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孔零件的钻孔攻丝自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3282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8 2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孔零件的钻孔攻丝自动装置,包括工作台;转盘,设于工作台上并能相对工作台水平旋转,邻近所述转盘边缘处沿周向间隔布置有多个操作工位,各操作工位上分别设有用于定位工件的夹具;至少两个工作机构,设于工作台上并邻近转盘边缘设置,各工作机构包括移动机构和设于移动机构上并能随移动机构同步移动的换刀机构,所述移动机构能相对夹具上下、前后及左右移动,所述换刀机构包括夹持刀具的主轴机构以及为主轴机构切换刀具的至少两组换刀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移动机构能够调整换刀机构的位置,使主轴机构的夹持口始终朝向工件,从而使得刀具能够始终对准工件上待加工的孔,提高加工精度。

An Automatic Drilling and Tapping Device for Porous Part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automatic drilling and tapping device for porous parts, including a worktable; a turntable, which is arranged on the worktable and can rotate horizontally relative to the worktable, is adjacent to the edge of the turntable and is arranged at circumferential intervals with multiple operating stations, each of which is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fixtures for locating the workpiece; at least two working mechanisms are arranged on the worktable and adjacent to the edge of the turntable. Each working mechanism includes a moving mechanism and a tool changing mechanism which can move synchronously with the moving mechanism. The moving mechanism can move up and down, front and back, and left and right relative to the fixture. The tool changing mechanism includes a spindle mechanism holding the tool and at least two sets of tool changing components for the spindle mechanism. By means of the moving mechanism, the position of the tool changing mechanism can be adjusted so that the clamping port of the spindle mechanism is always oriented towards the workpiece, so that the tool can always align the hole to be machined on the workpiece and improve the processing accura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孔零件的钻孔攻丝自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多孔零件的钻孔攻丝自动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劳动力紧缺和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加工型企业采取机器换人的方式来应对用工困难的局面,使工厂实现自动化生产,以提高产品的加工质量,加快产品生产效率和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其中,螺纹连接是工业产品的主要连接方式,在产品零件上钻孔和攻丝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如智能锁具上的面板,就需在面板上开设若干安装孔,为提高安装孔的加工精度和效率,钻孔攻牙机应运而生。并且钻孔攻牙机上一般配备有刀库来进行换刀,通过不同的刀具对安装孔进行钻孔、攻丝或对不同孔径的孔进行加工。如专利号为ZL201620413660.7(公告号为CN205733799U)的技术专利公开的《具有齿轮式刀库的钻孔攻牙机》所示,该钻孔攻牙机通过齿轮传动使刀库旋转来实现换刀功能,但是齿轮传动易导致刀库转动不到位,致使刀具与待加工的孔位不能完全对准,进而影响工件的加工。另外,该钻孔攻牙机的工作台只能相对底座前后移动,机头只能相对机架上下移动,若刀具与待加工的孔未对准,则不便于进行调整,从而导致加工精度低;并且,对于工件上不同位置和不同孔径的孔,工件可能需要多次装夹才能适应该钻孔攻牙机的加工。或者如专利号为ZL201710198612.X(公开号为CN106826335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的《一种双连杆换刀装置》所示,包括若干组换刀组件、主轴、基座,所述主轴穿设于基座中部并可上下运动,主轴周边设有若干组换刀组件,各组换刀组件均包括驱动装置、刀卡、双连杆、固定座,所述双连杆的一端与固设于基座底部的固定座活动连接,双连杆的另一端与水平设置的刀卡连接,所述双连杆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可绕固定座为转动,在双连杆运动过程中刀卡保持水平。各组换刀组件为独立控制运作,即可选择任意组的换刀组件下的刀柄与主轴下的刀柄进行切换,实现换刀。因主轴的位置固定,故装配于主轴上的刀具位置也固定,不会出现刀具定位不准确、而不能对准孔位的问题。但是其中一组换刀组件在收起来的状态下,仍然位于主轴的一侧并距离主轴较近,这样易导致另一组换刀组件在工作时,若刀卡移动行程较大会与前一组收起来的换刀组件产生干涉,结构不够紧凑;另外,换刀组件在收起来的状态下,其位置也比较靠下,刀卡以及刀卡夹持的刀具始终位于基座下方,如此在加工工件时,若工件表面凹凸不平,则较高的位置容易与刀卡、或刀卡夹持的刀具产生干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刀具能始终对准待加工孔进行加工的多孔零件的钻孔攻丝自动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孔零件的钻孔攻丝自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转盘,设于工作台上并能相对工作台水平旋转,邻近所述转盘边缘处沿周向间隔布置有多个操作工位,各操作工位上分别设有用于定位工件的夹具;至少两个工作机构,设于工作台上并邻近转盘边缘设置,各工作机构包括移动机构和设于移动机构上并能随移动机构同步移动的换刀机构,所述移动机构能相对夹具上下、前后及左右移动,所述换刀机构包括夹持刀具的主轴机构以及为主轴机构切换刀具的至少两组换刀组件。为避免工件的多次装夹或避免多次更换刀具,同一换刀机构上的各换刀组件分别对应同一个孔的不同加工工序,如此在一个操作工位上即可完成同一个孔的不同加工工序,无需人为更换刀具或多次装夹工件,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换言之,同一换刀机构上的其中一组换刀组件进行钻孔,该换刀机构上的另一组换刀组件能进行攻丝等。为避免工件的多次装夹或避免多次更换刀具,相邻两个工作机构对应加工不同孔径的孔,如此随着转盘转动一个循环,即可完成工件上不同孔径的孔的加工,加工精度和效率高。所述换刀机构可以有多种结构形式,优选地,所述主轴机构包括主轴架和主轴,所述主轴下部延伸出主轴架,且所述主轴底部具有用于夹持刀具的夹持口,所述夹持口与刀具保持在同一轴线上,各换刀组件沿主轴架的外侧壁周向均布,在换刀组件完成换刀并收起的状态下,所述换刀组件的各部件均位于主轴架的外侧而避免与主轴产生干涉,如此避免换刀组件在收起来的状态下,与其他部件产生干涉。所述换刀机构可以有多种结构形式,优选地,每一换刀组件包括有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以及由第一驱动件驱动而上下移动的第一推杆,所述第一驱动件设置于主轴架的外侧壁上;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件以及由第二驱动件驱动而上下移动的第二推杆,所述第二驱动件与第一推杆的动力输出端驱动相连;用于夹持刀具的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的第一端与第一推杆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所述夹持机构的第二端设有夹持刀具的夹持部,所述夹持机构的中部与一连接件的第一端转动相连,该连接件的第二端与第二推杆的动力输出端转动相连。该换刀组件结构简单,且各部件配合使得换刀动作迅速可靠,且换刀机构在不工作时,第一推杆、第二推杆和夹持机构能够完全收起,并远离电主轴以防止与电主轴、电主轴上的刀具产生干涉。为进一步确保换刀机构在收起来时远离电主轴,所述第二驱动件位于所述第一驱动件外侧。为防止换刀机构收起来时,夹持机构或夹持机构上的刀具位置较低而与工件产生干涉,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的底面均高于主轴架的底面。因工件表面若凹凸不平,则位置较高的部位极易与夹持机构、或夹持机构上的刀具产生干涉。为便于使第二驱动件与第一推杆的动力输出端驱动相连,所述第二驱动件通过一连接架与所述第一推杆的输出端相连,并所述夹持机构的第一端与该连接架铰接。连接架的设置不仅便于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夹持机构的装配,也使得第二驱动件被第一推杆带动时运行平稳。且若无连接架,第二驱动件设置于第一推杆的下端,则在换刀机构收起时,夹持机构所夹持的刀具位置也会相对靠下,在加工工件时,容易与工件产生干涉。为进一步提高第二驱动件被第一推杆带动时的运行平稳性,所述连接架和第一驱动件之间通过滑轨结构滑动相连。通过滑轨结构的设置,不仅使得第二驱动件运行平稳,还对其运行轨迹进行定位导向,因第二驱动件若出现运行偏差,极有可能导致夹持机构不能准确的与电主轴配合进行换刀。为使得换刀机构在收起时,夹持机构远离主轴而避免与主轴上的刀具产生干涉,优选地,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后段、前段以及连接后段和前段的中段,所述后段与第一推杆转动连接,所述前段和中段的连接处与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夹持部设于前段的端部,且后段与中段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中段与前段之间的夹角为钝角。该夹持机构结构简单且易于制作,当然夹持机构也可以为其他结构,只要在收起时不与电主轴产生干涉即可。为便于夹持刀具,所述夹持部包括开设于所述前段的端部的凹入部,前述凹入部的相对的两侧壁上均设有将刀具定位在槽内的夹紧件。为减小刀具体积,所述刀具的头部呈上小下大的圆台状,如此刀具的上部可直接被主轴夹持,而无需再设置锥状刀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1、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机构通过设置移动机构以及随移动机构同步移动的夹持刀具的换刀机构,通过移动机构能够调整换刀机构的位置,使主轴机构的夹持口始终朝向工件,从而使得刀具能够始终对准工件上待加工的孔,提高加工精度;2、本专利技术的换刀组件在完成换刀收起来的状态下,换刀组件的各部件均位于主轴架的外侧而远离主轴,如此不会与主轴、及主轴夹持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孔零件的钻孔攻丝自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5);转盘(6),设于工作台(5)上并能相对工作台(5)水平旋转,邻近所述转盘(6)边缘处沿周向间隔布置有多个操作工位,各操作工位上分别设有用于定位工件(9)的夹具(61);至少两个工作机构,设于工作台(5)上并邻近转盘(6)边缘设置,各工作机构包括移动机构(7)和设于移动机构(7)上并能随移动机构(7)同步移动的换刀机构,所述移动机构(7)能相对夹具(61)上下、前后及左右移动,所述换刀机构包括夹持刀具(91)的主轴机构(1)以及为主轴机构(1)切换刀具(91)的至少两组换刀组件(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孔零件的钻孔攻丝自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5);转盘(6),设于工作台(5)上并能相对工作台(5)水平旋转,邻近所述转盘(6)边缘处沿周向间隔布置有多个操作工位,各操作工位上分别设有用于定位工件(9)的夹具(61);至少两个工作机构,设于工作台(5)上并邻近转盘(6)边缘设置,各工作机构包括移动机构(7)和设于移动机构(7)上并能随移动机构(7)同步移动的换刀机构,所述移动机构(7)能相对夹具(61)上下、前后及左右移动,所述换刀机构包括夹持刀具(91)的主轴机构(1)以及为主轴机构(1)切换刀具(91)的至少两组换刀组件(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零件的钻孔攻丝自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同一换刀机构上的各换刀组件(2)分别对应同一个孔的不同加工工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零件的钻孔攻丝自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工作机构对应加工不同孔径的孔。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多孔零件的钻孔攻丝自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机构(1)包括主轴架(11)和主轴(12),所述主轴(12)下部延伸出主轴架(11),且所述主轴(12)底部具有用于夹持刀具(91)的夹持口(121),所述夹持口(121)与刀具(91)保持在同一轴线上,各换刀组件(2)沿主轴架(11)的外侧壁周向均布,在换刀组件(2)完成换刀并收起的状态下,所述换刀组件(2)的各部件均位于主轴架(11)的外侧而避免与主轴(12)产生干涉。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孔零件的钻孔攻丝自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换刀组件(2)包括有第一驱动机构(21),包括第一驱动件(211)以及由第一驱动件(211)驱动而上下移动的第一推杆(212),所述第一驱动件(211)设置于主轴架(11)的外侧壁上;第二驱动机构(22),包括第二驱动件(221)以及由第二驱动件(221)驱动而上下移动的第二推杆(222),所述第二驱动件(221)与第一推杆(212)的动力输出端驱动相连;夹持机构(23),所述夹持机构(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孝荣李红军周哲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瓯海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