气缸,升降气缸架设于机座上位于两叉形架之间,升降气缸的升降端与输送机构底部相传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架、两链轮、链板条、两上导轨、两下导轨及链轮驱动件,输送架安装于两叉形架上,两链轮分别通过两链轮轴相对可转动设置于输送架的两端,每一链轮固接于每一链轮轴的中部,链板条啮合安装于两链轮上,两上导轨分别固设于输送架上位于链板条的上行段的两侧,以供滑动地支撑链板条的上行段,两下导轨分别固设于输送架上位于链板条的下行段的两侧,以供滑动地支撑链板条的下行段,链轮驱动件安装于输送架底部,链轮驱动件的主动链轮通过链条与任一链轮轴上的从动链轮相链接。进一步地,所述输送架的底部与每一叉形架的可滑动的支撑杆对应处固设有两条上滑轨,两条上滑轨上分别滑动设置有两个上滑块,两个上滑块上均固设有上铰接座,每一叉形架的可滑动的支撑杆的顶端对应铰接于每一上铰接座内。进一步地,所述两个上滑块上固设有上滑动板,两个上铰接座分别固设于上滑动板的两端,上滑动板将两叉形架连接成一个稳定升降的整体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综上,本技术顶升平移机通过设置升降驱动装置驱动两叉形架实现输送机构升降,如此结构的顶升平移机无需依赖人工取放物件,相对于智能机械手的成本更低,并且,有效降低了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又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顶升平移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顶升平移机的第一实施例的升降驱动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顶升平移机的第二实施例的升降驱动装置主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保护范围。请参阅图1及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顶升平移机,包括机座1、两叉形架2、升降驱动装置3以及输送机构4,两叉形架2相对地设置于机座1顶面,每一叉形架2包括两支撑杆5,两支撑杆5的中部铰接在一起,其中一支撑杆5的底端固定铰接于机座1上,其顶端固定铰接于输送机构4底部,另一支撑杆5的底端可滑动地铰接于机座1上,其顶端可滑动地铰接于输送机构4底部,升降驱动装置3设置于机座1上,用于驱动两叉形架2升降,输送机构4通过两叉形架2可升降地设置于机座1上。升降驱动装置3包括两下滑轨6、下滑块板7、两个下铰接座8及水平推送机构9,两下滑轨6对应固设于机座1上位于每一叉形架2的可滑动的支撑杆5处,下滑块板7的两端分别滑动设置于两下滑轨6上,两下铰接座8分别相对固接于下滑块板7两端,每一叉形架2的可滑动的支撑杆5铰接于对应下铰接座8上,水平推送机构9固设于机座1上,用于水平往复推送下滑块板7。水平推送机构9为推送气缸,推送气缸的本体固接于机座1上位于下滑块板7之间,推送气缸的推送杆与下滑块板7相传动连接。水平推送机构9也可采用如下结构:水平推送机构9包括丝杠10、丝杠中部轴座11、两个丝杠端部轴座12、驱动电机13及联轴器14,丝杠中部轴座11固接于下滑块板7中部,两个丝杠端部轴座12相对设置于机座1上位于丝杠中部轴座11的轴孔中心线上的两端,丝杠10可转动地穿设于丝杠中部轴座11和两个丝杠端部轴座12内,丝杠10的一端伸出于一丝杠端部轴座12外,驱动电机13固设于机座1上位于丝杠10的伸出端,驱动电机13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14与丝杠10的伸出端相传动连接。当启动驱动电机13的输出轴转动时,输出轴的转动通过联轴器14带动丝杠10相应转动,丝杠10可转动地设置于丝杠中部轴座11内,丝杠10的转动带动固接于丝杠中部轴座11下的下滑块板7沿两下滑轨6对应滑动,下滑块板7的滑动带动每一叉形架2的两支撑杆5绕其中部铰接处相应转动,通过设置驱动电机13的输出轴的旋转方向,改变每一叉形架2夹角的大小而实现上升或下降。下滑块板7的底部两端分别设有下滑块15,每一端的下滑块15滑动设置于对应的下滑轨6上,每一下滑轨6的两端分别固设有下限位块16,每一端的下滑块15限位于两端的下限位块16之间。请参阅图3,升降驱动装置3还可以采用升降气缸,升降气缸架设于机座1上位于两叉形架2之间,升降气缸的升降端与输送机构4底部相传动连接。输送机构4包括输送架17、两链轮18、链板条19、两上导轨20、两下导轨21及链轮驱动件22,输送架17安装于两叉形架2上,两链轮18分别通过两链轮轴相对可转动设置于输送架17的两端,每一链轮18固接于每一链轮轴的中部,链板条19啮合安装于两链轮18上,两上导轨20分别固设于输送架17上位于链板条19的上行段的两侧,以供滑动地支撑链板条19的上行段,两下导轨21分别固设于输送架17上位于链板条19的下行段的两侧,以供滑动地支撑链板条19的下行段,链轮驱动件22安装于输送架17底部,链轮驱动件22的主动链轮通过链条与任一链轮轴上的从动链轮相链接。输送架17的底部与每一叉形架2的可滑动的支撑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顶升平移机,包括机座(1)及输送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平移机还包括两叉形架(2)及升降驱动装置(3),两叉形架(2)相对地设置于机座(1)顶面,每一叉形架(2)包括两支撑杆(5),两支撑杆(5)的中部铰接在一起,其中一支撑杆(5)的底端固定铰接于机座(1)上,其顶端固定铰接于输送机构(4)底部,另一支撑杆(5)的底端可滑动地铰接于机座(1)上,其顶端可滑动地铰接于输送机构(4)底部,升降驱动装置(3)设置于机座(1)上,用于驱动两叉形架(2)升降,输送机构(4)通过两叉形架(2)可升降地设置于机座(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升平移机,包括机座(1)及输送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平移机还包括两叉形架(2)及升降驱动装置(3),两叉形架(2)相对地设置于机座(1)顶面,每一叉形架(2)包括两支撑杆(5),两支撑杆(5)的中部铰接在一起,其中一支撑杆(5)的底端固定铰接于机座(1)上,其顶端固定铰接于输送机构(4)底部,另一支撑杆(5)的底端可滑动地铰接于机座(1)上,其顶端可滑动地铰接于输送机构(4)底部,升降驱动装置(3)设置于机座(1)上,用于驱动两叉形架(2)升降,输送机构(4)通过两叉形架(2)可升降地设置于机座(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升平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装置(3)包括两下滑轨(6)、下滑块板(7)、两个下铰接座(8)及水平推送机构(9),两下滑轨(6)对应固设于机座(1)上,下滑块板(7)的两端分别滑动设置于两下滑轨(6)上,两下铰接座(8)分别相对固接于下滑块板(7)两端,每一叉形架(2)的可滑动的支撑杆(5)铰接于对应下铰接座(8)上,水平推送机构(9)固设于机座(1)上,用于水平往复推送下滑块板(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升平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推送机构(9)为推送气缸,推送气缸的本体固接于机座(1)上,推送气缸的推送杆与下滑块板(7)相传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升平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推送机构(9)包括丝杠(10)、丝杠中部轴座(11)、两个丝杠端部轴座(12)、驱动电机(13)及联轴器(14),丝杠中部轴座(11)固接于下滑块板(7)中部,两个丝杠端部轴座(12)相对设置于机座(1)上位于丝杠中部轴座(11)的轴孔中心线上的两端,丝杠(10)可转动地穿设于丝杠中部轴座(11)和两个丝杠端部轴座(12)内,丝杠(10)的一端伸出于一丝杠端部轴座(12)外,驱动电机(13)固设于机座(1)上位于丝杠(10)的伸出端,驱动电机(13)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14)与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健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启越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