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和平专利>正文

一种爬楼车轮和爬楼车底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3952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9 0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爬楼车轮,其车轮本体包括呈三角形结构的轮架,在轮架顶角位置处设置有导向轮,在轮架两底角位置处分别设置有驱动轮和张紧轮,驱动轮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在导向轮和驱动轮、导向轮和张紧轮之间的轮架上分别设置有承重轮,在张紧轮和驱动轮之间的轮架上设置有托带轮;在驱动轮、张紧轮和导向轮上环绕有行走履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爬楼车底盘,包括矩形底盘支架;在底盘支架四角位置处均衡固定有上述爬楼车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爬楼车轮结构简单,加工制造方便,采用驱动电机作为动力源,自动化程度高;将其安装在底盘支架上形成爬楼车底盘,不仅可以和多种车型进行配套使用,在高层救援等特殊场合也具有非常好的实用价值。

A kind of climbing wheel and chassis of a climbing ca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limbing wheel, whose wheel body includes a wheel frame with triangular structure, a guide wheel is arranged at the top corner position of the wheel frame, a driving wheel and a tensioning wheel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at the two bottom corner positions of the wheel frame, and the driving wheel is connected with the driving motor; a load-bearing wheel is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wheel frame between the guiding wheel and the driving wheel, the guiding wheel and the tensioning wheel, and a tensioning wheel is arranged on the wheel frame. A supporting pulley is arranged on the wheel frame between the wheel and the driving wheel, and a walking track is surrounded on the driving wheel, the tensioning wheel and the guiding wheel. The utility model also discloses a chassis of a climbing car, which comprises a rectangular chassis bracket, and the climbing wheel is equally fixed at the four corners of the chassis bracket. The climbing wheel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processing and manufacturing, high automation by using driving motor as power source, and is mounted on the chassis bracket to form the chassis of the climbing car, which can not only be matched with various types of vehicles, but also has very good practical value in special occasions such as high-rise rescu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爬楼车轮和爬楼车底盘
本技术涉及负重爬楼车,尤其是涉及一种爬楼车轮,本技术还涉及安装有该爬楼车轮的爬楼车底盘。
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逐渐进入老龄化,居住在高层建筑中的老年人越来越多。对于一些未配备电梯的老旧楼房来说,老年人出行及购物显得非常不方便。针对生活中存在的这些实际现状,有不少人对购物车和小推车进行了改进,如将小推车后轮改成三个车轮,形成类三角形排列的形状,这样在爬楼时类三角形车轮连续滚动形成爬楼的动作,虽然这种结构的爬楼车能减轻老年人携带物品上楼的困难,但是仍需要人工手拉车爬楼,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有一些为货物运输设计的自动爬楼车,但是结构较为复杂,而且价格昂贵,不适合家庭使用。对于有电梯的高层楼房,如果出现突发事故,电梯无法正常运行时,消防员救人、运送消防物资等也只能从步梯跑步上楼,导致体力消耗过大,甚至延误施救时间,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爬楼车轮,本技术还提供安装有该爬楼车轮的爬楼车底盘,以期彻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爬楼车轮,包括车轮本体,所述车轮本体包括呈三角形结构的轮架,在所述轮架顶角位置处设置有导向轮,在所述轮架两底角位置处分别设置有驱动轮和张紧轮,所述驱动轮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在所述导向轮和驱动轮、导向轮和张紧轮之间的轮架上分别设置有承重轮,在所述张紧轮和驱动轮之间的轮架上设置有托带轮;在所述驱动轮、张紧轮和导向轮上环绕有行走履带。所述轮架为等腰三角形结构。所述轮架的底角a<45°。所述导向轮、驱动轮、张紧轮、承重轮和托带轮均为设置在所述轮架两侧的对轮结构。一种爬楼车底盘,包括矩形结构的底盘支架;所述底盘支架的四角位置处均衡固定有本技术所述的爬楼车轮。固定所述爬楼车轮的底盘支架上开设有调整槽。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爬楼车轮结构简单,加工制造方便,采用驱动电机作为动力源,自动化程度高;将其均衡安装在底盘支架上形成爬楼车底盘,不仅可以和多种车型进行配套(如购物车、儿童车、老年行走车等)使用,非常灵活方便,同时将其用在高层救援等特殊场合也具有非常好的实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爬楼车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3省去行走履带的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爬楼车底盘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爬楼车底盘的行走简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爬楼车轮,包括车轮本体,该车轮本体包括呈等腰三角形结构的轮架1,为适应不同宽度和高度的步梯,等腰三角形结构的轮架1的底角a<45°;在轮架1顶角位置处设置有导向轮2,在轮架1两底角位置处分别设置有驱动轮3和张紧轮4,驱动轮3与驱动电机5传动连接;在导向轮2和驱动轮3、导向轮2和张紧轮4之间的轮架1上分别设置有两个承重轮6,在张紧轮4和驱动轮3之间的轮架上设置有托带轮7;在驱动轮3、张紧轮4和导向轮2上环绕有行走履带8,如图2所示。为方便安装维修,本技术可以将导向轮2、驱动轮3、张紧轮4、承重轮6和托带轮7均设计为对轮结构,安装时使其分别位于轮架1两侧,对轮的内孔中安装有轴承,通过贯穿的轮轴将分设在轮架1两侧的对轮连为一体,同步运动,如图3所示。考虑到其承载力,也可以仅将承重轮6和托带轮7设计为对轮结构,导向轮2、驱动轮3、张紧轮4仍为一体式设计。如图4所示,本技术所述的爬楼车底盘,包括矩形结构的底盘支架101;在底盘支架101的四角位置处均衡固定有本技术设计的爬楼车轮:安装时,将爬楼车轮的导向轮2朝向地面,将张紧轮4和驱动轮3之间的轮架通过连接件与底盘支架101固定在一起(四个驱动轮3的方向一致,爬楼状态时均位于前端)。上楼时,驱动轮3在前,四个爬楼车轮的A面和导向轮2作为承重工作面,下楼时,四个爬楼车轮的B面和导向轮2就变为承重工作面,行走时底盘更加平稳安全。设计制造时,爬楼车轮的高度要高于楼梯的高度。为适应不同宽度和高度的步梯台阶,固定爬楼车轮的底盘支架101上开设有调整槽,爬楼车轮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正常情况下,爬楼车底盘的行走情况如附图5所示。实际使用时,在底盘支架101上放上支板,根据实际需要支板上可以放货物、放童车,甚至可以放轮椅等,单个爬楼车轮可通过其上的驱动电机5单独控制,可灵活操作爬楼车底盘前进、后退、拐弯等动作,既能上楼下楼,也能在平地行走,可很好解决货物运输、伤员运送、老人上下楼等实际问题,且结构简单、生产制造成本低,更加经济,具有很好的实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爬楼车轮,包括车轮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本体包括呈三角形结构的轮架(1),在所述轮架(1)顶角位置处设置有导向轮(2),在所述轮架(1)两底角位置处分别设置有驱动轮(3)和张紧轮(4),所述驱动轮(3)与驱动电机(5)传动连接;在所述导向轮(2)和驱动轮(3)、导向轮(2)和张紧轮(4)之间的轮架(1)上分别设置有承重轮(6),在所述张紧轮(4)和驱动轮(3)之间的轮架上设置有托带轮(7);在所述驱动轮(3)、张紧轮(4)和导向轮(2)上环绕有行走履带(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爬楼车轮,包括车轮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本体包括呈三角形结构的轮架(1),在所述轮架(1)顶角位置处设置有导向轮(2),在所述轮架(1)两底角位置处分别设置有驱动轮(3)和张紧轮(4),所述驱动轮(3)与驱动电机(5)传动连接;在所述导向轮(2)和驱动轮(3)、导向轮(2)和张紧轮(4)之间的轮架(1)上分别设置有承重轮(6),在所述张紧轮(4)和驱动轮(3)之间的轮架上设置有托带轮(7);在所述驱动轮(3)、张紧轮(4)和导向轮(2)上环绕有行走履带(8)。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和平
申请(专利权)人:张和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