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暨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截断响应稀疏分解法的外荷载实时识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02607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6 04: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截断响应稀疏分解法的外荷载实时识别方法,属于外荷载识别领域,解决长时外荷载实时识别的技术问题,方法步骤包括有:(1)采用加速度计实时拾取结构动态响应;(2)依据结构设计参数建立有限元模型;(3)现场试验获取结构模态参数,依据实测模态参数修正有限元模型,并利用修正后的模型计算结构各阶频率与振型;(4)采用矩形窗实时截取响应数据;(5)采用截断响应稀疏分解法识别当前矩形窗对应的外荷载;(6)移动矩形窗截取新的响应数据,并重复上述识别过程直到任务结束。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在未知初始条件的工况下,实现长时外荷载的实时识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截断响应稀疏分解法的外荷载实时识别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结构外荷载识别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截断响应稀疏分解法的外荷载实时识别方法。
技术介绍
准确获取结构外荷载在各类工程(如:航空航天、车辆工程、船舶工程、土木工程、机械自动化)的安全性研究中具有基础性的实用价值,能为结构设计、监测、评估、维护、控制以及加固等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确定外荷载包括有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其中直接测量法指通过各类力传感器直接测量接触力的大小。然而,由于环境、测量费用、测量设备等因素的影响,许多结构外荷载难以通过直接测量获取,如结构风外荷载、移动车辆引起的桥面外荷载、机械加工的接触外荷载等。因此,利用实测响应识别外荷载的间接测量法具有其优势。特别的,随着结构健康监测(StructuralHealthMonitoring,SHM)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结构外荷载识别作为SHM的关键技术之一更凸显其重要的工程意义与迫切的市场需求。长期以来,科研工作者十分重视结构动态外荷载识别技术的研究,迄今已发展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动态外荷载识别技术。例如中国专利(专利申请号:CN201510752972.0)公开了一种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截断响应稀疏分解法的外荷载实时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荷载实时识别方法包括步骤如下:R1、采用加速度计实时拾取结构动态响应;R2、依据结构设计参数建立有限元模型;R3、通过现场试验实测获取包括结构频率、阻尼在内的模态参数,依据实测模态参数修正有限元模型,并利用修正后的模型计算结构各阶频率与振型;R4、采用移动矩形窗实时截取响应数据;R5、采用截断响应稀疏分解法识别当前矩形窗对应外荷载;R6、移动矩形窗截取下一个窗对应的响应数据,并重复步骤R5与步骤R6直到任务结束;若同个时刻被不同矩形窗所包括,则该时刻最终识别结果取为多个识别结果的平均值,其中,不同识别结果对应不同矩形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截断响应稀疏分解法的外荷载实时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荷载实时识别方法包括步骤如下:R1、采用加速度计实时拾取结构动态响应;R2、依据结构设计参数建立有限元模型;R3、通过现场试验实测获取包括结构频率、阻尼在内的模态参数,依据实测模态参数修正有限元模型,并利用修正后的模型计算结构各阶频率与振型;R4、采用移动矩形窗实时截取响应数据;R5、采用截断响应稀疏分解法识别当前矩形窗对应外荷载;R6、移动矩形窗截取下一个窗对应的响应数据,并重复步骤R5与步骤R6直到任务结束;若同个时刻被不同矩形窗所包括,则该时刻最终识别结果取为多个识别结果的平均值,其中,不同识别结果对应不同矩形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截断响应稀疏分解法的外荷载实时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矩形窗基于考虑长时外荷载识别问题,定义如下:记初始时刻为t1=0s,选用窗长为T的移动矩形窗从实时采样数据中截取数据,其中,T≤Ttotal,Ttotal表示待识别总时长,各矩形窗对应的时间区间依次为:(t1,t1+T]、(t2,t2+T]、……、(ti,ti+T]、(ti+1,ti+1+T]、……;其中ti表示第i个矩形窗的起始时刻,ts=ti+1-ti表示窗移动步长,需满足ts≤T。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截断响应稀疏分解法的外荷载实时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R5、采用截断响应稀疏分解法识别当前矩形窗对应外荷载过程如下:R501、考虑线性结构受外荷载作用,由冲量定理知,某测点响应表示为:式中,b(t)表示t时刻响应,f(t)表示动态外荷载,函数h(t)表示单位脉冲响应函数;R502、将公式(1)近似离散表示为:式中,Δt表示外荷载离散时间间隔,k表示区间(0,t]等效划分成k小段;R503、若区间(0,T]内共有m个采样点与n个外荷载离散点,由公式(2)建立m个线性方程组,矩阵形式为:b=Aff(3)式中,b∈Rm×1表示测点响应,f∈Rn×1表示离散外荷载,Af∈Rm×n表示系统矩阵;R504、考虑正则坐标,采用结构的前n阶振动方程近似表示原系统,则相应初始条件近似表示为:式中,yNi(0)分别表示第i阶初始模态速度和初始模态位移;R505、由公式(4)中第j个单位分量Y=[0(1),…,0(j-1),1(j),0(j+1),…,0(2n)]T引起的测点响应可由相应阶的控制方程结合模态振型计算,因此,由初始条件Y引起的测点响应表示为:b=AYY(5)式中,AY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岭潘楚东
申请(专利权)人:暨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