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探测路面调整钢轮高度的压路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3925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9 0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探测路面调整钢轮高度的压路机,其结构包括钢轮结构、控制室、后盖、后轮结构、机座,所述控制室与机座锁定,所述后盖轴连接在机座上,所述钢轮结构、后轮结构安装在机座上,所述钢轮结构由围框结构、钢轮结构、转螺结构组成,所述围框结构、钢轮结构、转螺结构处于同一轴心,所述钢轮结构与围框结构轴连接,所述转螺结构轴连接在围框结构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堆土较多、较高的土路降低钢轮结构的高度,堆土较少、凹陷的土路升高或保持不变钢轮结构的高度实现高效碾压,不仅加快行驶速度保证压实质量和效率,还减少了碾压遍数,同时通过在轮胎上增加辅助轮实现了降低后轮对地面的施压力,进一步提高碾压质量。

A Roller Based on Detecting Road Surface and Adjusting Steel Wheel Heigh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oller for adjusting the height of steel wheel based on detecting road surface. Its structure includes steel wheel structure, control room, rear cover, rear wheel structure and machine base. The control room is locked with the machine base. The rear cover shaft is connected to the machine base. The steel wheel structure and rear wheel structure are installed on the machine base. The steel wheel structure is composed of a frame structure, a steel wheel structure and a rotating screw structure. The enclosure structure, the steel wheel structure and the rotating screw structure are in the same axis. The steel wheel structure is connected with the axle of the enclosure structure. The rotating screw structure ax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enclosure structure. By reducing the height of the steel wheel structure on the soil road with more and higher piles of soil, increasing the soil road with less piles and depressions or maintaining the height of the steel wheel structure unchanged, the invention realizes efficient rolling, not only speeds up driving. Speed ensures compaction quality and efficiency, and reduces the number of times of rolling. At the same time, by adding auxiliary wheels on tires, the pressure of rear wheels on the ground is reduced, and the rolling quality is further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探测路面调整钢轮高度的压路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施工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探测路面调整钢轮高度的压路机。
技术介绍
压路机又称压土机,在工程机械中属于道路设备的范畴,是一种基于探测路面调整钢轮高度的压路机修路的设备,以机械本身的重力作用碾压沙性、半粘性及粘性土壤、路基稳定土及沥青混凝土路面层;压路机的碾压速度与压实质量和生产效率有直接的影响。现有技术施工实践证明在同一路面碾压时一般堆土和凹陷较大的不平整的土路,碾压时速度不宜过快,否则不仅碾压效率低且对路面压实质量差,还有可能会使碾压设备受损;而碾压速度慢则需多遍的对路面进行碾压,遍数多、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探测路面调整钢轮高度的压路机,以解决施工实践证明在同一路面碾压时一般堆土和凹陷较大的不平整的土路,碾压时速度不宜过快,否则不仅碾压效率低且对路面压实质量差,还有可能会使碾压设备受损;而碾压速度慢则需多遍的对路面进行碾压,遍数多、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探测路面调整钢轮高度的压路机,其结构包括、钢轮结构、控制室、后盖、后轮结构、机座,所述控制室底部与机座上方锁定,所述后盖轴连接在机座上,所述后盖位于机座后方,所述钢轮结构、后轮结构安装在机座上,所述钢轮结构位于后轮结构前方,所述钢轮结构由围框结构、钢轮结构、转螺结构组成,所述围框结构、钢轮结构、转螺结构处于同一轴心,所述钢轮结构与围框结构轴连接,所述转螺结构轴连接在围框结构上,所述转螺结构位于围框结构与钢轮结构的中间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围框结构包括嵌插支架、智能传感控制器、嵌插支扣接头、嵌插支板,传感连接板、距离传感器、围框本体、轴体电机、限位柱环,所述嵌插支架安装有智能传感控制器并且二者组成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智能传感控制器与嵌插支扣接头电连接,所述嵌插支架与嵌插支扣接头配合,所述嵌插支扣接头与嵌插支板锁定二者组成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嵌插支板与轴体电机贴合并且二者配合,所述嵌插支板、轴体电机位于限位柱环下方,所述轴体电机锁定在传感连接板上,所述传感连接板与距离传感器胶连接并且二者垂直,所述距离传感器与轴体电机电连接,所述距离传感器锁定在围框本体上,所述围框本体焊接有限位柱环。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钢轮结构包括钢轮本体、钢轮连接柱,所述钢轮本体与钢轮连接柱通过高温连接并且二者组成为一体化结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转螺结构包括转螺内支撑杆、转螺框体,所述转螺内支撑杆设有个3以上并且呈环状排列,所述转螺内支撑杆与转螺框体焊接并且二者组成为一体化结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后轮结构包括轮胎、辅杆、衔接安装板、后钢轮安装架、辅环、后钢轮,所述轮胎与辅杆轴连接,所述辅杆与辅环扣接并且二者处于同一轴线,所述衔接安装板底端与后钢轮安装架上端焊接,所述后钢轮安装架设有辅环,所述后钢轮安装在后钢轮安装架底部,所述后钢轮安装架与后钢轮轴连接。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工作人员坐在控制室内操控压路机,压路机在作业时距离传感器根据地面的凹凸幅度进行检测,将检测数据从传感连接板输送至轴体电机,轴体电机接收数据后带动转螺结构的转动;同时数据还输送至智能传感控制器启动嵌插支架将嵌插支扣接头推动,嵌插支扣接头将嵌插支板推动使嵌插支板往轴体电机方向移动,轴体电机移动同时将转螺结构往钢轮连接柱处移动(之前转螺结构与钢轮连接柱处于前后错位结构,错位结构时整体呈水平状用于碾压凹凸地面较不明显的土路);转螺结构位于钢轮结构的两端,地面较高处(堆土地)的钢轮结构端转螺结构向右端转动,地面较低处(凹坑地)的钢轮结构端转螺结构向左端转动,转螺结构转动时会带动钢轮连接柱在限位柱环上的移动,钢轮连接柱移动时钢轮本体跟着移动实现钢轮结构的上移或下移,此时钢轮结构呈斜状,下移后的钢轮结构端在碾压时会比上移的钢轮结构端的碾压力重,碾压时凸位路面碾压力较重、凹位路面碾压力较轻,实现凹凸地面的平均碾压;通过对厚度较高的土路降低钢轮结构的高度实现增加其压力,使得凹凸路面一次碾压成平面。后钢轮安装在后钢轮安装架上并通过辅杆与辅环固定在轮胎后方与其相邻,在轮胎滚动行驶时后钢轮跟着滚动碾压,后钢轮既用于二次碾压路面又起到对轮胎辅助行驶的作用,降低了轮胎对路面的施压力,进一步提高了路面的平整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路面凹凸度的检测对钢轮结构左右端的高低度进行调整,围框结构接收路面凹凸数据,若凹凸面不大则钢轮结构保持水平不变将土路碾压,若凹凸数据相差较大则通过转螺结构的转动调整钢轮结构的高低度再将路面碾压;通过对堆土较多、较高的土路降低钢轮结构的高度,堆土较少、凹陷的土路升高或保持不变钢轮结构的高度实现高效碾压,不仅加快行驶速度保证压实质量和效率,还减少了碾压遍数,同时通过在轮胎上增加辅助轮实现了降低后轮对地面的施压力,进一步提高碾压质量。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探测路面调整钢轮高度的压路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钢轮结构侧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围框结构侧视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围框结构侧视的结构示意图也是嵌插支板移动后将转螺结构推移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本专利技术钢轮结构侧视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本专利技术转螺结构侧视的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后轮结构侧视的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了本专利技术钢轮结构前视时水平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9示出了本专利技术钢轮结构前视时倾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钢轮结构1、控制室2、后盖3、后轮结构4、机座5、围框结构10、钢轮结构11、转螺结构12、嵌插支架100、智能传感控制器101、嵌插支扣接头102、嵌插支板103、传感连接板104、距离传感器105、围框本体106、轴体电机107、限位柱环108、钢轮本体110、钢轮连接柱111、转螺内支撑杆120、转螺框体121、轮胎40、辅杆41、衔接安装板42、后钢轮安装架43、辅环44、后钢轮4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9,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探测路面调整钢轮高度的压路机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钢轮结构1、控制室2、后盖3、后轮结构4、机座5,所述控制室2与机座5锁定,所述后盖3轴连接在机座5上,所述钢轮结构1、后轮结构4安装在机座5上,所述钢轮结构1由围框结构10、钢轮结构11、转螺结构12组成,所述围框结构10、钢轮结构11、转螺结构12处于同一轴心,所述钢轮结构11与围框结构10轴连接,所述转螺结构12轴连接在围框结构10上,所述围框结构10包括嵌插支架100、智能传感控制器101、嵌插支扣接头102、嵌插支板103,传感连接板104、距离传感器105、围框本体106、轴体电机107、限位柱环108,所述嵌插支架100安装有智能传感控制器101,所述智能传感控制器101与嵌插支扣接头102电连接,所述嵌插支架100与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探测路面调整钢轮高度的压路机,其结构包括钢轮结构(1)、控制室(2)、后盖(3)、后轮结构(4)、机座(5),所述控制室(2)与机座(5)锁定,所述后盖(3)轴连接在机座(5)上,所述钢轮结构(1)、后轮结构(4)安装在机座(5)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轮结构(1)由围框结构(10)、钢轮结构(11)、转螺结构(12)组成,所述围框结构(10)、钢轮结构(11)、转螺结构(12)处于同一轴心,所述钢轮结构(11)与围框结构(10)轴连接,所述转螺结构(12)轴连接在围框结构(10)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探测路面调整钢轮高度的压路机,其结构包括钢轮结构(1)、控制室(2)、后盖(3)、后轮结构(4)、机座(5),所述控制室(2)与机座(5)锁定,所述后盖(3)轴连接在机座(5)上,所述钢轮结构(1)、后轮结构(4)安装在机座(5)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轮结构(1)由围框结构(10)、钢轮结构(11)、转螺结构(12)组成,所述围框结构(10)、钢轮结构(11)、转螺结构(12)处于同一轴心,所述钢轮结构(11)与围框结构(10)轴连接,所述转螺结构(12)轴连接在围框结构(10)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探测路面调整钢轮高度的压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框结构(10)包括嵌插支架(100)、智能传感控制器(101)、嵌插支扣接头(102)、嵌插支板(103),传感连接板(104)、距离传感器(105)、围框本体(106)、轴体电机(107)、限位柱环(108),所述嵌插支架(100)安装有智能传感控制器(101),所述智能传感控制器(101)与嵌插支扣接头(102)电连接,所述嵌插支架(100)与嵌插支扣接头(102)配合,所述嵌插支扣接头(102)与嵌插支板(103)锁定,所述嵌插支板(103)与轴体电机(107)贴合并且二者配合,所述轴体电机(107)锁定在传感连接板(104)上,所述传感连接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宝木
申请(专利权)人:南安市劲沣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